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上午10時,港城冷風陣陣,細雨下個不停。南方電視臺記者在霞山殘聯(lián)理事長等領導的陪同下,采訪了在霞山區(qū)建新西路“好好診所”左側用腳修車的奇人陳后明。
但陳后明立志長大后要自食其力,不拖累家庭。他小小年紀就懂得腳是他唯一的出路,因而7歲便練就了生活自理,并經常看父親修自行車,有時還操鉗弄錘當父親的修車助手。
23歲那年,陳后明父親去世,他便獨立用腳修車,繼承父業(yè),撐起這個磨難、清貧的家。2004年,他毅然帶上修車工具、只身來到湛江揾食闖人生。
他能一只腳拆卸螺絲,短短幾分鐘將一個自行車組裝完畢。
5月16日的廣東省殘疾人才藝展示活動
陳后明對記者的提問坦誠回答,他感謝政府和社會對自己的關心和幫助。他說憑著自己一身特殊的手藝,用腳修單車能撐起一片天,別人能做到的,我一定能做到。有社會的支持,我的生活一定會更加美好。
陳后明用腳修單車感動了所有人,大家都說從未見過如此修單車,都稱贊他是奇人。
生活的強者..
帖子
積分
粉絲
11月8日上午10時,港城冷風陣陣,細雨下個不停。南方電視臺記者在霞山殘聯(lián)理事長等領導的陪同下,采訪了在霞山區(qū)建新西路“好好診所”左側用腳修車的奇人陳后明。
陳后明出生雷州市農家,從小身軀畸形,雙臂完全失去知覺,右腳高度萎縮如鳥爪,只有左腳較為健全。他一家4口全靠父親早出晚歸修單車和母親務農維持生計。
但陳后明立志長大后要自食其力,不拖累家庭。他小小年紀就懂得腳是他唯一的出路,因而7歲便練就了生活自理,并經常看父親修自行車,有時還操鉗弄錘當父親的修車助手。
23歲那年,陳后明父親去世,他便獨立用腳修車,繼承父業(yè),撐起這個磨難、清貧的家。2004年,他毅然帶上修車工具、只身來到湛江揾食闖人生。
他能一只腳拆卸螺絲,短短幾分鐘將一個自行車組裝完畢。
5月16日的廣東省殘疾人才藝展示活動
南方電視臺記者冒雨,來到陳后明的修車現(xiàn)場進行采訪。他們認真拍下他敏捷、快速、熟練地用腳修單車的每一個動作,詳細地了解他如何學會用腳修單車,生活上有什么困難,修車能否維持生活等情況。
陳后明對記者的提問坦誠回答,他感謝政府和社會對自己的關心和幫助。他說憑著自己一身特殊的手藝,用腳修單車能撐起一片天,別人能做到的,我一定能做到。有社會的支持,我的生活一定會更加美好。
陳后明用腳修單車感動了所有人,大家都說從未見過如此修單車,都稱贊他是奇人。
喜獲0朵鮮花
慘遭0個雞蛋
帖子
積分
粉絲
您的熱心是對我們最大的關注!您的關注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您的支持將是我們最大的欣慰??!真誠歡迎加入情暖湛江志愿者服務隊!!
帖子
積分
粉絲
即使沉默不語,也不要讓我找不到你。
帖子
積分
粉絲
樂在網絡,途我自在。
帖子
積分
粉絲
帖子
積分
粉絲
生活的強者..
每一步都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