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
揮灑創(chuàng)意自制教材讓寶寶更好學 生了寶寶之后,我更加相信:度身定制的教材才是最合適自己寶寶的。每個寶寶都有自身的特點,中國不是從孔老夫子那輩就開始提倡因材施教了嗎? 比如市面上出售的識字課本,幾乎都是用卡通畫來表示各種人物,寶寶很難產(chǎn)生共鳴。我就自制識字書,“爸爸”放上了先生的照片,“媽媽”印上自己的照片,“椅子”的配圖是寶寶每餐必坐的高腳椅……所有的圖片上的物件都是寶寶每日里見得到用得著的,這樣他很容易就把書上的內(nèi)容與實際生活掛上鉤,在親切感上首先得了高分。我再配合小書做了一套識字卡和認色卡,將小書里用到的顏色和漢字提煉出來,去掉具象的圖片留下抽象的文字和色塊,讓寶寶的認知得到強化。 同樣一本小書可以有多種用法:既可以拿著書給寶寶講述照片背后的故事;也可以用來認人、物或顏色;還可以指著書上的照片或字,讓寶寶去找出對應的卡片。有時我說綠色,寶寶可能就把“綠色”的卡片和他那把綠色自助匙一同拿來交給我。就我的觀察,寶寶很喜歡這種學習的方式。 創(chuàng)意設計企劃人:天天媽。 具創(chuàng)新意識,敢為天下先,敢想別人之不敢想。升級為媽媽26個月,最熱衷的就是為兒子規(guī)劃設計并制作早教教材。 精心安排讓寶寶胃口上臺階 雖然大家公認在養(yǎng)護方面,不論是理論還是實踐,沒有人比醫(yī)護人員更專業(yè)的了。其實我不覺得自己有多權威,但是為寶寶制作可口誘人、營養(yǎng)均衡的食物確實成了每天的必修課。我會按照科學的食物攝入比例來規(guī)劃菜單,一般每周都設計一份菜單,且兩天內(nèi)不供應寶寶重復的菜肴。我會考慮到寶寶的咀嚼能力來選擇食物及烹飪方法,比如長纖維的蔬菜,從榨汁到磨成泥,再到剁成末,進而是切成小段,容許寶寶一點點地進步,也讓自己一次又一次地驚喜,多好哦! 全家必須共同執(zhí)行餐桌規(guī)范,假設爸爸要管而媽媽要護,讓寶寶聽誰的比較好?吃多吃少不是我最關心的,按時吃、好好吃才是重點。讓我追在后頭喂,我辦不到;一頓飯吃上一個多小時,我也受不了。半個小時里愿意吃多少就吃多少,過了餐點就撤掉飯桌,非就餐時間不供應大堆的零食,向來是我所堅持的。寶寶不會讓自己受餓,每日正常的三餐兩點,自然就會習慣了。 很多爸媽抱怨寶寶不好好吃飯,怕他們正餐吃不好營養(yǎng)不夠,在寶寶表示要吃零食的時候就盡力鼓勵多吃,但到了正餐時間寶寶又沒有饑餓感了。一個再明顯不過的惡性循環(huán)就是這樣形成的。 醫(yī)護人員:飛飛媽 在當全職媽媽以前,飛飛媽是位護士。以心思細密、養(yǎng)護知識豐富著稱。在點滴中養(yǎng)成寶寶良好的進餐習慣,逐步引導寶寶建立合理的飲食結構,是飛飛媽的拿手絕活。 點滴之間擁有正確金錢觀 這年頭大家都喜歡給寶寶測××商,從智商到情商,現(xiàn)在又提出了一個財商。物質(zhì)生活豐富了,寶寶的視野開闊了,認識“錢”的時間也大大提前。爸媽們已經(jīng)很習慣帶著寶寶去購物、去銀行辦事或者乘坐交通工具,不可避免地讓寶寶看到“錢大爺”哦。 蛋蛋雖尚不滿2周歲,卻已經(jīng)在日常生活中對“錢”有了一些基本認識:第一,錢可以買東西;第二,銀行可以取錢;第三,爸媽上班去掙錢。 我比較有意識地給寶寶建立金錢觀,理財?shù)母拍钸€太遙遠,寶寶更應該學會正確對待錢。上超市、菜場購物,付款時我不但不回避寶寶,還會有意讓寶寶拿著錢去付。