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
團子這種食品,起源于湖北的石首。 它的做法是把糯米用水泡一晚上,再晾干,用機器碾成顆粒,不用碾成面粉那么細,只需要碾成比沙子稍微細點就可以了。然后在鐵鍋里把糯米細粉炒熟,加水和成團,里面包入餡,一般用的餡是湖北特色的一種糯米制的泡菜叫“鲊辣椒”(是糯米放瓷罐里發(fā)酵厚取出在鍋里用油炒熟的)或者是鹵菜(鹵豆腐,鹵海帶,鹵肉等等),再就是香干和肉丁榨菜丁的混合餡,還有一種是粉絲做的餡。團子一般直徑大約7厘米大小,最后蒸熟即可食用,也可蒸熟后再用油炸,坨坨媽比較喜歡炸過的團子,自認為這樣吃更香。 現(xiàn)在一般在湖北地區(qū)的超市或者菜市場可以買到,湖北以外估計很難見到。 過元宵節(jié)石首地方的家家都要做團子吃的,現(xiàn)在這種習俗擴大到湖北全省,今天元宵節(jié),所以我們大家都來吃團子吧,取個吉利,圖個團團圓圓! 來源:半島家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