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玻璃葉其實就是柞樹葉,把面糊抹在柞樹葉上,放上餡,然后合在一起蒸熟,就是玻璃葉餅。 以前做玻璃葉餅的面是用水磨拉(四聲)出來的苞米面或高梁米面,需要蒙上篩布用草灰來干燥,然后用開水燙面。 我小的時候在鄰居家見過一次玻璃葉餅,幾年前回東北在飯店里吃過一次,吃起來不怎么好吃。但是因為沒怎么見過,也沒怎么吃過,就覺得很新鮮,一直想知道玻璃葉餅是怎么做的。 上次回家偶然聽我媽說,四川的親戚來時,讓姥姥給做了玻璃葉餅。我很驚喜:“我姥居然會做玻璃葉餅?我怎么從來沒見她做過,以為沒人會做呢?!?/font> 我媽說要再過半個月才有玻璃葉,現(xiàn)在還沒有。前幾天玻璃葉一下來,我媽就給我寄來了一些,并告訴了我做法。 不過按照我媽說的做法用高梁米面和成面團做出來的玻璃葉餅有點硬,口感不太好??傆X得不太對,因為我媽說要把面往葉子上抹,叫“抹玻璃葉餅”,可是和成面團直接包就行了,沒必要抹。 我覺得要抹就應(yīng)該用面糊才對,可是我媽也說不清楚。后來想起到網(wǎng)上查一些資料,雖然關(guān)于玻璃葉餅做法的資料幾乎沒有,但是根據(jù)相關(guān)的文字介紹,跟我媽說的結(jié)合起來,終于找到了正確的做法,第二次做出來的玻璃葉餅很好吃。 我想人們之所以用玻璃葉做餅,是因為過去生活不富裕,一般的老百姓吃不起白面,就用當時便宜很多的玉米面或高梁米面包餃子,但是玉米面和高粱米面不象白面那么好包,老百姓就把面糊抹在樹葉上,然后包上餡,蒸出來的餅子有了樹葉的清香,更加好吃,從中也體現(xiàn)了勞動人民的智慧。 玻璃葉餅的餡可以用芹菜餡、角瓜(西葫蘆)餡,也可以用野菜餡、酸菜餡等。網(wǎng)上關(guān)于玻璃葉餅的說法很多,也有人說用粘米面包上豆餡或核桃仁做的玻璃葉餅,類似于“蘇耗子”,只不過把蘇子葉用玻璃葉代替,也叫“粘耗子”,當然也可以,但是最普遍的做法還是用高粱米面或玉米面做的。和成面團也可以,但是面要燙得軟一些,我覺得還是面糊更好一些,而且也更符合“抹玻璃葉餅”的說法。 每家關(guān)于玻璃葉餅的做法也不盡相同,最重要的是做得好吃就行了。 怎么才能把玻璃葉餅做得好吃呢?我第二次做玻璃葉餅的時候,在玉米面里加了一點淀粉,燙面和成面糊,口感更好也更光滑。跟包餃子一樣,如果要蒸,就必須要燙面,不然會很硬。餡料好吃,面皮好吃,又有樹葉的清香,當然好吃了! 把我的方法告訴我媽,我媽說你這個方法是最好的了,又簡單又好吃。 關(guān)于玻璃葉餅,有的人說好吃,有的人說不好吃。我想過去包玻璃葉可能大多舍不得用好的餡料,如果餡料好吃,皮也做得好,再加上樹葉的清香,肯定是好吃的呀!包玻璃葉餅的時候,用綠綠的葉子把餅子包好,可以感受到自然的情懷,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帶著這樣美好的心情去做,做出來的玻璃葉餅就怎么會不好吃呢?我第二次做出來的玻璃葉餅細膩光滑,有樹葉的清香,并且餅子上還印上了葉脈,很漂亮。 覺得有些日式點心用樹葉包的其實跟這個玻璃葉餅很象,玻璃葉餅因為是來自東北農(nóng)村,所以做得比較粗糙,其實可以做得更精致些,下次再做還要改進一下,這樣美好的東西值得繼承和推廣,讓更多的人去了解。 民間有六月六吃玻璃葉餅的說法,現(xiàn)在真正能吃到這個的人不多了,我覺得好的傳統(tǒng)應(yīng)該發(fā)揚下去。關(guān)于玻璃葉餅,似乎也不是東北每個地區(qū)都吃,在網(wǎng)上查玻璃葉餅的時候,查到我的家鄉(xiāng)遼源的一些資料,看到熟悉的鄉(xiāng)情,不禁淚濕眼眶。 有家鄉(xiāng)人引用那句艾青的詩:“為什么我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的深沉?!焙芊衔掖藭r的心情。
做法: 1、梅花肉或后臂尖肉、五花肉剁成泥或切成小丁,加姜末、五香粉、老抽上色、生抽調(diào)味、鹽、雞精、熟油,一邊拌一邊慢慢加入兩勺清水,沿一個方攪上勁兒,放入冰箱腌制1-2個小時; 2、豆角豎著對半切開,再切成丁,包之前拌入肉餡中,再拌入蔥花,加少許鹽、香油調(diào)味; 3、細玉米面加入兩勺淀粉,用開水燙一下,然后再加少許涼水和成較稠的面糊; 4、柞樹葉清洗干凈,將面糊用勺子抹到柞樹葉上; 5、把餡料放入中間或一邊,合上葉子,面糊自然粘合; 6、將包好的玻璃葉餅放入蒸鍋中蒸18-20分鐘,燜五分鐘即可。涼水或熱水蒸都可以,涼水就多蒸一會兒。 來源:半島家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