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
- [2011-04-21]父親習慣更容易影響子女專家意見:父親習慣容易影響子女孩子體格發(fā)育 父親影響大于母親 "父親愛運動,孩子將來的性格可能更開朗,人生態(tài)度也會更積極。"珠江醫(yī)院兒科中心副主任醫(yī)師王斌告訴記者,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個老師,父母的言傳身教對孩子養(yǎng)成健康習慣至為重要。他說,如果父母經常當著孩子的面抽煙、喝酒、打麻將、睡懶覺,孩子會認為這些都是很正常的事情,漸漸會不自覺地模仿。在孩子還沒形成很強的自制力之前,這些壞習慣已經成為他生活的一部分。即使孩子成年后認識到這是不對的,但這些壞習慣已經在他的大腦中形成了頑固的反射,想完全糾正很難。 在孩子體格發(fā)育方面,父親的影響比母親占有優(yōu)勢。國外有研究顯示,跟父親接觸很少的兒童與父子經常接觸的兒童相比,在體重、身高、動作等方面的發(fā)育速度都不及后者,患有營養(yǎng)不良和傳染病的概率也較前面高。和母親相比,父親與孩子的交流更多的是通過身體運動方式、觸覺、肢體運動游戲,給孩子以強烈的大動作身體活動刺激,促進其身體發(fā)育。據(jù)統(tǒng)計,這類活動父親占70%,而母親只占4%。 父親愛運動寶寶更開朗 此外,如果父親愛運動,也會經常帶著孩子一起運動,這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極為重要。研究發(fā)現(xiàn),父親喜歡讀書、下棋等室內"靜態(tài)"活動,或者因為工作繁忙,不能經常陪伴孩子參加體育鍛煉,孩子也往往不太喜歡到戶外跑跑跳跳,或者不擅長體育運動。"寶寶從小喜歡運動,體格肯定會更健壯,與其他小朋友交往也會更多,對性格的養(yǎng)成也有好處。"王斌說,養(yǎng)成愛運動的習慣,經常參加運動比賽,孩子從小就會面對更多的挑戰(zhàn),加上運動中經常會有磕磕碰碰,必須自己處理突發(fā)狀況,這些都會使得孩子性格更開朗,面對人生挫折的時候態(tài)度更積極,更勇于挑戰(zhàn)人生中的難題。通過參加運動,還能拓展自己的交往圈子,贏得更多的朋友,學會更好地與朋友、同事合作。從這個角度來說,父親的好習慣會讓孩子終身受益,反之亦然。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父親在家中往往以"權威"的形象出現(xiàn),其生活習慣不僅關系到自己的健康,還會對子女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父子、父女不僅長相性情相像,他們的行為模式甚至由此引發(fā)的疾病也可能如出一轍。比如父親愛飲酒患上酒精肝,兒子將來也很可能如此。有些父親每天工作繁忙,不吃早餐或者提著早餐就出門,或者晚上應酬不斷,生活缺乏規(guī)律。久而久之給孩子一個不好的暗示:"爸爸可以的,我也可以。"因此,這類父親的孩子與生活在嚴謹家庭的孩子相比,往往更容易得腸胃病。 &閱讀(1453) 回復(0) 查看全文>>
- [2011-04-21]孕產期已過仍無產兆怎么辦網友提問 請問我的小孩已經過了預產期四天了,現(xiàn)在似乎沒有什么要產的征兆,最近曾經三次在醫(yī)院請醫(yī)生看過,醫(yī)生也說這個小孩似乎很頑固,請問這樣應該沒有什么問題吧?希望您緊急回復!謝謝! 丁輝回答 從未次月經的第一天起,達到或超過妊娠294天者(大于或等于42孕周)稱過期妊娠。過期妊娠的胎兒,在發(fā)育上受到的影響有種情況:一種是胎兒繼續(xù)發(fā)育使其出生體重超過正常均值;另一種情況是胎兒不再發(fā)育,出生體重小于足月兒,并出現(xiàn)一系列營養(yǎng)失調狀況,同時可危及小生命。為避免過期,應按時做產前檢查,如果預產期已過尚無臨產先兆,要配使醫(yī)生重新核實產期,糾正孕周,了解是否過期,同時加強自我胎動監(jiān)護,必要時提前住院,在醫(yī)生的嚴密監(jiān)測下進行引產。閱讀(1806) 回復(0) 查看全文>>
