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符姓三兄妹之行
探訪時間:2012年5月7日星期一早上 探訪地點:龍門鎮(zhèn)九斗管區(qū) 探訪對象:龍門鎮(zhèn)九斗管區(qū)符卡明、符卡二、符阿小三兄妹 探訪緣由:符姓三兄妹生活特困,向社會求助幫扶及幫忙辦理低保、孤兒事項。 探訪人員:寒香、木玲大姐、寒香妹夫 一 、探訪情況: 1、 探訪緣由: 2、探訪行程: 3、符姓三兄妹現況: (1)、家庭情況: 父親:龍門鎮(zhèn)九斗管區(qū)人,2011年3月遭遇車禍昏迷,病至2011年9月去世。 母親:越南人,不甘貧窮,于2005年離家出走至今未歸。 奶奶:八十四歲,神志不清多年。 符卡明(男,大哥):就讀六年級,成績一般 符卡二(男,二哥):就讀五年級,成績一般 符阿?。ㄅ?,小妹):就讀四年級,成績很好 (2)、住房情況: 土坯茅草房,房間設施簡陋,屋頂茅草穿洞,居住安全指數:危房。 (3)、經濟情況: 現家庭成員三小一老,無生產勞動力,低保各100元、無孤兒待遇,老弱病殘,求學艱辛,生活困難。 本已貧窮的家庭,因父親車禍救治花費不少,債臺高筑。本家親戚大伯小叔家庭也不富裕,有心而無力。 4、幫扶事項: (1)、獲得符姓三兄妹孤兒待遇,政府補助,改善生活
(2)、修復土坯茅草房屋頂漏洞,降低家庭居住危險環(huán)境因素 (或另集資新建環(huán)保磚墻房) (3)、解決上學交通工具 (4)、捐贈日常生活物品 (5)、學習輔導、心理輔導 5、已解決事項: 探訪當天已解決孩子上學交通工具問題。 村里的孩子要出村到較遠的地方上學,符姓三兄妹上學都是步行。木玲姐考慮可先解決孩子的上學交通問題,捐助孩子們伍佰元錢購買兩輛自行車,讓符姓三兄妹可以象村里的其他孩子一樣騎自行車上學。
二、探訪感想: 雖然在探訪前一天,我們初步了解過符姓三兄妹的家庭基本情況,但是當真正去到現場的時候,眼前看到的景況,卻把我們鎮(zhèn)住了。 當向導把我們帶到符姓三兄妹家門前的時候,我們面對的竟然是一間破舊的土坯茅草房。在當下21世界新時代,社會主義新農村見過不少,住牛住豬的土坯茅草房見過不少,住人的土坯茅草房、并且屋頂漏洞還住人的土坯茅草房是第一次看見。怎么還會有這樣子的茅房呢?我們簡直無法相信,這就是符姓三兄妹及奶奶居住的家。 向導給我們介紹了詳細情況:2005年,孩子們的越南媽媽不甘貧窮,逃離了這個家。孩子們的父親日夜勞作,也只能滿足孩子的溫飽。在去年三月的一次交通意外中,孩子們的父親摔下摩托車之后昏迷不醒,成了植物人。大兒子無心上學,日夜守護著沒有知覺的父親,在床邊千萬次呼喚父親:“爸爸你醒來,爸爸你快醒來啊,我們幫你買好酒啦!我們一定聽你話,你起來喝酒吧!”。平常父親很愛喝酒的,孩子天真得以為用好酒來誘惑父親,父親就能醒過來了。多少個日日夜夜的聲聲深情呼喚,孩子們多么希望父親回應他們,可不管孩子多么盡心的照顧,多么熱切盼望奇跡出現,父親還是無聲無息,毫無知覺,終究還是于2011年九月份帶著對三個未成年孩子的牽掛而離開人世。孩子們傷心欲絕之余,還要面對因父親治療所欠下的累累債務。 屋里的符姓三兄妹很拘謹,一臉的茫然無助!兩個哥哥看著感覺比較懂事憨厚,妹妹很嬌小機靈。我們先跟孩子聊起了學習情況:符卡明老大就讀六年級、胡符卡二老二就讀五年級,兩兄弟成績一般,符阿小就讀四年級,成績很好。在向導介紹孩子們情況的時候,孩子們神情悲傷,卻咬緊嘴巴不掉淚,感覺三個孩子都很堅強。孩子們很懂事,他們說會努力學習,感謝我們來看望他們。 當看著八十四歲高齡、多年神志不清、不能自理的奶奶那空洞的眼神,那瘦弱的身體,那滿臉的滄桑,就好像看到了奶奶那堅強的毅力及不堪回顧的人生。當時能做的,除了表達我們親切的問候,我還給了孩子們三百元略表心意,讓孩子們給奶奶增加點營養(yǎng)。卻隱約聽到孩子們天真朗朗的話語: “明天可以買點瘦肉煮湯給奶奶喝了!”此時此刻,一種辛酸的感動,眼淚忍不住了下來。 在探訪回程的路上,我們感慨,可憐的孩子,貧困的一家,這樣的家庭,更需要我們去幫扶去資助。雖然我們個人的能力有限,但是大家團結一起的能力就大有作為了。就如木玲姐所說,當務之急,我們期盼更多好心人,熱心人為符姓三兄妹伸出援手,盡快讓孩子們搬離危房,不能讓泥墻倒塌、風雨雷電摧殘了孩子們的生命。在此,唯愿孩子們健康成長,快快長大! 來源:情暖湛江志愿者協(xié)會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