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中的豐富營養(yǎng)對孩子有多么重要,每個有點基本營養(yǎng)常識的媽媽都心知肚明:蔬菜富含維生素C和胡蘿卜素,對生長發(fā)育必不可少;蔬菜里面有鉀、鎂、鈣、鐵等多種礦物質(zhì),對維持孩子體內(nèi)的酸堿平衡極為重要;蔬菜含有抗氧化促免疫的生理活性物質(zhì);蔬菜里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可以打掃腸道清除毒素和廢物……養(yǎng)成從小愛吃蔬菜的良好飲食習慣,必會讓孩子受益終生。 然而,父母必須正視的問題是:孩子很容易挑食厭食。孩子畢竟是孩子,與大人的想法不一樣。要想讓孩子乖乖地吃蔬菜,恐怕還需要多動腦筋,了解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點。 很多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孩子不吃菜的主要原因是心理問題而不是生理問題。有些孩子是因為第一次品嘗蔬菜時味道不佳,以后便一直拒絕這種蔬菜;有的孩子是因為感覺蔬菜的獨特風味或口感不合心意而放棄,還有許多孩子是因為父母、家人、朋友不愛吃某種蔬菜也跟著挑食。 問題一:孩子不喜歡某些蔬菜的口味 兒童和成人的區(qū)別之一,就是味覺敏感度的不同。孩子的味蕾密度較高,對同樣味道的敏感度高,因此往往會拒絕那些有特殊氣味的蔬菜,如韭菜、大蒜、蔥、姜、芹菜、茴香、辣椒、胡蘿卜之類。 這種時候,家長不必過于苛求。不妨在生活中慢慢引導(dǎo),或者用其他營養(yǎng)價值相似的蔬菜代替這些蔬菜。但是也不要因為孩子不肯吃,家庭餐桌上就拒絕這些蔬菜的光臨,更不能經(jīng)常提醒孩子不愛吃什么東西。只要讓孩子感覺到它們是膳食中的一部分,隨著年齡增長,很可能會慢慢接受這些味道,自然而然地改掉偏食的毛病。 問題二:孩子對某些食物有偏好 多數(shù)家庭中都經(jīng)常說“雞湯大補”、“水果營養(yǎng)好”、“大蝦很高級”之類的話,但是說蔬菜如何“滋補”、“高貴”、“時髦”的家庭肯定不多。 家庭成員對食物的評價,會潛移默化地改變著孩子對食物的態(tài)度。餐桌本身就是進行飲食教育的最好課堂,父母便是孩子的第一個營養(yǎng)課教師。培養(yǎng)孩子愛吃菜的第一步便是營造一個良好的飲食氛圍。一般來說,如果父母飲食習慣非??茖W(xué),不挑食,不說什么食品好吃難吃,什么食品高貴低賤,對孩子又不過分溺愛,孩子偏食挑食的機會便會減少。 為了讓孩子喜愛蔬菜,父母應(yīng)當在餐桌上經(jīng)常贊美這些食物,讓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培養(yǎng)對蔬菜的感情。父母對各種蔬菜都充滿興趣,對各種風味都能欣賞,孩子便會受到影響,慢慢地接受各種蔬菜的新鮮口味。 問題三:家庭烹調(diào)水平不夠,或者沒有適應(yīng)幼兒的特點 很多家庭的烹調(diào)方式僅僅考慮了大人的口味特點和飲食方式,卻沒有為孩子特別設(shè)計他們更能接受的烹調(diào)形式。 孩子嬌嫩而敏感,菜肴的塊應(yīng)當小一些,調(diào)味要清新一些,不可過咸、過辣、味道過于刺激。顏色安排上應(yīng)當盡可能色彩鮮艷,外觀漂亮,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如果孩子不愛吃某些蔬菜已經(jīng)成為難以更改的習慣,那么不妨試一試以下這些對幼兒有效的“小花招”—— 招數(shù)一:增加孩子與蔬菜見面的機會 寶寶的父母很為孩子拒絕吃蔬菜頭痛,為此請教了一位營養(yǎng)學(xué)家。專家告訴他們,中國人多半重視肉類的烹調(diào),對蔬菜的烹調(diào)很少下功夫。孩子的味覺非常敏感和 保守,家里的烹調(diào)方法過分單調(diào),可能已經(jīng)挫傷了孩子吃蔬菜的積極性。要想改變寶寶對蔬菜的看法,唯有革新蔬菜的烹調(diào)方法,讓他逐步恢復(fù)與蔬菜的接觸機會。 按照專家的建議,寶寶的爸爸每天都要做一次“五彩米飯”。