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蘭努亞·拉瑪錢德朗進行了類似的實驗,并將實驗過程記錄在名為《大腦中的幻影》(Phantoms in the Brain)的書中。在實驗中,維蘭努亞·拉瑪錢德朗讓人們將左手放到桌子下面,另外請一名參與者在同一時間輕輕觸碰隱藏在桌子下面的手和桌子。此時,他們的自我意識發(fā)生了改變,有50%的人認為,木質(zhì)的桌子變成了身體的一部分。
19歲那年,我在倫敦大學讀大一。那時,我已經(jīng)對超自然現(xiàn)象非常著迷,我的書架上堆滿了有關超感官認知(ESP)、不明飛行物(UFO)、靈魂出竅(OBE)和瀕死體驗(NDE)的書籍。(出于某種原因,超心理學家喜歡用三個字母的縮寫,我不妨也用三個字TLA代替“Three letter acronyms”。)
帖子
積分
粉絲
有一個老掉牙的來自哲學系的玩笑,說一個男人試圖在大學的哲學系找到一個特定的房間,結(jié)果迷路了,只好研究起大樓的指示圖來。在指示圖上,他看到一個大大的紅色箭頭指向某個走廊,箭頭上寫著:你在這兒嗎?這句話不是什么惡作劇,而是給了我們一個重要的啟示,即你如何確定你是在這個地方呢?或者,用哲學語言來說,即你如何知道你就在你的身體里呢?
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這個問題都有點兒奇怪。畢竟,我們不都是在體內(nèi)嗎?然而,這個問題有著非常高深的內(nèi)涵。對于這個問題,最偉大的見解,來自一個具有突破性的實驗,你甚至可以在家里進行這個實驗,只要你同時具備一張大咖啡桌、一塊毛巾、一只橡膠手和一個思想開放的朋友。
首先,坐在桌旁,將雙臂放在桌面上;其次,將你的左臂向左側(cè)移動大約六英寸,并在您的左臂剛剛移開的位置放上一只橡膠假手;然后,將一本書豎立在你的左臂和橡膠手之間,用一塊毛巾覆蓋你的左臂和橡膠手之間余下的空隙。(如下面照片所示。)
最后,讓你思想開放的朋友坐到你的對面,用他的食指,在同一個位置輕輕觸碰你的左手和橡膠手。大約一分鐘過后,你會開始感覺,橡膠手是你身體的一部分。這種感覺非常有趣,尤其對你隱藏的真實手臂而言。研究者們用儀器監(jiān)測到,當人們在實驗過程中相信橡膠手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時,自己隱藏的真實手臂的皮膚表面溫度會減半度,這就好似大腦切斷了對隱藏手臂的血液供應一樣,使得大腦在那一瞬間已經(jīng)不再認為它是身體的一部分。
這是一個強大的幻覺。
維蘭努亞·拉瑪錢德朗進行了類似的實驗,并將實驗過程記錄在名為《大腦中的幻影》(Phantoms in the Brain)的書中。在實驗中,維蘭努亞·拉瑪錢德朗讓人們將左手放到桌子下面,另外請一名參與者在同一時間輕輕觸碰隱藏在桌子下面的手和桌子。此時,他們的自我意識發(fā)生了改變,有50%的人認為,木質(zhì)的桌子變成了身體的一部分。
在解釋究竟發(fā)生了什么事之前,讓我們來看一個簡單的比喻。請想象一下,在一個陌生的城市里閑逛,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迷路了。壞消息是,沒有任何人來幫你;好消息是,你有一個智能手機,內(nèi)置了GPS導航儀,可以在幾秒鐘內(nèi)確認自己的位置。但是,緊接著,你發(fā)現(xiàn)電池用完了,所以唯一的辦法是去找路標。
在許多方面,你的大腦會遇到同樣的情形。不幸的是,你的大腦不可能傻傻地去問人,也沒有GPS系統(tǒng);相反的,它只有依賴路標一樣的東西,即你的感官意識。
