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那么一些人,無論面對多么豐盛的美食,他們永遠只鐘情一種食物。
我周圍就有好幾個這樣的人,堅定地覺得“好吃不過面條”。再花樣翻新的美食當前,對他們來說不過是逢場作戲般地敷衍一下,只有等他們心中的摯愛——面條,粉墨登場了,筵席才算完美落幕,不然一晚上的吃喝都是虛度了光陰,既不滿足又不踏實。
看這些面條的粉絲們(是否可以簡稱“面粉”?)如此堅貞不渝地熱愛一種簡單平凡的食物,讓人簡直有肅然起敬的心。他們面對如潮水般掠過的各色美食,竟熟視無睹地超然淡定,或作索然無味狀,或左顧右盼作翹首以盼面條狀,個個似專情的情圣一般,任你如何誘惑,人家一副“獨愛面條、至死不渝”的態(tài)度。你要有一句:“面條有什么好吃的?”他那邊就有十萬個理由陳述:“嗨!面條最好吃了!”
愛它,獨愛它,一輩子獨愛它!是“面粉”們的共同特征,搞得比??菔癄€的愛情還感人。相比之下,我這樣口味不專一的人就象花心大少一樣應該自慚形穢,反思自己的不專情、不長久。
有人說,從口味上可以看出一個人對待感情是否專一。如果口味上的愛真的可以展現愛情里的愛,或者說一個人的口味是否專一,完全可以反映他的對待愛情是否專一的話,很多事情不就好辦了嗎?
初次見面時的一頓飯,看他的口味就能看出三分來,再堅持一起共進幾頓飯,就能把此人看出個八九不離十了。但其實,事情并非那么簡單,而且,這兩種愛壓根就是兩碼事。
口味代表的是一種生活習慣,和每個人的成長經歷和環(huán)境有關系,也和性格有關系,就如同我從小每天早晨要喝茶,現在不可改變地每天早晨起來就泡茶,你要讓我喝咖啡,我就一天都不爽。而愛情和環(huán)境、經歷幾乎無關,那是碰到了那個合適的人,讓你分泌出一大堆復雜的化學元素,致使內分泌混亂,舉止行為失常。而通常這些化學元素的保質期只有半年,最多超不過兩年,所以,愛情的長久靠的是將愛情轉化為親情后的責任感和依賴性。
所以呢,無論是“面粉”還是“米粉”,不過是口味習慣罷了。而且從某種意義來說,對吃永遠有探索精神的人,更是一個挑戰(zhàn)自我生活定勢的斗士。而無論誰的愛情觀,不過是在食物之外的另一種愛。
如果一定要把這兩種愛放在一起比較,那就是:對于食物,我們永遠知道:“我想吃什么?!?;而對于愛情,我們永遠想知道:“我究竟要什么?”
四川涼面:
材料:
鮮切面250克、綠豆芽100克 色拉油2大匙、香油2大匙、紅醬油3大匙、醋1大匙、糖1大匙、味精或雞精1小匙、花椒油1小匙、紅油2大匙、大蒜3瓣(壓成泥)
做法:
1,將豆芽洗凈,入滾水中汆燙10秒鐘
2,撈出浸入涼水中片刻,撈出瀝干,用1大匙香油拌勻,鋪在盤底
3,燒滾水,將面條放入煮至9成熟(約2分鐘)
4,撈出浸入涼水中片刻,撈出瀝干,用2大匙色拉油拌勻,使其無粘連
5,將拌勻的面條鋪在豆芽上
6,將香油、紅醬油、醋、糖、味精、花椒油、紅油、蒜泥調成汁
7,將汁澆在面條上即可,吃時拌勻
傳統(tǒng)的四川涼面用的鮮切面堿很重,所以呈黃色;紅醬油就是顏色比較深的醬油,用老抽也可,如果不追求濃重的色澤,用普通醬油也可;傳統(tǒng)的四川涼面煮后撈出不過涼水,直接鋪開用油拌勻,一邊拌一邊用風扇猛吹,使其降溫,我覺得過涼水省事又筋到。
帖子
積分
粉絲
有那么一些人,無論面對多么豐盛的美食,他們永遠只鐘情一種食物。
我周圍就有好幾個這樣的人,堅定地覺得“好吃不過面條”。再花樣翻新的美食當前,對他們來說不過是逢場作戲般地敷衍一下,只有等他們心中的摯愛——面條,粉墨登場了,筵席才算完美落幕,不然一晚上的吃喝都是虛度了光陰,既不滿足又不踏實。
看這些面條的粉絲們(是否可以簡稱“面粉”?)如此堅貞不渝地熱愛一種簡單平凡的食物,讓人簡直有肅然起敬的心。他們面對如潮水般掠過的各色美食,竟熟視無睹地超然淡定,或作索然無味狀,或左顧右盼作翹首以盼面條狀,個個似專情的情圣一般,任你如何誘惑,人家一副“獨愛面條、至死不渝”的態(tài)度。你要有一句:“面條有什么好吃的?”他那邊就有十萬個理由陳述:“嗨!面條最好吃了!”
