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
- [2014-08-12]Sunshine到陽朔,情暖滿普益 [圖]sunshine到陽朔,情暖滿普益 ——“sunshine”暑期社會實踐服務隊走進普益鄉(xiāng) 躬行實踐,飛揚青春,懷著一顆奉獻之心,廣東海洋大學寸金學院“sunshine”暑期社會實踐服務隊的21名大學生利用暑假的時間,踏上了前往廣西桂林陽朔三下鄉(xiāng)的征程。在經歷了12個小時的長途跋涉,隊伍順利的到達了暑期“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活動的目的地——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桂林市陽朔縣普益鄉(xiāng)普益中心小學。在當地村民的積極配合和隊員們的共同努力下,“sunshine”暑期社會實踐服務隊克服重重困難,順利開展了為期7天的調研和支教活動。
隊員們順利到達桂林火車站
全體隊員在普益中心小學的大合照 支教篇:朗朗書聲,攜愛前行 生動有趣的支教活動為該服務隊的暑期“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活動打響了第一炮。支教活動主要以課外興趣課程為主,其中包括有外太空課、自然科學課、趣味外語言課、手工課和音樂課等等。隊員們憑借簡單有趣的小實驗,輕松好玩的授課方式引起了小朋友們濃厚的興趣。通過教授歌曲《筆記》,告訴小朋友們即使父母沒有陪在小朋友們的身邊,但父母對孩子的愛是不會變化、不會遠離的;更有隊伍指導老師為孩子們帶來了隊伍的特色課程——心理課,為小朋友們剖析他們內心最深處的世界。精彩豐富的課堂內容帶給孩子們別樣的暑假生活。
有趣的手工課上
好玩的音樂課上 調研篇:走進村莊,深入民心 陽朔普益鄉(xiāng)的換位“留守”——父母不再是外出打工,而是“留守”在家搞種植業(yè)生產,由家中的老人到鄉(xiāng)里租房陪同小孩讀書,是與“留守兒童”相反的另一種陪讀方式,這似乎給農村找到了解決“留守”“空巢”等問題的突破口。為了更進一步了解別樣“陪讀”給普益鄉(xiāng)帶來的利與弊,“sunshine”暑期社會實踐服務隊在普益鄉(xiāng)開展以“普益鄉(xiāng)別樣陪讀所帶來的影響”為主題的調研活動。隊員們對普益鄉(xiāng)附近村落進行關于普益鄉(xiāng)孩子教育情況的調研,其中包括有上游村、石頭地村、小灣村、福興村等村落。本次的調研活動主要還是通過采訪記錄、問卷調查等形式。在調研的過程中,村民們積極配合隊員們的調查,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了家里小孩的就讀情況、父母親的就業(yè)狀況、家庭的主要收入來源以及年均的收支狀況等等。村民們的積極配合為本次調研提供了許多可觀性的數據和資料,讓隊伍順利地完成
閱讀(5161) 回復(0)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