大多數(shù)時候,這個實驗都能成功。這是因為,你的大腦看到了你的手臂,又感覺到了來自指尖的觸碰,就認為“你”存在于這只手臂當中??墒牵秃帽热藗冇袝r會弄錯路標,指向相反的方向一樣,你的大腦可能也會發(fā)生混亂。
橡膠手實驗就是最好的例子。在這個實驗當中,你的大腦感覺到你的左手被觸碰,也看到假手和木質(zhì)桌子被同樣觸碰,就認為“你”也存在橡膠假手和桌子之中,因而產(chǎn)生和這一感覺相連貫的自我意識。簡單地說,“你在哪里”這個自我意識并不是固定在你的大腦中;相反的,它是大腦利用收集到的感官信息,作出的合理猜測。因此,“你”在你身體里的自我意識是可以在瞬間改變的。
用這個原理,我們可以解釋人們?yōu)楹螘`以為一部分自我存在于橡膠假手和桌子里,那么是否可以用同樣的原理解釋人們的靈魂出竅呢?瑞士洛桑聯(lián)邦理工學院神經(jīng)學家比格納·倫格哈格決定一探究竟。
如果你有幸參與倫格哈格的實驗,你會被帶到她的實驗室,并被要求站在房間中間,戴上一個虛擬的護目鏡。然后,一位研究人員把一個攝像頭放在你身后幾英尺的地方,攝影頭會把畫面輸送到你的護目鏡中去,讓你看到一個站在自己前方幾英尺外的一個背影。接著,一個模擬木棒將會出現(xiàn)在鏡頭里,并緩慢地敲打你看到的模擬后背。在同一時間,研究人員還會悄悄出現(xiàn)在你的身后,并用一只熒光筆緩慢敲打你的真實后背,盡量讓兩種敲打同步進行。
其實,這個實驗和橡膠手的實驗原理一樣,只不過,用一個“模擬的你”代替了橡膠手,結(jié)果異曲同工,倫格哈格的實驗讓人感覺自己站在了自己面前幾英尺外。
橡膠假手和虛擬現(xiàn)實的實驗表明,人們平時感覺到自己在自己身體里,是因為大腦所感受到感官信息使然。如果改變慣有的感官信息,那么產(chǎn)生脫離身體的現(xiàn)象就不難解釋了。
當然,當人們發(fā)生出體體驗時,并沒有通過橡膠手或虛擬現(xiàn)實來引導。很多研究者認為,這種奇怪的反直覺想法對于理解出體體驗的本質(zhì)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接下來,讓我們歡迎牛津大學博士蘇珊·布萊克摩爾出場。
.
牛津“女巫”博士怎樣看待心靈感應
19歲那年,我在倫敦大學讀大一。那時,我已經(jīng)對超自然現(xiàn)象非常著迷,我的書架上堆滿了有關超感官認知(ESP)、不明飛行物(UFO)、靈魂出竅(OBE)和瀕死體驗(NDE)的書籍。(出于某種原因,超心理學家喜歡用三個字母的縮寫,我不妨也用三個字TLA代替“Three letter acronyms”。)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打開電視,看到一個關于科學和靈異現(xiàn)象的日間節(jié)目。電視屏幕上,一個染著紅色頭發(fā)的年輕女子聲稱對夜晚發(fā)生的神秘事件著迷,她說的話對我整個職業(yè)生涯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她說,與其去確認這些神秘事件是否屬實,還不如去研究人們?yōu)槭裁磿心切┢婀值慕?jīng)歷。
為什么人們會認為自己看到了鬼?為什么人們會如此相信星相?突然之間,我好像開了竅兒。我為什么要花那么多時間去探求那些根本就不存在的神秘經(jīng)歷,而不是集中精力去研究那些隱藏在人們的經(jīng)歷、信仰背后的心理秘密呢?
對我來說,那是醍醐灌頂,取得真經(jīng)的瞬間(雖然我還沒經(jīng)歷什么磨難),那么電視上的女子是誰呢?
