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獲心情
在得知“情暖湛江”志愿者要在
一大早我就帶上小侄子彬彬趕到坡頭區(qū)南油五區(qū)路口集合點了,呵呵!我們還是第一個到達呢。一會兒,袈裟和她的朋友們從也到了,大概9點15分鐘發(fā)哥、雄文他們十多人趕到,袈裟的孩子祺祺給叔叔阿姨們發(fā)了草帽,大家戴上帽子有說有笑地出發(fā)了。
我們沿著鄉(xiāng)間土路一直往前走,轉(zhuǎn)了一個彎就到了村莊,路上遇到幾只狗,但都很友好,搖著尾巴走來走去——呵呵,也許狗也對我們“情暖湛江”志愿者表示歡迎呢!主人早早在門口等候了,大家拉上板車,抗上農(nóng)具等就朝稻田進發(fā)了。一路上我們聞到泥土青草濃郁的清香,其間也夾雜著牛糞的味道,大家感覺是那么的親切。
到了目的地,大家分頭行動拿著鐮刀開始割稻谷。這塊地大約有1畝多,稻田有水,有的人換上雨鞋、有的換上涼鞋,有的干脆脫了鞋子,彎下腰一字?jǐn)[開割了起來,好一幅熱鬧的勞動場面。有的以前就做過農(nóng)活,看那架勢真的一點也不含糊,彎腰、抓穗、展刀、割梗;有的是第二次來,動作比以前熟練很多;還有很多人是第一次來,雖然不麻利,但割得也有板有眼;最小的是祺祺,他在加沙的指導(dǎo)下,興高采烈地和彬彬比賽著……
由于鐮刀不夠多,有些人干脆做起了專業(yè)攝影;有的人專門抱稻谷;有的人主動要求換人上場;還有的做起了現(xiàn)場指揮……累了就在田埂上休息一下,欣賞著自然風(fēng)景。一位不熟悉的農(nóng)民看到我們這么多人,以為我們是專門割稻谷的,跑過來問請我們一天要多少錢?另一位還以為我們是拍電影的呢!把我們樂得笑哈哈!
不一會,幾個能干的女志愿者割出一片空地,雄文、立懷和先國等幾個小伙子便在空地上布置好打谷機,開始打谷了……
在第二塊稻田里,效率明顯高很多,可是機器的皮帶突然斷了,這下讓大家著急了!時間很緊,趕緊派人去借機器。我突然想起:小時候我們曾經(jīng)用人工打過啊,干嘛閑等呢?我提議不要等機器,用最原始的辦法——人工打。我的提議得到了小吳的支持,于是我們兩人開始打,旁邊還有兩人理好稻送我們手上,辦法雖然很土,但是總比等待要好。這真是全身的鍛煉!我們一邊打一邊交談著,呵呵,原來小吳和我都是湖北老鄉(xiāng)呢!怪不得大家都熟悉農(nóng)村剛“單干”的時候這種辦法。不一會兒,這塊7分大小的稻田也打好了。
新的機器來了后直接搬到第三塊稻田里打稻谷了,這塊田大概有半畝大小。這時候是下午5點20分了,帶孩子的我們幾個需要回家了,要提前返回了,很舍不得地離開大家。
在回來的路上,我們心情特別的高興。我又一次體會著鄉(xiāng)下人的那種勤勞、善良、淳樸、憨厚,也感受到農(nóng)民的不簡單。我大概估算了一下,3畝地如果按800斤/畝、單價0.80元/斤計算,可以賣1920元,除去種子化肥農(nóng)藥等成本600元,估計收入為1320元,可這凝聚了主人多少的時間、心血和汗水啊!同時,我也想起了我老家的父母親。十多年前,他們一樣用勤勞的雙手,辛勤耕耘著近20畝的田地,靠這些田地的收入供我和弟弟讀書。父母真的很偉大,尤其是農(nóng)村的父母,我要盡量地回報他們。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能給身邊沒有孩子,沒有親人幫忙的朋友提供一點幫助,這也是我當(dāng)志愿者的一點心愿。
軍哥(QQ:來自大洋的夢)
[此貼子已經(jīng)被作者于2006-11-7 13:21:54編輯過]
來源:情暖湛江志愿者協(xié)會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