愛它,獨愛它,一輩子獨愛它!是“面粉”們的共同特征,搞得比??菔癄€的愛情還感人。相比之下,我這樣口味不專一的人就象花心大少一樣應該自慚形穢,反思自己的不專情、不長久。
有人說,從口味上可以看出一個人對待感情是否專一。如果口味上的愛真的可以展現愛情里的愛,或者說一個人的口味是否專一,完全可以反映他的對待愛情是否專一的話,很多事情不就好辦了嗎?
初次見面時的一頓飯,看他的口味就能看出三分來,再堅持一起共進幾頓飯,就能把此人看出個八九不離十了。但其實,事情并非那么簡單,而且,這兩種愛壓根就是兩碼事。
口味代表的是一種生活習慣,和每個人的成長經歷和環(huán)境有關系,也和性格有關系,就如同我從小每天早晨要喝茶,現在不可改變地每天早晨起來就泡茶,你要讓我喝咖啡,我就一天都不爽。而愛情和環(huán)境、經歷幾乎無關,那是碰到了那個合適的人,讓你分泌出一大堆復雜的化學元素,致使內分泌混亂,舉止行為失常。而通常這些化學元素的保質期只有半年,最多超不過兩年,所以,愛情的長久靠的是將愛情轉化為親情后的責任感和依賴性。
所以呢,無論是“面粉”還是“米粉”,不過是口味習慣罷了。而且從某種意義來說,對吃永遠有探索精神的人,更是一個挑戰(zhàn)自我生活定勢的斗士。而無論誰的愛情觀,不過是在食物之外的另一種愛。
如果一定要把這兩種愛放在一起比較,那就是:對于食物,我們永遠知道:“我想吃什么?!?;而對于愛情,我們永遠想知道:“我究竟要什么?”
四川涼面:
材料:
鮮切面250克、綠豆芽100克
色拉油2大匙、香油2大匙、紅醬油3大匙、醋1大匙、糖1大匙、味精或雞精1小匙、花椒油1小匙、紅油2大匙、大蒜3瓣(壓成泥)
做法:
1,將豆芽洗凈,入滾水中汆燙10秒鐘
2,撈出浸入涼水中片刻,撈出瀝干,用1大匙香油拌勻,鋪在盤底
3,燒滾水,將面條放入煮至9成熟(約2分鐘)
4,撈出浸入涼水中片刻,撈出瀝干,用2大匙色拉油拌勻,使其無粘連
5,將拌勻的面條鋪在豆芽上
6,將香油、紅醬油、醋、糖、味精、花椒油、紅油、蒜泥調成汁
7,將汁澆在面條上即可,吃時拌勻
傳統(tǒng)的四川涼面用的鮮切面堿很重,所以呈黃色;紅醬油就是顏色比較深的醬油,用老抽也可,如果不追求濃重的色澤,用普通醬油也可;傳統(tǒng)的四川涼面煮后撈出不過涼水,直接鋪開用油拌勻,一邊拌一邊用風扇猛吹,使其降溫,我覺得過涼水省事又筋到。
喜獲0朵鮮花
慘遭0個雞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