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网址_gv天堂永久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国产片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中文字幕欧美亚日

主人簡介
 景邁山
3
帖子
34
積分
0
粉絲
發(fā)短信 加關注
 空間
  • 總訪問量:14142
  • 今日訪問:3
  • 注冊時間:2016/12/7
  • 上次登錄:2016/12/16
日志分類 <全部>

  ※ 跑步

日志:


一、瘋狂的背后,是難言的痛

根據2015年中國跑者調查顯示,跑者傷痛發(fā)生率高達85%,頻繁發(fā)生的各種馬拉松倒地、猝死事件更是層出不窮。一項能給身體帶來諸多好處,簡單易行的運動,為什么讓眾多跑者“很受傷”,導致傷痛的原因有很多,但很多時候,跑步傷痛都是可以有效避免的,只因你不能對跑步心懷敬畏,無知加上無畏,跑步遲早會讓你栽跟頭。

1、缺乏訓練,盲目跑馬


馬拉松熱非常典型地體現了“從眾心理”,一些初跑者因為受到周圍跑友刺激加鼓勵,平時一次跑步也就三五公里,最多十公里的跑量,也敢大膽報名全馬或者半馬比賽,殊不知跑步本身就是一項大強度運動,馬拉松則是將跑步從大強度運動上升為極限運動。沒有足夠的訓練,在跑馬過程中出現抽筋、撞墻的概率極高,即使竭盡全力,勉強完賽,恐怕接下來的一周因為巨大的身體反應,工作生活會都會不太利索,身體好像被掏空,久久不能從跑馬疲勞中恢復過來。

更為要命的是,一次明顯的過量運動,就會超過身體局部,如膝關節(jié)的承受能力而引發(fā)膝痛,膝痛從此像惡魔一樣纏住你不放。我們遺憾的看到不少跑友的傷痛就是因為一次過量引起,并長期受到這種傷痛的影響,經久不愈。在此提醒各位跑友,沒有跑過至少15公里,就不要報半馬,沒有跑過至少30公里,就不要報全馬。想要報名馬拉松,你必須要有足夠的體能能力,報上名了,更要好好加緊訓練和備賽。運動是游戲,運動帶來歡樂,但如果跑馬讓你狼狽不堪,又談何歡樂呢?


2、把跑步看得過于簡單,覺著邁開腿就行了


有人說,人類天生會跑,不錯,因為我們的祖先只有通過奔跑才能生存,但根據“用進退廢”的進化論原理,人類社會的進步導致奔跑這項本能事實上發(fā)生了嚴重退化。跑起來是一回事,正確健康地奔跑又是另一回事。跑步看上去很簡單,邁開腿雙腳離地騰空就可以了,但你的跑姿正確合理嗎?你的跑姿輕盈放松嗎?除了跑步本身,跑前你做了熱身,充分激活身體了嗎?跑后你充分拉伸肌肉,放松緊張的身體了嗎?

對于正確跑步技術的不以為然,對于跑步流程的輕視和無所謂,都會讓你付出傷痛這一沉重的代價。因為,不正確的跑姿不僅讓你跑起來費勁,也大大增加關節(jié)受力,不重視跑前熱身跑后拉伸這些必要流程,也會大大削弱你身體的適應和恢復能力,從而增加傷痛隱患。


3、貪婪跑量,激進和冒進


如果只是把跑步作為健身方式,每次跑步20分鐘約3公里左右,一周跑步2-3次,這樣的跑量就足以保證身體健康。美國身體指南的建議是每周累計跑步75分鐘,就是維持健康的最低跑量。但從初跑者到逐漸成長為資深跑者的過程中,許多跑者就不僅僅滿足于每次3公里左右,每周75分鐘的累積跑量了。一次跑步不跑個10公里都不好意思嗮朋友圈,一言不合就跑個半馬,總想占據微信運動排名第一,成為不少跑者內心的真實寫照。


