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癥家長將廣州康復模式搬回湛江
本地“折翼天使”將可免去異地奔波之苦
在海濱大道平樂村車站旁,一個新的特殊教育機構——向陽花兒童自閉癥康復中心正式掛牌成立。說起這個中心的創(chuàng)辦,創(chuàng)辦人陳女士頗為感慨。
據公開報道,在廣東約有15萬兒童患有自閉癥,目前湛江市有多少自閉癥兒童并沒有確切統計。據調查,廣州和惠州等地自閉癥康復機構都常有湛江家長的身影。湛江自閉癥家長在本地幾乎沒有選擇余地,發(fā)現小孩有問題都是往廣州找訓練機構,陳女士就是其中的一位。
自從兒子被確診為自閉癥,陳女士不惜耽誤生意,耗費巨資將兒子送到廣州等地的康復訓練機構去接受康復訓練。在帶著兒子長期奔波、四處求醫(yī)的過程中,許女士深感其中的艱難。每月訓練費3500元,再加上房租,生活費,交通費,講座等等,每月上萬元的花銷普通家庭實在吃不消。
一天,她突發(fā)奇想:湛江有不少像自己兒子一樣患自閉癥的孩子,很多家長和孩子長年奔波于廣州湛江之間,為什么不自己創(chuàng)辦一個兒童自閉癥康復中心,把廣州優(yōu)質的康復模式搬回湛江,讓湛江更多的自閉癥孩子在家門口就能接受康復治療呢?此想法得到廣州著名機構的一批優(yōu)秀特教教師的大力支持,她們集體隨陳女士回到湛江辦起了向陽花兒童康復中心。
該中心采用的是國際通用的應用行為分析療法(ABA),以ABA為基礎,融合游戲和文化介入療法(PCI)、人際關系發(fā)展干預療法(RDI)等先進訓練體系和訓練方法。當孩子被送進學校,老師先評估孩子的各方面的能力,根據每個孩子的個性差異為他們制訂個別訓練計劃,然后進行個別訓練、語言與溝通、社交故事與心智解讀、感覺統合、作業(yè)活動(桌面工作)、藝術康復、生活適應、認知訓練……當孩子各方面的能力達到一定的程度時就可以考慮進入普通幼兒園隨班就讀。
該中心在引導和培養(yǎng)孩子的各項全能有獨到之處,感覺統合訓練、攻克語言教學難題、語言發(fā)音障礙、學習障礙等教學方面有特殊的方法;能夠引導激發(fā)孩子潛在的學習興趣;結合各家機構辦學、教學的特長,充分利用孩子存在的潛能,使其盡快在學習訓練與生活自理等方面全能發(fā)揮出來。
在采訪進行到尾聲時,陳女士特別想通過本報向社會呼吁:“自閉癥兒童猶如折翼的天使。若孩子兩歲還不會說話,不愛和其他小朋友玩,而且有愛轉圈等怪異的行為,可能患有自閉癥,一定要及早發(fā)現和治療,否則會誤了他的一生”。“2—6歲是自閉癥患兒的黃金治療期。如果家長們發(fā)現得早又能夠及時進行科學的治療和康復,自閉癥患兒就能得到較好的改善。”陳女士再三強調。電話:18933823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