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帝嚳時 (五教誕生之前) 有個修行人叫祿圖子,作了「黃庭經」。「黃庭」究竟是什么呢?『黃』是五色之正中,比喻胸中一股精粹、敏銳無比的氣;『庭』是指心頭那股氣所居的能量場。「黃庭」就是那股氣與六根發(fā)生感應變化的場所,也就是情緒生發(fā)的地方。它的位置就在我們胸膛兩乳的正中, 因為這個氣場感應非常敏銳,所以『黃庭』不僅是人們享受美妙情感的地方,也是眾生貪嗔癡愛的情緒戰(zhàn)場。這地方一般人稱它為內心、心頭、方寸;而道家稱它為中丹田,佛家稱它為心輪,儒家稱它為寸衷;由于這個煩惱核心的位置及內涵己失傳兩千多年,使得佛陀”直指人心”的學問已成為絕學。 這兒就是黃庭…內心的家 指出煩惱的根源及解決的辦法 一般人以為情緒的禍源來自大腦的想法,而「黃庭禪」則要告訴你,真正的煩惱是來自于你對「內心一股起伏的能量」的差別待遇而已。一般人最難以平等心去看待的,就是內心那股能量的起伏動蕩。 世上絕大多數(shù)的禪師或心理學家,畢生所作的努力,也都只是在引導你如何轉移、消滅胸中正在發(fā)生的那股動蕩而已。然而人們真有能力消滅老天在我們胸中所托付的那股能量的自然起伏嗎?那不就像是一個漁翁想要將大海弄到一點波紋都沒有一樣的不合理嗎? 黃庭禪破千古迷障,揭出人身中一個收發(fā)情緒的波動核心,并教導你如何與這情緒核心內的能量和平共處而各得自在。這使得古往今來千千萬萬修行人所指稱之「靜心觀照」,有了具體的物理空間位置可以入手,也使得「觀自在渡一切苦厄」的學問有了具體落實的辦法。 直指人心的凈土 創(chuàng)辦人簡介 張慶祥先生1962年生于新店中嶺山。自幼慕道,少時好游于宗派之間叩求人生解脫真理,但一直未得楔入。為求諸佛安心妙諦,遂潛心研讀各教群經,將經典逐條歸類比對,尋找三教群圣千手共指的安心妙義。三十四歲漸明三教八萬四千法門,實乃共指同一解脫心法,無二無別。三十九歲因有感于當今宗教家守戒勸善者多,而覺悟心源性海者少。遂依先圣「直指人心」之真諦,創(chuàng)辦「黃庭禪」研修課程,潛心于性理心法之教學,各教經典之翻譯講述。 至今己錄制金剛經、心經、道德經、六祖壇經、南華經(莊子)等有聲CD發(fā)行于世。著有心即是氣、撥云見日、失落的內心、發(fā)而中節(jié)、真修搜證、凈相系列、含愛的飲食等書;及譯有大學、中庸、心經、清靜經等書。
帖子
積分
粉絲
在帝嚳時 (五教誕生之前) 有個修行人叫祿圖子,作了「黃庭經」。「黃庭」究竟是什么呢?『黃』是五色之正中,比喻胸中一股精粹、敏銳無比的氣;『庭』是指心頭那股氣所居的能量場。「黃庭」就是那股氣與六根發(fā)生感應變化的場所,也就是情緒生發(fā)的地方。它的位置就在我們胸膛兩乳的正中, 因為這個氣場感應非常敏銳,所以『黃庭』不僅是人們享受美妙情感的地方,也是眾生貪嗔癡愛的情緒戰(zhàn)場。這地方一般人稱它為內心、心頭、方寸;而道家稱它為中丹田,佛家稱它為心輪,儒家稱它為寸衷;由于這個煩惱核心的位置及內涵己失傳兩千多年,使得佛陀”直指人心”的學問已成為絕學。
這兒就是黃庭…內心的家
指出煩惱的根源及解決的辦法
一般人以為情緒的禍源來自大腦的想法,而「黃庭禪」則要告訴你,真正的煩惱是來自于你對「內心一股起伏的能量」的差別待遇而已。一般人最難以平等心去看待的,就是內心那股能量的起伏動蕩。
世上絕大多數(shù)的禪師或心理學家,畢生所作的努力,也都只是在引導你如何轉移、消滅胸中正在發(fā)生的那股動蕩而已。然而人們真有能力消滅老天在我們胸中所托付的那股能量的自然起伏嗎?那不就像是一個漁翁想要將大海弄到一點波紋都沒有一樣的不合理嗎?
黃庭禪破千古迷障,揭出人身中一個收發(fā)情緒的波動核心,并教導你如何與這情緒核心內的能量和平共處而各得自在。這使得古往今來千千萬萬修行人所指稱之「靜心觀照」,有了具體的物理空間位置可以入手,也使得「觀自在渡一切苦厄」的學問有了具體落實的辦法。
直指人心的凈土
創(chuàng)辦人簡介
張慶祥先生1962年生于新店中嶺山。自幼慕道,少時好游于宗派之間叩求人生解脫真理,但一直未得楔入。為求諸佛安心妙諦,遂潛心研讀各教群經,將經典逐條歸類比對,尋找三教群圣千手共指的安心妙義。三十四歲漸明三教八萬四千法門,實乃共指同一解脫心法,無二無別。三十九歲因有感于當今宗教家守戒勸善者多,而覺悟心源性海者少。遂依先圣「直指人心」之真諦,創(chuàng)辦「黃庭禪」研修課程,潛心于性理心法之教學,各教經典之翻譯講述。
至今己錄制金剛經、心經、道德經、六祖壇經、南華經(莊子)等有聲CD發(fā)行于世。著有心即是氣、撥云見日、失落的內心、發(fā)而中節(jié)、真修搜證、凈相系列、含愛的飲食等書;及譯有大學、中庸、心經、清靜經等書。
喜獲0朵鮮花
慘遭0個雞蛋
喜悅~富裕~圓滿~靈性的自我~~~真~善~愛~美麗的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