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凍人
在中國,有20萬“漸凍人”,實際上可能更多。
這是一種惡性病,正如它的名字一樣,得病的人像被冰雪凍住一樣,喪失任何行動能力,但這個過程不是迅速的,而是身體一部分、一部分地萎縮和無力。
今天是腿,明天是手臂,后天到了手指,連控制眼球轉動的微少肌肉也不例外。最終等待他們的是呼吸衰竭。
不過,這一切都在他們神志清醒、思維清晰的情況下發(fā)生,他們清晰地逼視著自己逐漸死亡的全過程。
漸凍人癥是運動神經(jīng)元疾病的一種,學名叫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癥(簡稱ALS),又因美國著名棒球明星Luo Gehrig罹患此病而稱為葛雷克氏癥。
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神經(jīng)科主任崔麗英說,該病發(fā)病率為十萬分之四,多發(fā)生在40歲以后,中國約有20萬患者。
近6年,在北京志愿者組織“融化漸凍的心”登記的3000例漸凍人中,浙江省有100例。
目前人類對于此病知之甚少。既查不到任何發(fā)病原因,也沒有辦法治療,患者的平均存活時間,只有3年。
得這種病最有名的要算英國人霍金,可惜這個科學家可以掌握宇宙起源的奧秘,但不能阻止生命的力量一點點從他的身軀消失。
請原諒我一開始就描述漸進死亡這樣殘酷的片段,但采訪前查閱了很多資料的我問自己,當生命被冰凍住,我會有勇氣嗎?如果我得了這種病,我每天會干什么?
采訪一周后,我發(fā)現(xiàn),他們的樂觀足以讓人們重新去審視生命的本質和意義。
他們直面死亡逐漸來臨的過程,先是悲痛,再是憤怒,繼而無奈,最終平靜。
逼視自己的死亡,這是怎樣的殘酷,怎樣的頑強!
看著軟弱無力的他們,我們分明看到生命發(fā)出高貴的光芒。
文/汪再興 攝/賈代騰飛
全文導讀:
愛像死亡 因為結局令人無法抗拒
下一個離世的人,會不會是自己?
其實可以這樣活
記者手記
張紅:監(jiān)獄里的孩子叫她媽媽
“姐,你年輕的時候很漂亮,眉毛是繡過的?”我問。
張紅努力地抽動了下面部的肌肉。
一邊的保姆補充說,她的意思是,是的。
上周六,長發(fā)被剪掉的張紅坐在電腦面前,全身如同被堅冰凍住,動彈不得,一旁的保姆在喂她藥吃。
只見張紅將嘴巴張大,保姆如投飛鏢一樣迅速將藥片投入到她的咽喉深處。然后,張紅用尚未失靈的喉頭肌肉吞咽下去。
張紅是一個漸凍人,47歲。
發(fā)病前她能一口氣登頂華山
9年前的張紅,在杭州西湖柳浪聞鶯拍照?;瘖y后的她挺起豐滿的胸脯,兩只手不停嘗試著擺不同的姿勢,直到攝影師叫了不要動,才歇息下來。
如今,這張照片是她的電腦桌面。
2010年10月18日下午,陜西省西安市天潤園小區(qū)3樓,保姆三妹像扛大米一樣,將張紅從電腦桌前扛起,然后放到沙發(fā)上。
張紅一動不動躺在沙發(fā)上,用呼吸機強制吸氧,她幾乎喪失全部行動能力,不能翻身,不能言語,只會在喉頭發(fā)出咕嚕、咕嚕的聲響。
秋天的西安,陽光很好,一束追光打在張紅的藍色氧氣面罩上,慘藍的色調。這是一天中,張紅少有的歇息時光。
5年前的張紅喜歡旅游。一張在珠海海灘的照片上,她穿著泳裝愜意地趴在沙灘上曬太陽,青春照人。
華山、黃山、廬山,幾乎中國所有的名山,她都能一口氣登頂。登頂后,她喜歡坐在最奇峻的巖石上拍照,背后青松獨立?!澳愫苌险铡!迸恼盏娜苏f。
正如照片所顯示的,沒生病前的張紅一直很自信。
2001年,張紅辭職想去北京創(chuàng)業(yè),走的原因跟當時多數(shù)待在國企的年輕人一樣,出去闖闖。另外,她在北京出生,回到出生地是她的夢想。
“如果你辭職就不要回家了。”張紅的媽媽鄭寶珍說。
