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年后,當你提起這個時代的人物,我們之前專題里的那些人都可能會被遺忘,但這個人不會。這個人,擁有明星一樣的粉絲團,“領袖”一樣的影響力,作家一樣的文采,律師一般的利嘴,商人一般的財富……這個人只有29歲。
這個人,叫韓寒!
世界上很多事情,是經(jīng)不起回想的。仿佛昨天還在一邊頂著父母老師的責罵,一邊讀著《像少年啦飛馳》。今天,那個少年已經(jīng)有了女兒,并需要你去仰望。無需去感慨人與人之間的差距,當年那個來自上海郊區(qū)的年輕男孩決絕的從學校退出,揚言要“寫書掙錢”時,不一定想得到自己會有今天的“輝煌”,但一定想得到自己跟其他人比會有多獨特。他勇敢的做出了選擇,并堅定的走了這么多年,無論他在這條路上得到了多少美好,那都是他應得的。
現(xiàn)在回過頭來看十年前的那個時代,真的是需要韓寒這樣一個人的。韓寒之前的二十年三十年,人們已經(jīng)被壓抑的太久了。每個人都是那么的中規(guī)中矩,每個人都是那么的謹小慎微,每個人都不敢對壓在身上的一切吼一聲“不”然后毅然走開,那幾代人是焦慮、憤懣和憂傷的,海子他們寫詩,許知遠他們學著思考,但哪怕去死,也不敢有人“離經(jīng)叛道”。于是,韓寒出現(xiàn)了。
這個少年對我們說,讓那些束縛你的狗屁滾蛋吧,做你自己。不僅如此,他還親自上場,用這近十年的時間給我們做了示范。他從那個注定要變革的節(jié)點出來,在急速變革的十年里,找準了每一個立足點,告訴我們這也是一條路,他能成為今天的韓寒,有此足矣。
剛開始的時候,我們能給予他的力量只有保持關注的目光,盡管這目光里仍有不少不信任和等著看笑話的意味。直至今日,我們大多數(shù)也只是欽佩和贊賞其勇氣可嘉,但并不敢去走他走的那條路,又或者,那本就不是條能走太多人的路。
今天,這個曾經(jīng)的叛逆少年有了如此眾多的稱號:作家、賽車手、公共知識分子、最具社會責任感的公民、青年領袖等等等等,他走了另一條路,但他活的很風光。原因有兩個:
第一,他代表了很多人的“另個一自己”,尤其是80后群體。我們中的大多數(shù),由于種種原因,不敢或不愿去做韓寒,但我們愿意買韓寒的賬:他替我們說我們不敢說的話,他替我們罵我們不敢罵的人,他替我們活我們不敢活的人生(事實上他也的確比我們會說會罵,既解氣又不惹事兒。)——他身上投射著我們自己的影子,你會不買自己的賬嗎?
第二:他是個“非成功”商人。伴隨著巨大的影響力和話語權而來的,必然是各種來路不明的利益。韓寒一直在很審慎的選擇著,盡管他一直聲稱要與商業(yè)劃清界限,但維持這份龐大的名聲,哪能少了金錢,況且他還想賽車出書做雜志。韓寒當然有理由做一個商人,盡管出于種種考慮他做的很隱蔽,這既讓他飽受詬病,也讓他成功的與郭敬明等商業(yè)寫手區(qū)別開來。個中況味,有興趣者當可細品。
公共知識分子,他還需要做的更多
一個思想類的知識分子同人網(wǎng)站“共識網(wǎng)”推出了一項在線調(diào)查,評選當代最有影響力的“十大公共知識分子”。在秦暉、賀衛(wèi)方、于建嶸等一長串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學界人物中間,韓寒的名字再度赫然在列,并且在長達數(shù)十天的投票過程中一度高居榜首。最后,韓寒以僅落后第一名賀衛(wèi)方6票的1310票屈居第二。這是繼2008年韓寒當選“百位華人公共知識分子”之后的又一次獲獎。
“知識分子”或者“公共知識分子”這一舶來詞匯,在近十余年來中國的媒體、網(wǎng)絡空間中占據(jù)了相當?shù)奈恢?。且不論這個詞背后的原始色彩,它在中國的流行至少具有著啟蒙和守護良知的作用。一般而言,一個“公共知識分子”要具備三個條件:第一,具有某個專業(yè)領域的知識;第二,發(fā)言的主題是公眾關心的事件或問題;第三,其立場要超越自己的職業(yè)屬性或階層屬性。