她就是,蘇珊·布萊克摩爾。
蘇珊早在1970年就已經(jīng)對超自然現(xiàn)象感興趣,那時她還是牛津大學的學生,并經(jīng)歷過不可思議的出體體驗。
那是一個非常安靜的夜晚,她在玩了幾個小時的占卜游戲,吸食了足夠多的大麻之后,感覺自己飛出了體外,飄到天花板,穿過了屋頂,甚至橫穿了英格蘭,飛到大西洋的彼岸,環(huán)游了紐約上空。最后,她飛回到牛津,通過自己的腳指頭,再回到體內(nèi),恢復原樣。這并不是一個平靜的夜晚。
此后,蘇珊開始沉迷于靈異現(xiàn)象,并受訓成為一個白人女巫,最后轉(zhuǎn)了一個180度的彎,積極投身于超心理學的研究。她致力于研究兒童是否具有心靈感應(答案是不能),并親身經(jīng)歷迷幻之旅,想看看迷幻劑是否真能提高她的心靈能力(答案是不能);她還學會了閱讀塔羅牌,想看看它是否真能預測未來(答案是不能)。作為對其研究工作的肯定,她最后被授予了博士學位。
經(jīng)歷了25年失望的探索后,蘇珊決定放棄鬼魅之說,做一個懷疑論者。多年以來,蘇珊一直在研究超自然現(xiàn)象和信仰心理,想弄清楚人們?yōu)槭裁磿?jīng)歷看似不可能的靈異事件。最近,她又將注意力轉(zhuǎn)移到神秘性的意識上,并重點研究人類大腦如何產(chǎn)生自我意識。
實戰(zhàn)練習
雙胞胎的心靈感應
蘇珊·布萊克摩爾針對超自然現(xiàn)象做了多方面的研究。
其中一個研究是,人們談論起靈異現(xiàn)象時,總會想到為什么同卵雙胞胎之間有一種神秘的精神紐帶相互牽連。許多超自然能力的擁護者認為,那是出于心靈感應。
另一方面,懷疑論者認為,那是因為雙胞胎有相同的基因,又在同樣的環(huán)境下?lián)狃B(yǎng)長大,所以思維方式很接近,當他們作出相同的決定時,在外人看來,就好像他們彼此心靈相通一樣。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蘇珊邀請了六對雙胞胎和六對普通的兄弟姐妹參與她的實驗。實驗分為兩部分進行。第一部分是一個簡單的心靈感應測試,每對成員之一扮演心靈感應的發(fā)射者,另一個人則作為接收者,提供給發(fā)射者的信息是隨機選擇的,比如1到10的數(shù)字,一個物體,一張照片,發(fā)射者被要求在精神上傳輸這些信息給相應的接收者。
實驗結(jié)果表明,不論是雙胞胎,還是普通的兄弟姐妹,在他們之間都找不到心靈感應的證據(jù)。
在實驗的第二部分,蘇珊要求發(fā)射者將他們腦海里出現(xiàn)的第一個數(shù)字、任意的圖像,或在四張照片中選出一張,然后從精神上發(fā)送給他們的接收者。結(jié)果,現(xiàn)實忽然發(fā)生了改變。和持相似論的人預料的一樣,雙胞胎之間的信息傳遞準確率遠高于非雙胞胎的兄弟姐妹。比如,在傳輸數(shù)字信息時,有20%的雙胞胎選擇了同樣的數(shù)字,只有5%的非雙胞胎傳輸和接收到了相同的數(shù)字。在傳輸圖片信息時,雙胞胎們的成功率是21%,而普通的兄弟姐妹的成功率只有8%。
總之,這些證據(jù)表明,雙胞胎的心靈感應是出于高度相似的思維和行為方式,并不是什么心靈感應。
.
喜獲0朵鮮花
慘遭0個雞蛋
喜悅~富裕~圓滿~靈性的自我~~~真~善~愛~美麗的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