兩年中,她真的很少回家,最后一個崗位是在北京高科技公司的總經(jīng)理助理,在北京買了房子,買了車。
后來,鄭寶珍覺得,女兒喜歡就隨她去吧,和丈夫張煥錄到北京照顧張紅。
兩級臺階成了不可逾越的障礙
“我最先發(fā)現(xiàn)閨女走路有問題,是去超市的時候。我看她右腿有點瘸,一瘸一拐的?!编崒氄鋵φ煞驈垷ㄤ浾f。
張紅的博客記錄下身體從有力到無力的過程。
“2005年五一長假,我到香山飯店小住。每天早晚揣著2塊錢爬香山,40分鐘登頂,一根水果冰棍獎勵自己。其他時間則坐在花園里看書。到了6月份,就開始無緣無故地摔跤。走路時,右腳像不是我的一樣,根本不跟著我走。然后是上下臺階困難,尤其是下樓梯,我已經(jīng)記不清摔了多少跤。我家單元門外有兩級沒有欄桿的臺階,成了不可逾越的障礙,有時候我要站很長時間,才能等到過路人扶我一把,否則幾乎每天都是摔著下來?!?/p>
“我盡力要去走,但總是摔跤,一種無力感油然而生?!睆埣t寫道。
醫(yī)生只能開出安慰藥
之后,張紅和所有的求醫(yī)者一樣,身心俱疲。
“我看了北醫(yī)三院、協(xié)和醫(yī)院、北京醫(yī)院、宣武醫(yī)院、西京醫(yī)院、湘雅醫(yī)院,從運動醫(yī)學到骨科、神經(jīng)內科到神經(jīng)外科,做了7次核磁共振,經(jīng)過兩次專家會診,前前后后二十多位專家教授,說了許多稀奇古怪的病名?!?/p>
2005年秋天,父母陪張紅到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做最后的診斷。肌電圖完成后,醫(yī)生給出了一個確定的答案——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癥(ALS)
隨后,張紅走到醫(yī)院的走廊給同事打電話。父親張煥錄小心翼翼地問醫(yī)生:“好治嗎?這病?!?/p>
“沒治?!贬t(yī)生低著頭說,“開點安慰藥吧?!?/p>
“什么叫安慰藥?”張煥錄問。醫(yī)生說:“就是可以吃,也可以不吃,吃了也沒用,最近閨女想吃啥,就給她吃啥吧,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一旁的鄭寶珍哭了。
如果我不在了,你們怎么辦?
張紅的一篇博文開篇說:“確診后我終于可以死個明白!”
確診當天,張紅送父母回家,然后去單位上班,再回家。
家中無人提及病情。夜晚,張紅走進父母房間對父母說:“如果我不在了,你們怎么辦?”
母親攬住張紅的頭說:“你不能,媽媽不會讓你死的。”
父親站在黯淡的燈光下,悲痛地說:“這不是要了你爸爸的命嗎?不知道哪一天,我們會失去你,我和你媽媽將永遠生活在痛苦中?!?/p>
全家哭成一片。
父親俯下身拍了拍張紅的頭,慢慢地走出去,屋里只有母親鄭寶珍抽搐的聲音。每夜厲聲慘叫全身抽搐
“盡力地去走,使不上力。摔倒后,站起來強擰著走,自己開車去吸高壓氧,做治療?!?/p>
張紅在電腦面前打字對我說,那時,她心存幻想。
確診后,張紅還一直在單位上班,直到2006年4月,莫名其妙地一跤摔下去,半天沒能爬起來,讓她意識到:再堅持上班,就成累贅了。
2007年春節(jié),張紅回到西安,和父母住在一起。家里四處安裝扶手,張紅希望通過在扶手上鍛煉,延緩身體力量的丟失。
那一年,鄭寶珍夜里根本無法入睡。
“得這種病,人是清醒的,但眼見自己身體一點點地喪失行動力。”2010年10月18日晚,鄭寶珍歪著頭靠在一張椅子上,曾經(jīng)做過醫(yī)生的她說,從沒見過這么殘酷的病。
每天夜晚,張紅臥室中傳出厲聲慘叫。
“全身抽搐,小腿,大腿,全身都抽?!币坏螠I水淌過老人的臉頰,“我無法替她去疼?!?/p>
一個晚上的折騰后,張紅全身濕透。疲倦的鄭寶珍走出門去,剛好鄰居也出門,鄭寶珍問鄰居:“晚上吵到你們了?”