- [2011-04-21]愛上與你的晚餐 [圖]
- [2011-04-20]天寒地凍,寒冷冬季喂養(yǎng)小方案 [圖]天寒地凍,無論是母乳喂養(yǎng)還是人工喂養(yǎng),都遭遇了一個嚴重問題,那就是,寶寶在進食過程中容易受涼,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媽媽說告訴你。
冷空氣包圍,母乳喂養(yǎng)和人工喂養(yǎng)在寒冬都會碰到“冷”這個問題。怎樣才能讓寶寶和媽媽都暖和地完成這項每天必需的功課呢? 母乳喂養(yǎng) 給寶寶穿一兩件衣服,感覺到手腳不冷,就不用擔心著涼,媽媽也可以直接把寶寶抱在懷里喂。 媽媽在哺乳時體溫容易下降,極易引起感冒。所以,即使在有空調的房間,也要使用毛毯把身體外露的部分裹起來。保證媽媽的身體健康,才不會影響到寶寶的健康。 在夜間哺乳的話,與其打開整個房間范圍的取暖器,不如在媽媽和寶寶的邊上放置一個用于小范圍供暖的電暖爐比較好。把寶寶用衣服或小毛毯包起來,以免直接接觸到暖爐所發(fā)出來的熱氣。 人工喂養(yǎng) 建議買個暖奶器。暖奶器可以讓奶保持恒溫,寶寶要吃的時候,大人只要從暖奶器里將奶拿出來就可以了,很方便。不過只適用于冬天,因為氣溫低奶不容易變質。 較大的寶寶,讓他自己拿奶瓶在被窩里喝。泡奶后檢查奶瓶,密封好了,讓寶寶在被窩里側臥或枕頭墊高上半身,然后讓他自己抱著喝,避免抱出來喝奶受涼。 冬天天氣比較干燥,寶寶體內水分流失較多,因此建議媽媽為寶寶選購奶粉時應看清楚配方成分,選擇不含棕桐油、全脂奶粉和乳脂的嬰幼兒配方奶粉,使寶寶更容易消化吸收,避免上火。 不要錯誤地認為天氣冷就要把奶溫激昂熱,對大人來說指以么襤,但對于寶寶而言就有燙傷的可能。所以奶的溫圄利杜駛教傭手腕內側來感覺,以不燙為佳。 睡覺前事先把裝好奶粉的三個奶瓶放在床邊,另外準備一個矛石景持水溫60℃左右的保溫壺。孩子餓的時候馬上就可以兌好水給他喝。避免了大人和孩子都受涼的麻煩。
冬季御寒輔食 想不怕冷,就須多吃含無機鹽的食物。醫(yī)學研究表明,如果人體內缺少無機鹽就容易產生怕冷的感覺,要幫助寶寶抵御寒冷,建議媽媽冬季多讓寶寶攝取有根莖的蔬菜,如胡蘿卜土豆、山藥、紅薯、藕、青菜、大白菜等,這些蔬菜的根莖中無機鹽含量較多。下面推薦幾款御寒輔食。 原料:芒果核、芒果肉、黑糯米、椰汁。 做法:由于芒果肉較濕毒,煮這款甜品時可先用芒果核干堡水,撈起核后再加入黑糯米,待米煮爛后,放芒果肉,最后加上椰汁,這樣就更健康有益。 功效:黑米暖胃益血氣,香甜的芒果是熱性的,這樣的甜品寶寶吃了御寒又保健。 原料:胡蘿 1
閱讀(1449) 回復(0) 查看全文>> - [2011-04-20]孩子在幼兒園都玩啥游戲一、游戲的內容的特點 小班兒童的游戲,在很多地方還跟嬰兒的游戲差不多,游戲的主題更多是反映一些日常生活的事,一般總是摹仿大人的一些動作。當然,小班兒童已經開始不滿足于單純動作的重復,而是力圖賦予這些動作以一定的意義。例如,小班兒童已不像嬰兒那樣只是把匙子放在布娃娃的嘴上,簡單地重復喂的動作,而且還力圖做出媽媽的樣子。 在中班兒童的游戲中,經常出現(xiàn)大人的一些勞動和生活內容,例如,反映大人的勞動和家庭生活的“過家家”等游戲。 大班兒童的游戲內容更加豐富、更加復雜。在大班兒童的游戲中,已經可以經??吹椒从成鐣?、關系的游戲,例如,“公共食堂”、“醫(yī)院”等游戲。 舉個例子:小班兒童在作“醫(yī)院”的游戲時,總是滿足于一些醫(yī)療用具如聽診器、注射器、鑷子等等的運用。