如果你的身體足以承受這樣的跑量,當然是沒有問題,但很多時候,過于貪婪和比拼跑量,總想向跑步大神看齊,將循序漸進的原則拋在腦后,這時你不是跑得越來越好,而是傷痛離你越來越近。目前的主流觀點是每周累計跑量超過60-65公里,傷痛概率將大幅提升,此外,周跑量增幅超過30-50%,傷痛概率同樣大幅提高,因為你的身體根本無法承受那么高的跑量或是突然激增的跑量?;ヂ摼W時代的到來,讓跑步更加社交化,但也讓人與人之間愛比較的人性弱點暴露無遺。記住,要和自己比,而不是和別人比,這樣你才能真正內心強大。

二、跑步人人可參加,跑馬請慎之又慎


為了健康而把跑步作為鍛煉方式,每周3次,每次20-30分鐘,安全又合理,人人收獲健康。但跑馬,無論是半馬還是全馬,都是高強度的極限運動,沒有身體基礎,沒有鍛煉基礎,都是對于自己嚴重的不負責任。


以下10條安全跑馬的黃金法則,與你共勉:


1、再次提醒運動性猝死是極小概率事件,大可不必過度恐慌!但對于任何一個個體而言,沒有概率一說,要么不發(fā)生,要么發(fā)生;

2、重視定期體檢,認真對待報名體檢(賽會組織者要識別可能發(fā)生猝死的高危人群)。參賽不是追風和提升逼格;

3、在科學和專業(yè)指導下循序漸進的訓練。能力是逐漸提高的,基礎體能和專項技術都需要經過長期科學訓練后才能達到參賽要求;

4、不盲目參賽:馬拉松是極限運動,而極限從來不是一蹴而就,沒有長時間循序漸進的訓練,以從5k、10k、半馬到全馬的過渡,在沒有太多基礎的情況下參賽,就是在拿生命開玩笑。沒有跑過15-18公里,就不要報半馬,沒有跑過30-35公里,就不要報全馬;

5、拒絕短期訓練:參加任何跑步比賽都要有長期穩(wěn)定的訓練,以及循序漸進的跑量。不能認為身體素質好、平時經常參加運動就可以直接參賽。短時間的跑步訓練不但無法改善心臟功能,反而會加重心臟負擔;

6、學會放棄:賽前若身體不適,比如感冒發(fā)燒要以安全為上放棄比賽;

7、學會傾聽自己的身體。賽前要充分休息,賽程中如有胸悶、心悸、出冷汗虛汗等癥狀,終止比賽并立刻尋求醫(yī)療服務;

8、在日常訓練及比賽中以心率監(jiān)測設備實時關注心率。如發(fā)現賽程中心率突然加快或突然減慢,盡快終止比賽并及時尋求醫(yī)療服務;

9、賽程中合理分配體能,按照自己的節(jié)奏比賽。不要盲目跟跑打亂自己的方寸,尤其在賽程后段,不要猛然提速或盲目沖刺。比賽結束后不要立刻停步或躺下休息,要逐步減慢運動速率;

10、重視恢復和休息,不管是平時跑步還是參賽,都要將運動后的恢復視作與運動本身一樣重要,沒有訓練,就沒有提高,沒有恢復,就沒有進步;

三、僅僅依靠賽道急救遠遠不夠,跑友理性科學跑馬是賽事安全的前提


再好的應急救援,也擋不住賽道上總有那么些具有高危風險的個體,他們如同定時炸藥,讓賽事承受了巨大壓力。研究表明,相比安靜狀態(tài)下突發(fā)猝死,激烈運動中發(fā)生猝死,其搶救的難度更大,救活率更低。難道每場馬拉松比賽都只能依靠密集、高成本的應急救援來進行被動防護嗎,只有每個跑友具有了安全意識,有了對自己負責任的態(tài)度,有了科學的跑步理念,跑馬的每個個體都是有基礎、有經驗、有能力的人,馬拉松運動才能更安全,跑步這項運動也才能長久健康地發(fā)展下去。


  樓主
  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