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齡前的兒童的創(chuàng)造力有哪些表現(xiàn)呢?父母如何來識別呢? 1、 打破沙鍋問到底 2--3歲的幼兒隨著生理的成長會對身邊的事物寄予強烈的好奇心,總有問不完的問題。例如筆者在公共汽車上曾聽到一個小女孩向父親提出了3個問題:車子朝前開,樹為什么不和我們一起朝前跑,而非要往后跑呢?小孩子聽飯、喝牛奶就能長大,那樹吃什么?喝什么才能長大?是不是吃樹葉?車子來了,為什么有的人不上車,還要在下面等,車子上人又不多?又比如,有位4歲多的幼兒看見電視報道地震的消息,他就問:"為什么要地震?""可以叫地不要震動嗎?"這種好奇心是創(chuàng)造的巨大動力,是創(chuàng)造力不可缺少的條件。 2、顯露出求異思維傾向 幼兒愛思考問題,善于動腦,常顯露出一些獨特的思想或表現(xiàn) 3、探究性地拆裝東西 喜歡擺弄新奇的東西是孩子的天性。如拆鐘,他是看看是什么在推動指針走。又如向電視機后面探視,想看看人是如何進入電視機里的。還有,拆開玩具按自己的意愿重新組裝,或者利用普通材料和各種廢棄物制作玩具等。 4、自由繪畫 繪畫時技術(shù)不一定好,卻能表達出幼兒的思維活動過程。有個幼兒畫了一輛汽車長著翅膀飛在空中,而這輛車的下面有許多車輛,他說地面交通太堵,他的車就伸出翅膀升上空中,從空中飛過去。他的畫表達了他想辦法避開交通堵塞的愿望。類似這種按照幼兒意愿的繪畫,能夠充分地表現(xiàn)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5、有豐富的想象力 由于幼兒主客體尚未完全分化,常賦予無生命的物體以生命、感情和意志,這就給幼兒聯(lián)想、想像提供了充分的自由發(fā)展的空間,也為幼兒創(chuàng)造力的萌芽開辟了道路。有一位叫李虎的孩子,聽說爺爺要去美國考察,他覺得爺爺要在空中飛12個小時,太費勁了,他想將來不用坐飛機,可以升到中國上空,等地球轉(zhuǎn)過來,再落到美國的土地上。這種想法也許在大人眼中是異想天開,但這是一個天真的孩子對太空的一種遐想。 總之,幼兒的好奇心和創(chuàng)造性想象的發(fā)展是他們創(chuàng)造力形成的兩個最重要的表現(xiàn),了解了上述表現(xiàn),父母應(yīng)重視幼兒的這些行為表現(xiàn),積極引導,從而促使幼兒創(chuàng)造力的充分發(fā)展。 來源:半島家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