雙溪炮臺位于湛江市雷州半島東部沿海,南渡河入??诘哪习叮驗榫o臨雙溪港而建,故名雙溪炮臺。
![](/UpFile/Attach/201312/20131225085230558.JPG)
明代,中國東南沿海倭患猖獗,為有效御倭,明政府在沿海各地興建衛(wèi)、所、烽、燧等軍事設(shè)施。隨著火炮制造技術(shù)的進步,明政府還在海防要地構(gòu)筑炮臺,使用火炮遠(yuǎn)距離殺傷??堋5靥幚字莅雿u東部沿海的雙溪港從漢代起就是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fā)港之一,到了明代不僅雷州半島沿海重要的交通樞紐,也是雷州府主要出海口之一。雙溪炮臺就是明政府為了保護雙溪港而建,炮臺為露天式,坐西朝東,北西南三邊呈直線,東邊呈弧形,整個炮臺呈立體梯形。采用磚石結(jié)構(gòu),占地面積約600平方米。其中底部長、寬各24米,高6.65米,臺墻厚1.2米。臺基高3米,以巖石砌底,其上再砌青磚。炮臺上部用紅磚砌炮孔和垛墻。臺門開在炮臺西面,有石臺階自下而上進到臺內(nèi),臺上視野廣闊,可有效監(jiān)視、保護雙溪港周圍的海域。
![](/UpFile/Attach/201312/20131225085326950.JPG)
此炮臺的建成,對于明代雷州半島東部沿海的抗倭、防盜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有效的保護了雙溪港的對外商貿(mào)交往和沿海漁民的生產(chǎn)作業(yè)安全。
明末清初,南明軍隊與清軍在粵西沿海雷州半島展開長達(dá)30余年的拉鋸戰(zhàn),雙溪炮臺也是幾度易手,在粵西沿海堅持抗清的南明將領(lǐng)楊彥迪就曾經(jīng)占據(jù)過雙溪炮臺。
![](/UpFile/Attach/201312/20131225085426678.JPG)
1680年左右,由于恢復(fù)明朝無望,楊彥迪、陳上川等南明將領(lǐng)率部南走廣南國(今越南南部),雷州半島的戰(zhàn)事也漸漸平定下來。清政府對雙溪炮臺也做了整修和部署,據(jù)康熙《??悼h志》載:“雙溪炮臺,周周一十八丈,高一丈六尺,瓦房三間,茅竹瓦房十六間,并設(shè)有一號六櫓船一只”。由雷州府水師右營派把總一名,士兵40名駐守。炮臺配國產(chǎn)前鏜火炮8門,其中2000斤、1000斤重的各兩門,500斤重的4門。當(dāng)時這樣的炮臺火力、兵力配備御外雖不足,防盜卻有余。
![](/UpFile/Attach/201312/20131225090036627.JPG)
嘉慶年間,廣東沿海治安再度惡化。嘉慶六年(1801年),雷州天地會首領(lǐng)林添申率眾起義,曾在雙溪炮臺與清軍激戰(zhàn),失敗被俘。
![](/UpFile/Attach/201312/20131225085941214.JPG)
嘉慶十四年(1809年),海盜烏石二的船隊從海上沖過雙溪口,向西深入到南渡,大埠搶劫十多日。嘉慶十五年(1810年),清軍曾利用雙溪炮臺的火炮封鎖南渡河入??冢柚篂跏拇犕馓?。
![](/UpFile/Attach/201312/20131225085522485.JPG)
后來的鴉片戰(zhàn)爭尤其是中法戰(zhàn)爭的事實證明,清朝國產(chǎn)的前鏜鐵炮對西方的堅船利炮毫無殺傷力,這種舊式露天炮臺也就失去了抵御外辱、保衛(wèi)海疆的能力。光緒末期,雙溪炮臺廢棄。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瓊海關(guān)曾在雙溪炮臺設(shè)立海關(guān)分卡,對雙溪港進出口貨物實行征稅并查緝走私,古炮臺一度行使了海關(guān)的職能。
![](/UpFile/Attach/201312/20131225085624445.JPG)
1970年代,海康縣政府在原來雙溪港以東的海灘新建南渡河堵海大堤,堤內(nèi)舊有的港埠皆廢。以后又在大堤的東面繼續(xù)圍墾,雙溪炮臺也隨之遠(yuǎn)離了海岸線.
![](/UpFile/Attach/201312/20131225085710953.JPG)
2013年7月底實地行走到雙溪炮臺,炮臺已被蝦池環(huán)繞,被雜草包圍,除了臺上營房塌陷外,整體保存尚算完整。炮臺的底部、上部用磚材料的不同,,表明清代曾對炮臺進行過改建。從臺門進到臺上,目前實際看到有六間塌陷的營房。其中西邊的兩間被當(dāng)?shù)仞B(yǎng)蝦的村民改成祠堂,且有對聯(lián),上聯(lián):海不揚波憑聖力;下聯(lián):蝦業(yè)豐收賴神恩。炮臺上的雜草幾乎與人等高,炮孔和垛墻多被遮蔽,保存還算完整,火炮早已無存。從炮臺上的炮孔向北望,當(dāng)年的滄海已變蝦池。由于沿海的圍墾,海岸線已漸漸東去,昔日繁榮的雙溪港舊地現(xiàn)在也只是漁船的避風(fēng)港了。
![](/UpFile/Attach/201312/20131225085820686.JPG)
作為中國南方海防要地,雷州半島曾建有炮臺幾十座,雙溪炮臺現(xiàn)在是唯一一座保存完整的,尤其還是一座明代的炮臺,它是明清時期雷州半島海防軍事設(shè)施的重要歷史物證,對于明清的海防體系研究有著重要的歷史意義。目前炮臺磚石結(jié)構(gòu)已經(jīng)出現(xiàn)裂縫,臺上雜草叢生,雖然已被列為雷州市的文物保護單位,實際上沒有任何保護。這座炮臺如果再毀了,雷州半島將再也沒有完整的、有價值的古炮臺遺址了。
![](/UpFile/Attach/201312/201312250901214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