而中班兒童則把“護士”和“病人”的關系作為“醫(yī)生”活動的主要內容。到了大班,開始出現(xiàn)“醫(yī)生”對“病人”的無微不至的關懷等等。 二、 從游戲的形式看 小班兒童的游戲在很大程度上,受周圍事物如玩具、材料等的直接支配。比如,小班兒童當拿起橡皮管(聽診器)的時候,就說“我是大夫”,只是在聽診器這個游戲材料的直接刺激下,兒童才體會著“醫(yī)生”這個角色的活動,如果沒有聽診器,那兒童常常不可能扮演“醫(yī)生”這個角色。而且,小班兒童在游戲中發(fā)生糾紛,也往往是由于爭奪玩具或游戲材料而產生的。 中班兒童的游戲,情況就不一樣了。中班兒童在進行游戲的時候,一般都能從分配角色開始,這就是說,兒童對自己的游戲活動已經有了初步的計劃性。他們已經不像小班兒童那樣,只對游戲用具感興趣,而是力圖進一步理解和表現(xiàn)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意義和任務。例如,作“開火車”游戲的時候,不是只滿足于搖搖手里的紅族,或“鳴鳴”地學火車叫,而是力圖體現(xiàn)開火車過程中各種人物活動的關系。游戲中的糾紛也常常發(fā)生在角色的分配上。 大班兒童的游戲,有了更大的變化。大班兒童開始能事先計算自己的游戲,商量分配游戲的角色。而且,也能更多地理解和堅持游戲的規(guī)則。在游戲中如果發(fā)生爭執(zhí),一般都能用游戲規(guī)則來解決問題。這時游戲中的糾紛常常是由于執(zhí)行游戲規(guī)則而引起的。 三、其他特點 小班兒童很容易受外界事物的影響,興趣常常轉變,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對同一個游戲,往往只能玩幾分鐘或最多十幾分鐘;中班兒童可以持續(xù)做一種游戲達40~5o分鐘;大班兒童往往在好幾天內連續(xù)做一種有閱讀(1638) 回復(0) 查看全文>>
- [2011-04-18]紅棗泥 [圖]
【原料】 紅棗100克,白糖20克,水適量。 【制作步驟】 1.將將紅棗洗凈,放入鍋內,加入清水煮15~20分鐘,至爛熟。 2.去掉紅棗皮、核。 3.往棗泥中加入白糖,調勻即可。 【要點】 棗的皮、核一定要清除干凈,防止傷害寶寶口腔。 【適合年齡段】 5個月大的寶寶適用。
閱讀(2177) 回復(1) 查看全文>> - [2011-04-18]你想不到的胎兒生活6大秘聞 [圖]
在你的感覺里,你的胎寶寶不過是你肚子里的一個小肉團,他鮮活,有生命,會動,會玩……你還知道什么呢?科技的發(fā)展具有神奇的力量,胎寶寶在媽媽子宮里一些讓人匪疑所思的生活秘聞,不斷地被科學家們揭示出來—— 秘聞1:胎兒會哭 破解秘聞: 人們都知道,正常嬰兒在出生時一定會哭,可一說起胎兒在媽媽肚子里會哭,就會覺得十分新鮮。實際上,據(jù)英國《衛(wèi)報》報道,科學家首次使用4d超聲波成像系統(tǒng)時發(fā)現(xiàn),嬰兒在出生前數(shù)周就已經會大哭不已了。 研究專家認為,嬰兒啼哭大多發(fā)生在妊娠末期或臨產之前。 他們可能在還沒有出現(xiàn)在分娩室前,就已經在子宮里哭過第一次了。有些胎兒的哭聲比較微弱,呈現(xiàn)輕微的低鳴;有的胎兒的哭聲則是大聲抽泣樣的啼哭。通常,胎兒的啼哭聲有些是在媽媽腹部聽到的,有些則是在媽媽的耳朵處聽到。 秘聞提示: 專家認為,胎兒子宮里發(fā)生啼哭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胎兒在媽媽的子宮里感到不適,甚至是危險的預兆所引起。因此,一定要重視胎兒的啼哭。一旦發(fā)現(xiàn)這種情況,應該盡快去找醫(yī)生就診。
秘聞2:胎兒會笑 破解秘聞: &n
閱讀(1952) 回復(1)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