無論是從寫作成果、思想深度甚至哪怕是語言表達能力而言,韓寒在這里都顯得有些單薄。在韓寒的大部分網(wǎng)絡寫作中,呈現(xiàn)出來的風格更多地是一種調(diào)侃和消解。正如崔衛(wèi)平所說:“(韓寒)那種文章不好寫,因為某個事件大家都有感受,要把那種感受描摹出一個框架來并帶來閱讀的新鮮感,是很不容易的?!表n寒確實有水平,這點誰也否認不了,但這種水品還不足以支撐他站到如此的高度上,事實上除了賽車,韓寒不具備任何專業(yè)性的知識儲備和思想研究,公眾給他帶上“公共知識分子”這頂大帽,更多的還是粉絲們的一廂情愿,韓寒本人未必見得愿意帶上這頂高帽。而這頂帽子之所以如此迫不及待的被安到韓寒頭上,足可看出公眾對當下知識分子群體的極度不滿甚至失望,他們希望他們能像韓寒一樣勇敢,像韓寒一樣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可惜他們大多數(shù)都是縮頭烏龜。
愛韓寒,就讓韓寒做韓寒吧
巨大的個人影響力固然為韓寒帶來了很多他想要的東西,但恐怕伴隨著年齡的增大,人們對其期許的不斷增長,越來越多韓寒不想要的東西會促使他不得不做出某些妥協(xié)——他已經(jīng)不是《三重門》里的那個少年了,他已經(jīng)不能隨便說“不”了,他必須擔負起更多的責任……如何在這些艱難的角色中維持一份平衡并在平衡中彰顯獨特的自己,這是個巨大的難題——這會把韓寒難住嗎?今后的韓寒還能像之前的韓寒一樣從容的走下去嗎?
作為公眾人物,韓寒是我們的;但作為基本的自然人,韓寒是韓寒自己的。無論韓寒做什么、說什么,只要不違法,任何人沒有橫加干涉的權利。當年,我們喜歡那個叫做韓寒少年,因為他叛逆瀟灑;今天,我們喜歡那個叫做韓寒的男人,因為他只做他自己。去他的作家、明星、賽車手、公共知識分子、“領袖”……,愛韓寒,就讓韓寒做韓寒吧!
帖子
積分
粉絲
許多年后,當你提起這個時代的人物,我們之前專題里的那些人都可能會被遺忘,但這個人不會。這個人,擁有明星一樣的粉絲團,“領袖”一樣的影響力,作家一樣的文采,律師一般的利嘴,商人一般的財富……這個人只有29歲。
這個人,叫韓寒!
世界上很多事情,是經(jīng)不起回想的。仿佛昨天還在一邊頂著父母老師的責罵,一邊讀著《像少年啦飛馳》。今天,那個少年已經(jīng)有了女兒,并需要你去仰望。無需去感慨人與人之間的差距,當年那個來自上海郊區(qū)的年輕男孩決絕的從學校退出,揚言要“寫書掙錢”時,不一定想得到自己會有今天的“輝煌”,但一定想得到自己跟其他人比會有多獨特。他勇敢的做出了選擇,并堅定的走了這么多年,無論他在這條路上得到了多少美好,那都是他應得的。
現(xiàn)在回過頭來看十年前的那個時代,真的是需要韓寒這樣一個人的。韓寒之前的二十年三十年,人們已經(jīng)被壓抑的太久了。每個人都是那么的中規(guī)中矩,每個人都是那么的謹小慎微,每個人都不敢對壓在身上的一切吼一聲“不”然后毅然走開,那幾代人是焦慮、憤懣和憂傷的,海子他們寫詩,許知遠他們學著思考,但哪怕去死,也不敢有人“離經(jīng)叛道”。于是,韓寒出現(xiàn)了。
這個少年對我們說,讓那些束縛你的狗屁滾蛋吧,做你自己。不僅如此,他還親自上場,用這近十年的時間給我們做了示范。他從那個注定要變革的節(jié)點出來,在急速變革的十年里,找準了每一個立足點,告訴我們這也是一條路,他能成為今天的韓寒,有此足矣。
剛開始的時候,我們能給予他的力量只有保持關注的目光,盡管這目光里仍有不少不信任和等著看笑話的意味。直至今日,我們大多數(shù)也只是欽佩和贊賞其勇氣可嘉,但并不敢去走他走的那條路,又或者,那本就不是條能走太多人的路。
今天,這個曾經(jīng)的叛逆少年有了如此眾多的稱號:作家、賽車手、公共知識分子、最具社會責任感的公民、青年領袖等等等等,他走了另一條路,但他活的很風光。原因有兩個:
第一,他代表了很多人的“另個一自己”,尤其是80后群體。我們中的大多數(shù),由于種種原因,不敢或不愿去做韓寒,但我們愿意買韓寒的賬:他替我們說我們不敢說的話,他替我們罵我們不敢罵的人,他替我們活我們不敢活的人生(事實上他也的確比我們會說會罵,既解氣又不惹事兒。)——他身上投射著我們自己的影子,你會不買自己的賬嗎?