“沒有啊,昨天我睡得可好了。”鄰居笑笑說。鄭寶珍說,鄰居都是好人。
“強烈抽搐之后,身體的力量猶如被上帝收走一般丟失,你無法挽回,你也無力挽回?!币粋€同樣得病的病友在網(wǎng)上總結道。
張紅在日記中記錄:2007年初,四肢無力,雙腿僵直痙攣,拉著能走,說話斷續(xù)無力;2008年年初,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能連續(xù)講3-5個字,拉著扶手能站30分鐘,舌肌無力。
鄭寶珍發(fā)現(xiàn),女兒把“你騙我”,說成了“你便我”。
連指尖敲擊鼠標的力氣都沒有了
不可逆轉的事情還是發(fā)生了,盡管曾有過幻想。
2008年末,張紅已經(jīng)完全不能說話,不能站立,咀嚼、吞咽開始出現(xiàn)問題。
那個時候,鄭寶珍也沒有適應女兒的變化。“你說能怎么辦?她腦子清醒,但是不能用手,不能用嘴巴,著急的時候,她只能亂喊亂叫?!?/p>
女兒憤怒,拼盡全力從喉管里哼出聲音,但鄭寶珍聽不懂。
女兒就用白板書寫狂草,后來連狂草都寫不出來了,怎么辦?“只好歇斯底里地哭”。
上周六上午12點鐘,張紅起床,保姆三妹扶她穿衣,察覺有異,她立刻將張紅背到馬桶上,褪下褲子,一陣窸窣。
之后,三妹將張紅抱到電腦桌前,先用繩子從張紅的腋下穿過,死死地將她身體固定在座椅背后?!斑@樣她的身體就不會左右移動。”
然后,三妹用兩塊墊子架起張紅的胳膊,把她的手放在電腦鼠標上。左手推右手,她移動鼠標。
“現(xiàn)在連指尖敲擊鼠標的力氣都沒有了。”張紅的丈夫說,唯有靠一種特殊軟件,只要鼠標在屏幕上停留0.5秒,就能自動點擊或打開窗口。
煮飯燒菜要一個上午
80歲的鄭寶珍說,以前自己不會做菜,現(xiàn)在女兒生病了,沒辦法只好自己做。
老人因為女兒學著做菜。每天早早起床,挪著小碎步,在廚房里忙碌。
“我都不知道怎么給女兒做飯,她咬的力氣幾乎沒有?!蓖炼贡恢蟪珊?,高壓鍋里的里脊肉也要煮到最爛,常人一個小時做的菜,老人做了一個上午。
中午,張紅吃飯。母親用一上午,做了3道菜:土豆燉胡蘿卜、黃瓜燉肉、澆湯豆腐。
三妹一口一口喂張紅吃。土豆泥順著口水從嘴角流出,三妹趕緊擦拭。
下午4點,鄭寶珍拄著拐杖,照例去菜市場買菜。她的腿腳已經(jīng)很不利索了,下一個坎時,84歲丈夫張煥錄趕緊用手搭著她:“慢點下。”
家里的冰柜存著螃蟹。怎么給張紅吃?老人將螃蟹腿砸開,一點點地把肉剔除出來。一個上午可以弄出一小碗。
給監(jiān)獄里的孩子寫信
生病后的張紅開了個博客,叫“我想對你們說”。
她實際上寫的是死亡日記,記錄下每天生活的點滴。張紅說,她想寫,特別想寫,想讓外人知道這種病的痛苦。
只有在網(wǎng)絡上,她的內心世界才能被人知道。每天800字,張紅日積月累地寫了9萬字左右。
除了寫日記,她上午定時會打開QQ,等她的干兒子,一個剛剛從監(jiān)獄走出來的年輕人。她希望幫助這些犯過錯的孩子找回生活的信心。
閑暇的時光,張紅給這些在監(jiān)獄的孩子寫信,鼓勵他們。
監(jiān)獄的孩子也不斷回信。一個孩子在信中說:“看到媽媽如此堅強,我才知道我的人生應該有新的開始。”
回信堆滿了一大盒子,放在張紅的腳邊。三妹開玩笑地對我說:“你看吧,中午都看不完,看不完信就別吃飯了。”
我笑。
常問自己愛是什么
一天大夢初醒,張紅敲下這樣一段文字:
“那些日子,除去親人,還有一個陪護(三妹)與我相依為命,她用陜南人的溫潤質樸,陪伴著遍體鱗傷的我,周到地照顧著我的生活?!?/p>
常常問自己:“愛是什么?”
