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家高記肥腸粉】 這家位于雙流縣白家鎮(zhèn)的總店估計在成都沒有人不認識。起源于清末的百年老字號,發(fā)展到今天已是第四代。1990年還被評為“成都名小吃”。如今的“白家高記”肥腸粉已從最早的街邊小攤發(fā)展成了集小吃、中餐、茶藝為一體的大型酒樓是成都美食家族中最重要的成員。 位于成都雙流國際機場附近的白家鎮(zhèn),很多本地人或是游客會直接拐進來這里一嘗正宗風味。樓高三層,看上去頗為豪華,進去發(fā)現(xiàn)居然是一般燒烤店里的板凳木桌,還順帶有食堂的闊大感。一樓散客二三樓桌席,菜品以肥腸為主。老字號,陳設就稍微舊了點,價格也不是十分便宜。 【甘記肥腸粉】 在金牛區(qū)馬鞍北路的甘記可謂在小吃迷心中占有很高的地位,特別是肥腸粉迷,原因除了它十年如一日的味道,更因為它是甘家一代代傳下來的手藝。 店面十分簡陋,普普通通,帶著些許市井味道,但是每天人聲鼎沸,人頭攢動。有趣的是這里的粉條是現(xiàn)做的,而且?guī)缀醭闪艘粓霰硌?。師傅打著赤膊,拿著底部有很多小洞的瓢,放進揉好的粉團,用手拍打下鍋就成了粉條。 【復興肥腸粉】 說起復興肥腸粉,大家都會想起1987年在青石橋它的全盛時期,不僅每天不到9點就大排場龍,而且店里位置也不夠,大家都只是蹲在路邊吃,大汗淋漓,熱氣騰騰,嘴里還不是自言自語“巴適”。但2010年的時候因為房租貴,他們不得不搬遷到現(xiàn)址。 復興的背后還有段感人的愛情故事。店主本是沒下過廚的下崗工人,因為太太的堅持,他們從只有兩張桌子的小店做到現(xiàn)在,期間還因為開店手續(xù)問題差點停業(yè),一晃就是20多年?,F(xiàn)在的店面比以前好了很多,只是生意不如以往了,好多老顧客都找不著了。
這里的肥腸粉跟甘記一樣,都是沒有分店,手藝還是同一個師傅做的,水準還能跟當年相提并論,依然“麻辣勁道”“腸肥肉多”“干凈入味”。 很多有潔癖的人基本是不碰這些豬下水的,覺得臟。但無論是那個地方,總有用一道用豬下水為材料的名菜,四川的夫妻肺片、肥腸粉;京城的鹵煮小腸,爆肚;魯菜經(jīng)典菜中的九轉腸腐;號稱什么都能放進口的廣東人,鐵板竹腸、豬肺湯、豬肚包雞、粉腸粥等更是將之發(fā)揮得淋漓盡致。
老字號不代表是你最愛,也不代表你從小吃到大,肥腸粉是一種滿大街都能找到的小吃。你可能會覺得你家附近的最好吃,或者某次逛街偶遇到的一家最好吃只因為你那時候剛好餓了。不一而論,沒有最好吃,只有更好吃,不是嗎 來源:半島家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