在白米之外,鍋中還放了甜玉米、甜豌豆、胡蘿卜小粒、蘑菇小粒,再點上幾滴香油,米飯變得格外 美麗誘人,使寶寶興趣大增。媽媽新做了口味多樣的“什錦蔬菜沙拉”,還陸續(xù)添了不少口味清新的涼拌蔬菜。家里不再做純?nèi)獠?,總是在炒肉的時候配些芹菜、青 椒等;燉肉時配上土豆、胡蘿卜、蘑菇、海帶等;吃面條的時候不再僅僅放點兒炸醬,還配上了黃瓜、豆芽、焯白菜絲、燙菠菜葉等多種蔬菜……父母的努力很快大 見成效,寶寶每天吃進去的蔬菜多了不少。 招數(shù)二:把蔬菜“藏”起來給孩子吃 菲菲是一個5歲的女孩,她不喜歡吃胡蘿卜。媽媽無論怎樣說胡蘿卜有營養(yǎng),菲菲就是不買賬,讓媽媽傷透腦筋。立春那天,媽媽做了煎春卷,餡里面有肉絲、豆芽、香菇絲和胡蘿卜絲。本來擔心菲菲會不喜歡,誰知她吃得很香,根本沒有問胡蘿卜的事情。 媽媽從這件事情中受到啟發(fā),以后便經(jīng)常在肉丸、餃子餡、包子餡、餡餅餡里添加少量胡蘿卜,還給菲菲設(shè)計了一種面粉加雞蛋、胡蘿卜細絲、西葫蘆細絲做的 “紅綠絲煎餅”,結(jié)果菲菲吃得津津有味。菲菲媽媽說:只要孩子得到營養(yǎng),做成什么形式都可以,其他孩子不愛吃的蔬菜也可照此辦理。 招數(shù)三:把蔬菜做得漂亮可愛 壯壯今年5歲,不愛吃綠葉蔬菜。媽媽知道綠葉蔬菜中維生素最多,很為壯壯的健康操心。一天媽媽在雜志上看到,幼兒對食物的外觀要求比較高。如果食物不能 吸引他們,他們就會將吃飯當成一種負擔。因此,為幼兒準備食物時要把食物盡量做得漂亮一些,讓食物的色彩和形狀美觀可愛。這樣,幼兒感到吃飯這件事本身便 充滿快樂,自然會興趣倍增。于是,媽媽找來一個大白盤,把番茄和煮胡蘿卜切成花的形狀,擺上完整的炒青菜葉作為綠葉,下面是切碎的炒青菜作為草地,上方放 上一個煎雞蛋當成太陽。壯壯看了這幅畫頓時來了情緒,高興地將青菜放進口中。 以后,媽媽總是把蔬菜的顏色搭配得五彩斑斕,蔬菜的形狀切得變化多端,大小讓壯壯吃起來不困難,餐盤餐具也擺放得漂漂亮亮。壯壯不僅變得愿意吃蔬菜了,而且在小朋友們面前很為媽媽感到自豪。 招數(shù)四:讓孩子在心理上接受不愛吃的蔬菜 格格是個6歲的女孩,多年來一直不肯碰洋蔥。奇怪的是,父母帶她吃西餐時,她對于與煎牛肉搭配的洋蔥絲卻并不拒絕。媽媽分析了孩子的心理,認為格格這次吃洋蔥,是因為西餐廳環(huán)境高雅,價格高檔,讓格格在心理上接受了這里的各種食物。 于是,媽媽回家后便找來有關(guān)西餐的書籍,給格格講了很多有關(guān)西餐的知識,告訴她在歐美國家中,洋蔥是一種地位很高的蔬菜。西餐中用洋蔥搭配肉類、制作沙拉都是天經(jīng)地義的事情。然后媽媽又學(xué)了幾手帶有西式風格的洋蔥菜,格格從此便理所當然地接受了洋蔥。 招數(shù)五:讓權(quán)威人士和其他小朋友來影響孩子 燕燕是個有點任性的小姑娘,在家里從來不吃芹菜。她最崇拜的人就是一年級的女老師,最信任的人就是自己的兩個好朋友。 為了幫助燕燕改掉不吃芹菜的壞習慣,媽媽和老師商量之后,讓老師請燕燕去老師家吃一頓飯,而且特意做了一個炒芹菜。為了在老師面前證明自己是一個好孩子,燕燕勇敢地把自己盤中的芹菜全吃干凈。老師很是高興,大大地夸獎了燕燕一番,說她不挑食、愛吃菜,是個好孩子。 此后,媽媽打聽到燕燕的兩個小朋友都愿意吃芹菜,于是把她們請來共進晚餐,又做了炒芹菜??匆娦∨笥殉缘媒蚪蛴形?,燕燕便跟著吃起來。奶奶本想提醒大家燕燕不吃芹菜,被燕燕的爸爸用眼色攔住了。以后,全家人都忘記燕燕是不吃芹菜的,于是她自己也很快忘記了。 招數(shù)六:用食品知識吸引孩子 孩子的共同特點是喜歡聽故事,用講故事的方式向孩子介紹食物的特點,幼兒很容易接受,可以在心理上增加對食物的感情。 紅紅的媽媽就采用了這個方法。她在給紅紅吃蘿卜之前,先講小白兔拔蘿卜的故事,然后在周末帶她到菜市場,給她看各種蘿卜的可愛形狀,然后再將一起買來的 蘿卜烹調(diào)好端上餐桌。紅紅對自己買來的蘿卜非常喜歡,高高興興地品嘗了小白兔的食物。以后,她還在幼兒園里把有關(guān)蘿卜的知識講給小朋友們聽,心里很為自己 的“學(xué)問”而得意。 總之,只要父母洞悉孩子的心理,找到問題的癥結(jié),準能讓寶寶在不知不覺當中愛上蔬菜。 來源:半島家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