第二:他是個“非成功”商人。伴隨著巨大的影響力和話語權而來的,必然是各種來路不明的利益。韓寒一直在很審慎的選擇著,盡管他一直聲稱要與商業(yè)劃清界限,但維持這份龐大的名聲,哪能少了金錢,況且他還想賽車出書做雜志。韓寒當然有理由做一個商人,盡管出于種種考慮他做的很隱蔽,這既讓他飽受詬病,也讓他成功的與郭敬明等商業(yè)寫手區(qū)別開來。個中況味,有興趣者當可細品。
公共知識分子,他還需要做的更多
一個思想類的知識分子同人網(wǎng)站“共識網(wǎng)”推出了一項在線調(diào)查,評選當代最有影響力的“十大公共知識分子”。在秦暉、賀衛(wèi)方、于建嶸等一長串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學界人物中間,韓寒的名字再度赫然在列,并且在長達數(shù)十天的投票過程中一度高居榜首。最后,韓寒以僅落后第一名賀衛(wèi)方6票的1310票屈居第二。這是繼2008年韓寒當選“百位華人公共知識分子”之后的又一次獲獎。
“知識分子”或者“公共知識分子”這一舶來詞匯,在近十余年來中國的媒體、網(wǎng)絡空間中占據(jù)了相當?shù)奈恢?。且不論這個詞背后的原始色彩,它在中國的流行至少具有著啟蒙和守護良知的作用。一般而言,一個“公共知識分子”要具備三個條件:第一,具有某個專業(yè)領域的知識;第二,發(fā)言的主題是公眾關心的事件或問題;第三,其立場要超越自己的職業(yè)屬性或階層屬性。
無論是從寫作成果、思想深度甚至哪怕是語言表達能力而言,韓寒在這里都顯得有些單薄。在韓寒的大部分網(wǎng)絡寫作中,呈現(xiàn)出來的風格更多地是一種調(diào)侃和消解。正如崔衛(wèi)平所說:“(韓寒)那種文章不好寫,因為某個事件大家都有感受,要把那種感受描摹出一個框架來并帶來閱讀的新鮮感,是很不容易的?!表n寒確實有水平,這點誰也否認不了,但這種水品還不足以支撐他站到如此的高度上,事實上除了賽車,韓寒不具備任何專業(yè)性的知識儲備和思想研究,公眾給他帶上“公共知識分子”這頂大帽,更多的還是粉絲們的一廂情愿,韓寒本人未必見得愿意帶上這頂高帽。而這頂帽子之所以如此迫不及待的被安到韓寒頭上,足可看出公眾對當下知識分子群體的極度不滿甚至失望,他們希望他們能像韓寒一樣勇敢,像韓寒一樣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可惜他們大多數(shù)都是縮頭烏龜。
愛韓寒,就讓韓寒做韓寒吧
巨大的個人影響力固然為韓寒帶來了很多他想要的東西,但恐怕伴隨著年齡的增大,人們對其期許的不斷增長,越來越多韓寒不想要的東西會促使他不得不做出某些妥協(xié)——他已經(jīng)不是《三重門》里的那個少年了,他已經(jīng)不能隨便說“不”了,他必須擔負起更多的責任……如何在這些艱難的角色中維持一份平衡并在平衡中彰顯獨特的自己,這是個巨大的難題——這會把韓寒難住嗎?今后的韓寒還能像之前的韓寒一樣從容的走下去嗎?
作為公眾人物,韓寒是我們的;但作為基本的自然人,韓寒是韓寒自己的。無論韓寒做什么、說什么,只要不違法,任何人沒有橫加干涉的權利。當年,我們喜歡那個叫做韓寒少年,因為他叛逆瀟灑;今天,我們喜歡那個叫做韓寒的男人,因為他只做他自己。去他的作家、明星、賽車手、公共知識分子、“領袖”……,愛韓寒,就讓韓寒做韓寒吧!
喜獲0朵鮮花
慘遭0個雞蛋
即使沉默不語,也不要讓我找不到你。
帖子
積分
粉絲
希望自己所選擇的,堅持而有成就,很多人都因我而感動
帖子
積分
粉絲
這句話說的好,我們沒有什么理由u對別人指手畫腳
長夜漫漫,無心睡眠……
帖子
積分
粉絲
我知道你身家千萬,擁有豪車無數(shù),私家豪華餐廳,現(xiàn)代化農(nóng)牧場。自從QQ號丟了以后,你就一無所有,神馬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