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File/Attach/201204/20120410111635130.jpg)
幾天前,Google “增強現實”眼鏡的概念視頻公布于眾,視頻儼然描繪了一幅未來科技生活的圖景:幾乎所有智能手機的功能——查看天氣、語音識別、社交、導航、通話……都被融入了人的視界之中,這一下子引發(fā)了人們無限的憧憬和遐思。
然而,神奇的智能眼鏡卻沒有在視頻中現身,但是從圖片中我們可以發(fā)現 Google 眼鏡并非一整塊的鏡片,只是在一根鋼圈的右上方的眉線處裝置了一塊長條狀的顯示儀。換言之,所謂的眼鏡,其核心在于右上方部分裝置,整個眼鏡的構造只是起到支撐的作用。很多人在關注超炫的視頻內容的同時忽略了這一點。如果 Google 真的采用這樣的設計,意味著數據的顯示絕不可能像視頻所示覆蓋完整的視野,可能只有用余光才能“瞥見”屏幕。這不禁讓人產生質疑。
Wired 雜志就這個問題詢問了 Google X Office 官方,但在郵件中 Google 拒絕透露更多細節(jié)。于是,Wired 采訪了一位來自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的研究人員 Pranav Mistry,作為“第六感”可戴式電腦系統(tǒng)的發(fā)明者之一,他認為所謂的“Project Glass”視頻僅僅就是一個概念視頻?!皥D片中的小屏幕不可能帶給我們如視頻所展示的體驗?!?br />
Georgia Tech 增強現實環(huán)境實驗室主管 Blair MacIntyre 也表達了類似的看法。他認為,將屏幕設置在視線上方會導致用戶難以察覺。此外,MacIntyre 認為 Google 顯然是“給自己定的目標過高”,他直接了當地表示:“通過一個簡單的假視頻,Google 營造了過于超前的圖景以致他們的硬件根本無法實現?!?br />
MacIntyre 在研究中發(fā)現另外一個現實問題——這塊透明顯示器如何在室外和室內差異巨大的光線條件下同時保證清晰的顯示?這就好比目前智能手機的通病,大多數的手機屏幕在強烈的光線照射下都難以看清。盡管眼鏡上的光線感應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進行調節(jié),但是考慮到顯示儀與人眼距離如此之近,如果沒有極其精密的亮度控制裝置,想達到與普通手機屏幕同樣的效果是不可能的。
除了增強現實的專家,神經生物學專家也從生理學的角度分析了技術實現的難度。如此前報道,神經生物學專家 Mark Changizi 在接受 Technology Review 網站的采訪時表示,視頻中展示的清晰的文字影像并不容易做到。
那么我們究竟何時可以看到初步成型的 Google 眼鏡?Mistry 認為,依照現有的技術水平,至少兩年之內我們不會看到它投放市場。
或許正如它的締造者——神秘的 Google X Office 一樣, Google 眼鏡在當前技術條件下融入了更多理想化的色彩,它的意義更多在于為我們展示了一種未來人機交互方式的可能,為智能設備的發(fā)展趨向提出一種方案。而至于它究竟是把人從紛繁的設備中“解脫”出來,還是機械化式的技術理性“異化”了人類,還有待歷史的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