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經視《鐘山說事》節(jié)目一段“高考天問”的視頻在網(wǎng)上火了。僅新浪微博認證網(wǎng)友“熊出沒or一楓”一個賬號貼出這段視頻的微博,就在短短幾天內被瘋狂轉發(fā)40多萬次,評論逼近7萬條。 今年高考剛剛結束了,縈繞在我們周圍有很多讓你感動讓我心酸的事兒—— 1一個考試真的這么重要嗎? 我不知道一個考試能有多么重要,能讓家長們覺得沖馬桶的水響都是一種罪過,為除蛙聲甚至不惜荼毒一池青蛙的性命;我不知道一個考試能有多么重要,能讓家長自發(fā)把路過的車輛攔截,把騎自行車的市民強行拽下,甚至不惜和路人多次沖突;我不知道一個考試能有多么重要,能讓父母強顏歡笑,隱瞞親人去世的死訊,甚至不惜讓孩子錯過與媽媽爸爸最后的訣別;我不知道一個考試究竟有多么重要,為了走進考場,甚至不惜讓孩子無奈地離開倒在血泊中生死未卜的媽媽;我不知道一個考試有多么重要,能夠讓母親不顧個人的尊嚴甚至不惜給監(jiān)考老師跪下只為央求讓自己遲到2分鐘的孩子進場考試! 這些事情從某個角度看,人們看到的也許會是感動,但是,換個角度,鐘山我看到的卻是人性的扭曲,沒有人情沒有親情的癲狂和癡迷! 一場考試有那么重要嗎,去年有今年有明年有年年有的考試有那么重要嗎?一場考試何至于讓人性迷失后還在哭泣中被感動得稀里嘩啦? 2這樣的高考真的公平嗎? 安徽每7826名考生中才有一個人能上北大、而北京的每190名考生當中就有一個人可以上北大,那么這樣算下來,北京學生考進北大的幾率是安徽考生的41倍,是廣東考生的37.5倍,是貴州考生的35.4倍、是河南考生的28倍! 但是我告訴你,復旦比北大更狠,上海考生進復旦的機會是全國平均的53倍,是山東考生的274倍,是內蒙古考生的288倍! 北京大學簡直就是北京的大學、北京人的大學,復旦也就成了上海人的復旦。 這是什么?這是赤裸裸的踐踏公平的地方保護主義!看見了嗎,雖然都是高考,但是在不同的地方高考,升學的難易是不一樣的。 給大家講一個故事:一個湖南的小伙,在上海的一個建筑工地當農民工,偶然間和建寫字樓的設計師他們就聊上了天,沒想到他們竟然都是1999年那年參加的高考,那個時候全國都是一樣的考題,我們湖南的那位民工小伙子當年考了523分落榜了,設計師當年在北京考了421分上了沈陽建筑工程大學,若干年之后,命運竟然如此差異,你說這高考公平嗎?那些想通過高考改變命運的孩子們,你們說這公平嗎? 3現(xiàn)在的大學是什么樣子? 根據(jù)國際高等教育權威刊物《泰晤士高等教育》公布的一個世界大學的排行榜,中國內地共有3所大學躋身全球200強,北京大學排在第49位、清華大學列在第71位。 但以所有上榜大學的總分計算,中國內地在亞洲排行第4,都排在了日本、中國香港和韓國之后,連新加坡都排在第5位,一個城市都快要趕過我們了,要知道咱們中國內地可是有將近2000所高校啊。 其中,日本總共有5所大學都是在全球200強以內,在亞洲排名第一。而在學術排行榜上,也就是研究能力方面,你知道北大排名多少嗎?第168名!清華更靠后,179名!大學,這是一個國家思想界的代表,而思想界則是國家的靈魂。我們從北大落后于香港的大學這一事實中,看到了這樣的一個道理,決定一所大學優(yōu)劣的主要不是歷史、不是生源、不是資金投入、不是地理位置,甚至主要也不是什么大師,而是管理制度和辦學宗旨! 但是你看看咱們北大清華復旦的網(wǎng)站,根本都沒什么“辦學宗旨”、“大學使命”這樣的條目,有的就只有自我吹捧,都是那些千篇一律的大學簡介和大學歷史,羅列事實而已,缺乏高瞻遠矚的目標設定,缺乏對自己想做些什么的清楚思考,沒有方向、沒有目標,就更沒有特征,靈魂從一開始就已經有缺失,還奢談什么其他方面的改革呢? 4畢業(yè)后就業(yè)前景光明嗎? 我不否認有些人的確是通過高考改變了自己的前途,但估計在他們身后有著更多的被高考傷害的學生。想想大學里上的那些課程,還是為了考試、為了畢業(yè)、為了拿文憑、為了畢業(yè)之后找工作。 現(xiàn)在那么高的高校錄取率,今年好像都已經達到百分之八十幾了,如果高考真的能夠改變命運的話,那么改變的命運就是很多人比之前的生活更慘了:花費了高昂的學習成本、浪費了寶貴的年華、經歷了高三階段非人的摧殘,上完大學后結果還是就業(yè)難。 當很多學生畢業(yè)就失業(yè)的時候,很多大學生工資比農民工還低的時候,當初高三時一直縈繞在耳邊的高考成功、人生美滿的話語,估計更像是一記記耳光、一個個笑話。 來源:半島家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