“愛像死亡,因為結局令人無法抗拒。這是我聽到的最為震撼的回答,感同身受。”
一個讀者在她的博客上回復:“雖然我們的生命很脆弱,但是我們的意志可以是堅強的。在你的身上我看見,面對苦難原來也可以如此從容?!?/p>
她看后笑了笑,繼續(xù)打字。
這是張紅得病后的第6個年頭,2010年10月19日,星期二的一個下午。
特派記者 汪再興 攝影 賈代騰飛 發(fā)自西安
漸凍人聊天群:每年20個頭像熄滅
特派記者 汪再興 發(fā)自北京
聊天群號56815281,截止到10月17日,里面159人。
群名:漸凍人關愛俱樂部。
我問群主陳霜,為什么要起一個叫“俱樂部”的名字?
他說,怕死,哦,不,是怕提到死。
由于,漸凍人(ALS)這種病慘烈,這個群一年平均會死掉病友20個。
每當群里有一個人退群,或者頭像許久沒有亮起,剩余的人在哀悼片刻后陷入集體的沉默。他們在想,下一個離開的人,會不會是自己?
同為漸凍人的陳霜說,也許三五年后的某一天,群中所有頭像都不再亮起,或者就剩下一個人,面對大片的空白……
帖子
積分
粉絲
漸凍人
在中國,有20萬“漸凍人”,實際上可能更多。
這是一種惡性病,正如它的名字一樣,得病的人像被冰雪凍住一樣,喪失任何行動能力,但這個過程不是迅速的,而是身體一部分、一部分地萎縮和無力。
今天是腿,明天是手臂,后天到了手指,連控制眼球轉動的微少肌肉也不例外。最終等待他們的是呼吸衰竭。
不過,這一切都在他們神志清醒、思維清晰的情況下發(fā)生,他們清晰地逼視著自己逐漸死亡的全過程。
漸凍人癥是運動神經(jīng)元疾病的一種,學名叫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癥(簡稱ALS),又因美國著名棒球明星Luo Gehrig罹患此病而稱為葛雷克氏癥。
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神經(jīng)科主任崔麗英說,該病發(fā)病率為十萬分之四,多發(fā)生在40歲以后,中國約有20萬患者。
近6年,在北京志愿者組織“融化漸凍的心”登記的3000例漸凍人中,浙江省有100例。
目前人類對于此病知之甚少。既查不到任何發(fā)病原因,也沒有辦法治療,患者的平均存活時間,只有3年。
得這種病最有名的要算英國人霍金,可惜這個科學家可以掌握宇宙起源的奧秘,但不能阻止生命的力量一點點從他的身軀消失。
請原諒我一開始就描述漸進死亡這樣殘酷的片段,但采訪前查閱了很多資料的我問自己,當生命被冰凍住,我會有勇氣嗎?如果我得了這種病,我每天會干什么?
采訪一周后,我發(fā)現(xiàn),他們的樂觀足以讓人們重新去審視生命的本質和意義。
他們直面死亡逐漸來臨的過程,先是悲痛,再是憤怒,繼而無奈,最終平靜。
逼視自己的死亡,這是怎樣的殘酷,怎樣的頑強!
看著軟弱無力的他們,我們分明看到生命發(fā)出高貴的光芒。
文/汪再興 攝/賈代騰飛
全文導讀:
愛像死亡 因為結局令人無法抗拒
下一個離世的人,會不會是自己?
