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网址_gv天堂永久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国产片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中文字幕欧美亚日

我要投放廣告
  • 0
    回復
  • 3941
    閱讀
  •     
  • 字體大小: 發(fā)表于:2015-03-12 18:11
    湛江年例中的四大絕技

    有“年例大過年”的說法,可以說“年例”是湛江農(nóng)村的第一大節(jié)日。現(xiàn)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生活品味的不斷提高,年例已不再是單純的“吃節(jié)”,其文化品味也越來越濃。一些文化活動甚至納入湛江的品牌建設(shè)和被列為非物質(zhì)文化遺傳,其中上刀山、下火海、穿刺床、穿令箭等更是年例活動中絕技,也成為極具湛江特色的旅游資源。

    Top1、上刀山

    技術(shù)指數(shù):★★★★★

    觀賞指數(shù):★★★★★

    上刀山實質(zhì)是爬刀梯,是一種古老的民俗活動,企盼驅(qū)邪消災,祈福平安。刀梯用鋒利的鋼刀扎于兩支木柱上,梯高18米,36把鋼刀,刀刃向上,級距約40厘米,組成梯級。

    活動分祭梯、立梯、爬梯、收梯四個部分。爬刀梯前,進行大型巡游。游行結(jié)束,三聲震天的炮銃響后,人們6人一組,抬轎繞梯接力狂奔,歷時半個多小時。接著,眾人合力同心,緊拉8根大繩,徐徐將刀梯升起。10多個身穿統(tǒng)一服裝的壯漢,如離弦之箭,飄然而上,赤腳踏著鋼刀登上頂層。然后迅速下梯,再度攀登。表演完畢,個個出示手掌腳板,表明沒有任何傷痕。最后,又在三聲巨炮響聲中,放下刀梯,降下帷幕。鋼刀鋒利無比,而表演者卻手腳絲毫無損,這是一種獨具特色的活動。

    麻章太平鎮(zhèn)麒麟村爬刀梯源于400年前先人除暴安良的傳說。村里每年的年例都舉行爬刀梯慶祝活動,每次慕名而來觀看的人數(shù)超過萬計,爬刀梯也成了麒麟村響亮的品牌,2007年被列為省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fā)展,“爬刀梯”成為一項扣人心弦、引人入勝的觀賞性藝術(shù),當?shù)孛癖娒磕甓及堰@項活動搞得熱烈、隆重、精彩,遠近聞名,備受當?shù)厝嗣裣矏邸?/span>


    Top2、穿令箭

    技術(shù)指數(shù):★★★★

    觀賞指數(shù):★★★

    傳說中村民的祖先曾用令箭懲治不忠、不仁和不孝的子孫,而每年巡游的“穿令箭”就成為后代為表示自己不忘祖訓、好好做人而必不可少的一個傳統(tǒng)項目。

    在東海島調(diào)文村,在震耳欲聾的鑼鼓聲中,一名老人靠近一名已在巡游轎上顛簸約半小時的年輕漢子。這位男子彎身,老人便在轎下將箭頭從他的右嘴角“輕松”地插入口腔,以紅繩將令箭的后部系上,緊接手持“令箭”再次沿男子口腔深入,一霎那,令箭竟從左臉部穿左腮而出,絲毫沒有血跡。大公轎、二公轎、三公轎、四公轎……有的轎子上的男子甚至穿上2根以上的令箭。

    穿令老人說,這種傳統(tǒng)的“穿令箭”之人必須“六根清凈”,即在之前一個月戒酒、戒肉、戒色,否則會疼痛難忍,有血流出?;顒雍?,立刻用香爐的爐灰捂住創(chuàng)口即可,一周內(nèi)完全可以消除疤痕。

    穿令箭在東南亞地區(qū)也較為多見,類似于打耳洞,都是在身體上血管和肌肉少而薄的臉頰、耳垂等部位穿過,穿令箭前用些有殺菌和麻醉作用的植物葉或灰等。


    Top3、過火海

    技術(shù)指數(shù):★★★★

    觀賞指數(shù):★★★★

    雷州國實村過火?!芭呕鹛俊北容^有名,火堆較大,“技術(shù)含量”也高,每年都吸引不少“發(fā)燒攝友”。

    活動一般是以一陣密鑼緊鼓把眾人引入中心廣場,村民們七手八腳把幾噸木柴壘成中空的錐形,中間是易引火的細長竹篾片。頭扎布帶的巫師手拿火把,口中念念有詞,比比劃劃一陣后終于點著了這個“大篝火”。

    篝火熊熊燃燒,最后燒成一堆發(fā)紅的火炭。直徑約2米,高不到一米。巫師在火堆旁念著咒語,幾十位身穿黃色運動衣的少年圍在火旁激烈地敲鑼,不時振臂吶喊。黃衣上一律印著“排火隊”字樣。排火人多數(shù)只有十來歲,看上去個個很忘情很投入朝氣蓬勃。過火海行動可以開始了!第一輪是試探性的,多數(shù)人只是一跨而過,基本沒沾到炭火,個別膽大的,偶爾蹭一下火堆,撩起些許火星。幾番試探后,排火隊來回高速奔跑,高聲吶喊,然后猛地一腳把火紅的木炭踢得四處飛濺,幾十人人輪番闖進火海,硬是把一座火炭“富士山”踢成了火炭“平原”。




    Top4、滾刺床

    技術(shù)指數(shù):★★★★

    觀賞指數(shù):★★★★

    在東海島調(diào)文村,活動開始前,廣場上有序地排放著數(shù)張八仙桌,八仙桌上紅繩系緊一層厚厚的荊棘。過去荊棘都是山頭天然生長的,如今已沒有天然荊棘。為了保留傳統(tǒng),他們就自己種植。此外,荊棘床的擺放也很有講究,現(xiàn)場一共15張八仙桌,3、6、3、3四排擺放,取其諧音,以為為“生路生生”。

    并不是每個人都能滾刺床,這些都由天定,誰都不知曉,但滾刺床是無論種族、無論姓氏、無論性別,開放包容。滾刺床之后,村民就一蜂而上,雙手伸向鋒利的荊棘。沒一會荊棘床被瘋搶完畢,即便是系荊棘的紅繩也被成了喜慶之物,被紛紛撿回家。然后掛在家門口,可以辟邪,給家里帶來平安、幸福。滾刺床、搶刺床這些民俗世代相傳,它早已脫離迷信、超于民俗,成了展示當?shù)厝瞬晃冯U阻,披荊斬棘,奮勇直前精神!

     
    喜獲0朵鮮花

    慘遭0個雞蛋
    分享到: QQ空間 新浪微博 開心網(wǎng) 人人網(wǎng)
    相關(guān)主題:
      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