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更多
- [2011-07-05]探望許婆婆之感想2011年7月2日,又是讓人期待的愛心活動日了。今天我們小組負責(zé)去看望許婆婆。我們在陪她閑聊時了解到她風(fēng)濕病越來越嚴重,房子需要另租,樓梯窄而高存在安全隱患等事項。雖然現(xiàn)實生活中還是有很多困難,但能看出許婆婆見到我們很開心。活動結(jié)束后,各小組在福利院集中,在上官的主持下,交換了意見和心得體會。借用上官的一句話:要做個懂得“思考”的志愿者,這樣我們才會進步,成為一個合格的志愿者,一個優(yōu)秀的志愿者,更好地幫助需要我們的人。我始終相信每個人的社會角色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通過一系列對立的范疇表現(xiàn)出來的。也就是說,每一個社會角色,只有與另外一個社會角色相對比對應(yīng)才能凸顯其意義。也許,上帝正是安排我們這些天使(有點自夸,呵呵?。┤椭齻?,關(guān)心她們,讓我們認真履行上帝賦予我們的愛心職責(zé),正確有序地行使這一“愛”的權(quán)力。雖然我們能幫的不多,但我相信“眾人拾柴火焰高”。 說起“拾柴”,許婆婆家的柴不多了,讓我們這些天使集體去拾柴吧,誰有好的地點或是建議,可以通過留言互相商討。 另,有幾點建議(僅代表我個想法): (1)看望每位老人者不宜超過五人,因為人多話題多,場面有時難以控制; (2)分隊要科學(xué)、巧妙搭配,以營造一個好的氛圍,不致于冷場,也不致于太鬧。如有人善言,有人寡語(語言不通); (3)建立一個“愛心通道”平臺,首先成立一個救急小分隊(收集組員的聯(lián)系方式),給求助人留下兩個熱線電話(條件:熱心,懂俚語,自由,時間空間大、靈活、責(zé)任心強),兩個熱心電話便于互補,以防一方忙碌,另一方則啟動第二套愛心方案。在接到求助閱讀(1376) 回復(fù)(5) 查看全文>>
相片更多
分享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