其實可以這樣活
記者手記
愛像死亡 因為結局令人無法抗拒
張紅:監(jiān)獄里的孩子叫她媽媽
“姐,你年輕的時候很漂亮,眉毛是繡過的?”我問。
張紅努力地抽動了下面部的肌肉。
一邊的保姆補充說,她的意思是,是的。
上周六,長發(fā)被剪掉的張紅坐在電腦面前,全身如同被堅冰凍住,動彈不得,一旁的保姆在喂她藥吃。
只見張紅將嘴巴張大,保姆如投飛鏢一樣迅速將藥片投入到她的咽喉深處。然后,張紅用尚未失靈的喉頭肌肉吞咽下去。
張紅是一個漸凍人,47歲。
發(fā)病前她能一口氣登頂華山
9年前的張紅,在杭州西湖柳浪聞鶯拍照?;瘖y后的她挺起豐滿的胸脯,兩只手不停嘗試著擺不同的姿勢,直到攝影師叫了不要動,才歇息下來。
如今,這張照片是她的電腦桌面。
2010年10月18日下午,陜西省西安市天潤園小區(qū)3樓,保姆三妹像扛大米一樣,將張紅從電腦桌前扛起,然后放到沙發(fā)上。
張紅一動不動躺在沙發(fā)上,用呼吸機強制吸氧,她幾乎喪失全部行動能力,不能翻身,不能言語,只會在喉頭發(fā)出咕嚕、咕嚕的聲響。
秋天的西安,陽光很好,一束追光打在張紅的藍色氧氣面罩上,慘藍的色調。這是一天中,張紅少有的歇息時光。
5年前的張紅喜歡旅游。一張在珠海海灘的照片上,她穿著泳裝愜意地趴在沙灘上曬太陽,青春照人。
華山、黃山、廬山,幾乎中國所有的名山,她都能一口氣登頂。登頂后,她喜歡坐在最奇峻的巖石上拍照,背后青松獨立?!澳愫苌险铡!迸恼盏娜苏f。
正如照片所顯示的,沒生病前的張紅一直很自信。
2001年,張紅辭職想去北京創(chuàng)業(yè),走的原因跟當時多數(shù)待在國企的年輕人一樣,出去闖闖。另外,她在北京出生,回到出生地是她的夢想。
“如果你辭職就不要回家了。”張紅的媽媽鄭寶珍說。
兩年中,她真的很少回家,最后一個崗位是在北京高科技公司的總經(jīng)理助理,在北京買了房子,買了車。
后來,鄭寶珍覺得,女兒喜歡就隨她去吧,和丈夫張煥錄到北京照顧張紅。
兩級臺階成了不可逾越的障礙
“我最先發(fā)現(xiàn)閨女走路有問題,是去超市的時候。我看她右腿有點瘸,一瘸一拐的?!编崒氄鋵φ煞驈垷ㄤ浾f。
張紅的博客記錄下身體從有力到無力的過程。
“2005年五一長假,我到香山飯店小住。每天早晚揣著2塊錢爬香山,40分鐘登頂,一根水果冰棍獎勵自己。其他時間則坐在花園里看書。到了6月份,就開始無緣無故地摔跤。走路時,右腳像不是我的一樣,根本不跟著我走。然后是上下臺階困難,尤其是下樓梯,我已經(jīng)記不清摔了多少跤。我家單元門外有兩級沒有欄桿的臺階,成了不可逾越的障礙,有時候我要站很長時間,才能等到過路人扶我一把,否則幾乎每天都是摔著下來?!?/p>
“我盡力要去走,但總是摔跤,一種無力感油然而生?!睆埣t寫道。
醫(yī)生只能開出安慰藥
之后,張紅和所有的求醫(yī)者一樣,身心俱疲。
“我看了北醫(yī)三院、協(xié)和醫(yī)院、北京醫(yī)院、宣武醫(yī)院、西京醫(yī)院、湘雅醫(yī)院,從運動醫(yī)學到骨科、神經(jīng)內科到神經(jīng)外科,做了7次核磁共振,經(jīng)過兩次專家會診,前前后后二十多位專家教授,說了許多稀奇古怪的病名?!?/p>
2005年秋天,父母陪張紅到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做最后的診斷。肌電圖完成后,醫(yī)生給出了一個確定的答案——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癥(ALS)
隨后,張紅走到醫(yī)院的走廊給同事打電話。父親張煥錄小心翼翼地問醫(yī)生:“好治嗎?這病?!?/p>
“沒治?!贬t(yī)生低著頭說,“開點安慰藥吧?!?/p>
“什么叫安慰藥?”張煥錄問。醫(yī)生說:“就是可以吃,也可以不吃,吃了也沒用,最近閨女想吃啥,就給她吃啥吧,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一旁的鄭寶珍哭了。
如果我不在了,你們怎么辦?
