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
素聞高州浮山嶺風景頗佳,“浮山鐘靈毓秀”為南粵百景之一,心早馳之。適逢戶外愛好者年會即臨之際,這次赴登浮山嶺權(quán)當是對強驢們的致敬吧!
周六下午,五個男屌絲駕著一輛舊皮卡從基地欣然出發(fā)。路上,收到水哥的信息——高州那條線在修路。于是,馬上上高速奔茂名,車上再修計劃、補功課,在日落之前走馬觀花式促游了水東的中國第一灘。
周日早,天氣睛朗,適宜爬山。七點,準時起床,換登山裝,在茂名市區(qū)住店的附近簡單解決早餐,然后又驅(qū)車返向浮山嶺。
從資料知,浮山嶺山脈盤亙24平方公里,位于高州市與電白縣交界處,往西南方向與茂名市市區(qū)(市政府)水平直線相距約21.5公里。一般來說,去浮山嶺旅游,有兩條路選擇。一是根子鎮(zhèn)登山路線,即從山的北側(cè)根子鎮(zhèn)出發(fā)。二是霞洞鎮(zhèn)登山路線,即從山的南側(cè)霞洞鎮(zhèn)出發(fā)。
我們選擇了第一條線路。按計劃,車到達山腳下,再沿著山中已修好的的水泥路上山。窗外,涼風徐徐吹來,帶著山上清新的空氣,給人一種心曠神怡的感覺。
浮山嶺下果樹連片成林,近百平方公里丘陵就是全國著名的荔枝、龍眼基地。沿路映眼,山腰嶺腳,葉繁枝茂,樹木郁蔥。遠眺,群山連綿,云霧繚繞,置于其間,恍若身在匡廬。
在山腰,有一條新建水泥路蜿蜒向上。工人說這可以直達山頂附近,但山頂?shù)耐谕翙C正在開工,不安全。我們就在冼太廟前空地泊好車,然后進廟瞻仰。
![]() 浮山冼太廟是冼太三大故廟之一,廟宇設計古色古香,始建于宋代,距今有800多年的歷史,歷史沉淀濃厚。據(jù)說這曾是南國巾幗英雄冼英冼太夫人的當年駐軍保境安民的營地,廟內(nèi)有清代民眾捐贈木牌匾以及古對聯(lián),還有冼夫人的練武石等數(shù)件軍事文物。睹物憶歷,撫今思古,冼夫人一生致力于維護祖國統(tǒng)一的豐功偉績永不磨滅。
冼太廟左前方有路上山,本地人說沿路走到山頂約兩小時,如果攀陡峻小道直達可減一半時間。果然,在不遠的岔口處看見左側(cè)小道荊棘中系著熟悉的小紅布條,應該是驢友做的標志了。看時間,已是中午十一點了,我們就選擇驢行小路攀爬。
按之前的功課,浮山嶺不是很高,主峰海拔高度才為966米。本來以為已經(jīng)跟水哥走廣西幾次了,驢功已經(jīng)達到一定境界,茂名這些山嶺自然不在話下。不料,沿小徑上攀一段后,就氣喘吁吁了——路非常陡峭且是全程幾乎沒有平緩路段——之前太低估這浮山嶺了!我只能學水牛,保持自己的節(jié)奏,邊登邊歇——當然,是以拍照的堂皇理由來歇腳的。但看到騎中樂幾個一如既往的輕松上攀,只能自嘆:綿羊再怎么修煉,也成不了悍馬啊!
直登,夠強度,體力消耗很快,極疲勞,但為了美好的“會當凌絕頂”那一刻,不能放棄。用驢友的話來形容,這是一種態(tài)度,一種敢于進取、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
衣服很快就濕透了,風吹過帶來絲絲寒意,似乎在提醒這是冬天。
確實累了,坐下來,休息了一會,才發(fā)現(xiàn)半坡景色其實很美——在陽光下,傾斜的天幕是那么蔚藍,枯草末梢像鍍了層黃金,熠熠生輝;草叢中偶爾兀出的一兩支滑皮枝丫像北方的樺樹一樣白潔利索。很多時候,為了攀登而忽略了風景,風景常在,缺少的是慢慢的體味與細細的品嘗,人生百事何嘗不是如此。
約一小時后,登抵山頂。感覺如仙人嶂等處的山景相近——頂峰坡面黃草漫天,無限蕭索。只是這里多了大塊的嶙峋怪石,峭峰凌空,也多了一份剛毅。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