買東西就要付錢,寶寶就能對“以錢換物”有一個概念。排隊等候的時候,他就知道了遵守次序。每次只給寶寶固定數(shù)目的錢,當錢用完時,他就會領悟到“錢是有限的”。我還會故意讓寶寶經(jīng)歷銀行卡余額為零的尷尬,他就明白了提款機里的錢不是永無止境的。坐車、坐船要買票,則可以讓寶寶認識到,他們的服務都是有代價的,和爸媽上班才有工資可以領是同一個道理。 從這些生活點滴中,寶寶就能對“錢”有一些基本的觀念,并從中學會節(jié)制與自律。例如某次,我?guī)殞毴ビ螛穲?,拿?個硬幣給他去乘搖搖車,寶寶坐了兩次后還剩一個,就愣是再也不玩了,把剩下的硬幣放口袋里。我覺得這就是寶寶節(jié)制和自律的充分表現(xiàn),應當好好表揚哦。第二天,寶寶 “扣”下來的一元錢還真的派上了用場。我們早上在菜場買菜時,蛋蛋想要買黃瓜,我覺得想采購的都買齊了,就對他說:“媽媽沒有錢了?!睕]想到蛋蛋當即摸口袋說“寶寶有”,并拿出昨日余下的硬幣交給攤主,花了6角錢買了一根黃瓜回家。這個經(jīng)歷更是讓寶寶體會到了“節(jié)制”與“自律”帶來的好處。 財會、金融業(yè):蛋蛋媽 現(xiàn)代寶寶們很早就可能接觸到錢,也很早就會觀察爸媽對待錢的方式,早點讓寶寶知道錢是怎么回事不無壞處。 女兒最喜歡的玩具——電腦 女兒Apple自1歲多起玩Mac。對,我用動詞“玩”,在寶寶眼里最吸引人的東西就該是玩具吧。通常電腦都是拿來工作的,但是對那些真正喜歡電腦的人來說,也可說是玩具。我比較排斥讓女兒覺得電腦是一件專用來學習的工具,那樣有壓迫感,只會減低學習的興趣。 有人覺得我很奢侈,一萬多元的電腦交給女兒玩。在這里,我要重復一句電腦老師在上課時常說的話:“電腦是用不壞的。”電腦里有那么多日新月異、花樣百出的新鮮玩意兒,與之相比,那些嬰幼兒玩具真的是很無趣啊。 讓女兒玩電腦,爸媽固然要做許多準備工作。 硬件上,因為原來的iMac266已經(jīng)無法負擔起重任,按我的想法早就想把iBook給女兒用,出于對防止虛榮攀比的考慮,暫時沒有實行。同時考慮到日后國內(nèi)學習軟件的支持,最后決定買臺PC電腦。 給她挑選新電腦可花費了一番工夫,為了保護女兒的視力,挑選了一臺口碑較好的帶數(shù)字接口,無閃爍,快速響應的液晶顯示器。同時考慮到是給寶寶用,所以在顯卡的挑選上并沒有注重一般3D的速度,而是關注在顯卡輸出的畫面質(zhì)量上,同時還挑選了防輻射的高質(zhì)量機箱。 教育游戲軟件方面我也花了不少時間。安裝完畢讓女兒試,不喜歡,卸載再找。此外,心理準備也是要有的,如果女兒無意中刪除了什么系統(tǒng)文件,也不會發(fā)火,埋頭重裝就是了。現(xiàn)在,我女兒最喜歡的英語學習軟件是Mac系統(tǒng)上的泡泡英語樂園。PC上的學習軟件我也為她準備了一堆,除了教唱英語兒歌的,其他她都不喜歡。女兒最喜歡的游戲:英語版的Babi SWAN LAKE,雖已經(jīng)通版無數(shù)次,仍然樂此不疲。 寶寶的眼睛還是脆弱的,長時間使用電腦,總會影響到身體的健康。我們和女兒約定,每次玩電腦的時間為30分鐘,一到時間,就關機休息啦。 IT業(yè):Macpet 當上爸爸以后,擅用多媒體的Macpet將這些愛好傾注到寶寶的教育大計上,使得年僅5歲的小女孩已經(jīng)可以自如地運用電腦了。 下一篇:給寶寶最好的禮物(下) 來源:半島家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