張紅的一篇博文開篇說:“確診后我終于可以死個明白!”
確診當天,張紅送父母回家,然后去單位上班,再回家。
家中無人提及病情。夜晚,張紅走進父母房間對父母說:“如果我不在了,你們怎么辦?”
母親攬住張紅的頭說:“你不能,媽媽不會讓你死的。”
父親站在黯淡的燈光下,悲痛地說:“這不是要了你爸爸的命嗎?不知道哪一天,我們會失去你,我和你媽媽將永遠生活在痛苦中?!?/p>
全家哭成一片。
父親俯下身拍了拍張紅的頭,慢慢地走出去,屋里只有母親鄭寶珍抽搐的聲音。每夜厲聲慘叫全身抽搐
“盡力地去走,使不上力。摔倒后,站起來強擰著走,自己開車去吸高壓氧,做治療?!?/p>
張紅在電腦面前打字對我說,那時,她心存幻想。
確診后,張紅還一直在單位上班,直到2006年4月,莫名其妙地一跤摔下去,半天沒能爬起來,讓她意識到:再堅持上班,就成累贅了。
2007年春節(jié),張紅回到西安,和父母住在一起。家里四處安裝扶手,張紅希望通過在扶手上鍛煉,延緩身體力量的丟失。
那一年,鄭寶珍夜里根本無法入睡。
“得這種病,人是清醒的,但眼見自己身體一點點地喪失行動力。”2010年10月18日晚,鄭寶珍歪著頭靠在一張椅子上,曾經(jīng)做過醫(yī)生的她說,從沒見過這么殘酷的病。
每天夜晚,張紅臥室中傳出厲聲慘叫。
“全身抽搐,小腿,大腿,全身都抽?!币坏螠I水淌過老人的臉頰,“我無法替她去疼?!?/p>
一個晚上的折騰后,張紅全身濕透。疲倦的鄭寶珍走出門去,剛好鄰居也出門,鄭寶珍問鄰居:“晚上吵到你們了?”
“沒有啊,昨天我睡得可好了。”鄰居笑笑說。鄭寶珍說,鄰居都是好人。
“強烈抽搐之后,身體的力量猶如被上帝收走一般丟失,你無法挽回,你也無力挽回?!币粋€同樣得病的病友在網(wǎng)上總結道。
張紅在日記中記錄:2007年初,四肢無力,雙腿僵直痙攣,拉著能走,說話斷續(xù)無力;2008年年初,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能連續(xù)講3-5個字,拉著扶手能站30分鐘,舌肌無力。
鄭寶珍發(fā)現(xiàn),女兒把“你騙我”,說成了“你便我”。
連指尖敲擊鼠標的力氣都沒有了
不可逆轉的事情還是發(fā)生了,盡管曾有過幻想。
2008年末,張紅已經(jīng)完全不能說話,不能站立,咀嚼、吞咽開始出現(xiàn)問題。
那個時候,鄭寶珍也沒有適應女兒的變化。“你說能怎么辦?她腦子清醒,但是不能用手,不能用嘴巴,著急的時候,她只能亂喊亂叫?!?/p>
女兒憤怒,拼盡全力從喉管里哼出聲音,但鄭寶珍聽不懂。
女兒就用白板書寫狂草,后來連狂草都寫不出來了,怎么辦?“只好歇斯底里地哭”。
上周六上午12點鐘,張紅起床,保姆三妹扶她穿衣,察覺有異,她立刻將張紅背到馬桶上,褪下褲子,一陣窸窣。
之后,三妹將張紅抱到電腦桌前,先用繩子從張紅的腋下穿過,死死地將她身體固定在座椅背后?!斑@樣她的身體就不會左右移動。”
然后,三妹用兩塊墊子架起張紅的胳膊,把她的手放在電腦鼠標上。左手推右手,她移動鼠標。
“現(xiàn)在連指尖敲擊鼠標的力氣都沒有了。”張紅的丈夫說,唯有靠一種特殊軟件,只要鼠標在屏幕上停留0.5秒,就能自動點擊或打開窗口。
煮飯燒菜要一個上午
