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餐后酒會不會出現(xiàn)一款中國的“十八里紅”?毫無疑問的是,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xué)獎,一定會提升紅高粱酒的國際影響力。 每年12月10日晚舉行的諾貝爾宴會,堪稱舉世矚目的盛宴??v觀諾貝爾獎委員會公布的歷次宴會菜單和酒單,可以說是一部濃縮的20世紀(jì)以來的世界飲食史。僅就酒水來說,呈現(xiàn)以下特點(diǎn):
一、每場宴會必上香檳。 當(dāng)瑞典國王、王后及王室成員攜諾貝爾獎得主落座后,即斟香檳。諾貝爾獎委員會主席首先提議全體起立,向國王陛下敬酒;接著,向阿爾弗雷德·諾貝爾敬酒。然后上第一道菜,仍以這款香檳來搭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之前,一場宴會甚至要上兩款香檳干和甜各一款。除了1920年,1945年至1949年沒有香檳,在歷次諾貝爾宴會上,入選次數(shù)累計(jì)達(dá)到10次及以上的香檳有波默里(23次)、海德西克(15次)、酩悅(12次)、瑪姆(10次)、路易王妃(10次)。今年的諾貝爾文學(xué)獎得主莫言早在創(chuàng)作于1989年的長篇小說《酒國》中,就超前地寫到了克利科·蓬薩旦寡婦香檳,即Veuve Clicquot Ponsardin(如今簡譯凱歌),他寫道:“那是一瓶克利科·蓬薩旦寡婦香檳酒,酒液金黃,宛若洋妞光潔溫暖的胸脯;細(xì)珠串騰,猶如洋妞喁喁的細(xì)語……”這款著名的香檳從未上過諾貝爾宴會,不知今年可否滿足莫言的愿望
二、波爾多葡萄酒占據(jù)主流。 從1901年首次舉辦諾貝爾宴會以來,先后上過70多款波爾多紅酒及甜白葡萄酒,比如1901年有1881年阿貝戈斯、1912年有1900年拉菲、1968年有1962年伊甘、2001年有1997年帕梅爾……不過,進(jìn)入本世紀(jì)以來,來自“新世界”的葡萄酒明顯增加,比如2005年上了澳大利亞奔富酒莊2001年RWT 系列紅酒、2006年上了南非芬沃登酒莊2002年 Classic系列紅酒、2010年上了美國加州威斯特酒莊2005年珍藏級赤霞珠紅酒、2011年上了加州加里法雷爾酒莊2008年黑比諾紅酒。
三、餐后酒凸顯全球視野。 在上世紀(jì)上半葉,幾乎每場宴會都供應(yīng)有雪利酒、波特酒和馬德拉酒等加烈葡萄酒。二戰(zhàn)結(jié)束后,隨著菜式的縮減,宴會格局逐漸定型為副菜(海鮮)、主菜(肉類)和甜點(diǎn),配酒也相應(yīng)固定為香檳、紅酒和甜白葡萄酒,雪利酒和波特酒逐漸淡出。與此同時,餐后舞會的自助飲料越來越豐富,幾乎覆蓋了全世界所有的主流酒類,其中1997年供應(yīng)多達(dá)10種,包括瑞典絕對伏特加、法國軒尼詩干邑、英國歌頓金酒、意大利金巴利利口酒和美國杰克丹尼威士忌……今年的餐后酒會不會出現(xiàn)一款中國的“十八里紅”?毫無疑問的是,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xué)獎,一定會提升紅高粱酒的國際影響力。 今年的諾貝爾宴會菜單和酒單,要到12月10日晚7時才會揭曉。按照慣例,在宴會次日,斯德哥爾摩市政廳藍(lán)色大廳(諾貝爾宴會舉辦地點(diǎn))的地下餐廳即向公眾開放“諾貝爾宴會套餐”,只要你提前預(yù)約并不惜重金,即可像莫言一樣享受一次諾貝爾盛宴。
來源:情暖湛江志愿者協(xié)會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