80歲的鄭寶珍說,以前自己不會做菜,現(xiàn)在女兒生病了,沒辦法只好自己做。
老人因為女兒學著做菜。每天早早起床,挪著小碎步,在廚房里忙碌。
“我都不知道怎么給女兒做飯,她咬的力氣幾乎沒有?!蓖炼贡恢蟪珊?,高壓鍋里的里脊肉也要煮到最爛,常人一個小時做的菜,老人做了一個上午。
中午,張紅吃飯。母親用一上午,做了3道菜:土豆燉胡蘿卜、黃瓜燉肉、澆湯豆腐。
三妹一口一口喂張紅吃。土豆泥順著口水從嘴角流出,三妹趕緊擦拭。
下午4點,鄭寶珍拄著拐杖,照例去菜市場買菜。她的腿腳已經(jīng)很不利索了,下一個坎時,84歲丈夫張煥錄趕緊用手搭著她:“慢點下。”
家里的冰柜存著螃蟹。怎么給張紅吃?老人將螃蟹腿砸開,一點點地把肉剔除出來。一個上午可以弄出一小碗。
給監(jiān)獄里的孩子寫信
生病后的張紅開了個博客,叫“我想對你們說”。
她實際上寫的是死亡日記,記錄下每天生活的點滴。張紅說,她想寫,特別想寫,想讓外人知道這種病的痛苦。
只有在網(wǎng)絡上,她的內心世界才能被人知道。每天800字,張紅日積月累地寫了9萬字左右。
除了寫日記,她上午定時會打開QQ,等她的干兒子,一個剛剛從監(jiān)獄走出來的年輕人。她希望幫助這些犯過錯的孩子找回生活的信心。
閑暇的時光,張紅給這些在監(jiān)獄的孩子寫信,鼓勵他們。
監(jiān)獄的孩子也不斷回信。一個孩子在信中說:“看到媽媽如此堅強,我才知道我的人生應該有新的開始。”
回信堆滿了一大盒子,放在張紅的腳邊。三妹開玩笑地對我說:“你看吧,中午都看不完,看不完信就別吃飯了。”
我笑。
常問自己愛是什么
一天大夢初醒,張紅敲下這樣一段文字:
“那些日子,除去親人,還有一個陪護(三妹)與我相依為命,她用陜南人的溫潤質樸,陪伴著遍體鱗傷的我,周到地照顧著我的生活?!?/p>
常常問自己:“愛是什么?”
“愛像死亡,因為結局令人無法抗拒。這是我聽到的最為震撼的回答,感同身受。”
一個讀者在她的博客上回復:“雖然我們的生命很脆弱,但是我們的意志可以是堅強的。在你的身上我看見,面對苦難原來也可以如此從容?!?/p>
她看后笑了笑,繼續(xù)打字。
這是張紅得病后的第6個年頭,2010年10月19日,星期二的一個下午。
特派記者 汪再興 攝影 賈代騰飛 發(fā)自西安
下一個離世的人,會不會是自己?
漸凍人聊天群:每年20個頭像熄滅
特派記者 汪再興 發(fā)自北京
聊天群號56815281,截止到10月17日,里面159人。
群名:漸凍人關愛俱樂部。
我問群主陳霜,為什么要起一個叫“俱樂部”的名字?
他說,怕死,哦,不,是怕提到死。
由于,漸凍人(ALS)這種病慘烈,這個群一年平均會死掉病友20個。
每當群里有一個人退群,或者頭像許久沒有亮起,剩余的人在哀悼片刻后陷入集體的沉默。他們在想,下一個離開的人,會不會是自己?
同為漸凍人的陳霜說,也許三五年后的某一天,群中所有頭像都不再亮起,或者就剩下一個人,面對大片的空白……
喜獲0朵鮮花
慘遭0個雞蛋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玩勺子鈀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