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家庭,伯伯、爸爸、媽媽、雙胞胎姐姐、弟弟,他們來自貴州遵義。雙胞胎姐姐是地貧患兒,目前大姐姐佳穎在南方醫(yī)院剛做完骨髓移植,手術(shù)順利。骨髓來自剛2歲的弟弟搏生,姐姐(佳穎和佳琦)已等弟弟兩年十個月,因為弟弟是為救姐姐而生的。伯伯年近四十,未婚,從遵義來到廣州幫弟弟打理生活。
雙胞胎女兒地貧病發(fā)
雙胞胎姐妹,七個月大時,地貧發(fā)病,起初還可以吃母乳,但慢慢的任何東西吃不下。爸爸宋元相說,以前沒有聽說過地貧病,雙女發(fā)病時在老婆老家畢節(jié)醫(yī)院檢查,限于醫(yī)療水平,醫(yī)院未能查出病癥,只給下發(fā)了病危險通知。年輕夫婦不想丟下可愛的雙女不管,趕到遵義三甲醫(yī)院做檢查,原來,他們雙胞胎女兒得了他們從未聽過的地貧病,不過當(dāng)?shù)蒯t(yī)院告之是無救之病。
像多數(shù)父母一樣,只要女兒還活著,就不放棄,宋元相夫婦到處尋找偏方。當(dāng)?shù)孛襟w報道他們的不幸之后,很多醫(yī)藥機構(gòu)主動聯(lián)系,說可以治好他們女兒的病,病急亂投醫(yī),給女兒買了各種中藥,花去數(shù)千元,時間拖去近兩月。女兒到了吃不下任何東西的地步。
偶然得悉地貧可治
就在宋元相夫婦不知何去何從時,一日看央視新聞節(jié)目,在想關(guān)掉電視前一瞬,報道說四川一患兒通過骨髓移植治好病癥。就是這個報道,成了宋元相一家人踏上救女兒的艱辛求生路。
他們把電話打到中央電視臺,要到報道中四川患兒家長電話。這個偶然得到的電話,讓宋元相夫婦決定北上廣州救雙女命。他們知道了,女兒可通過骨髓移植救治,并且兄弟姐妹的配型成功機率大。搏生或許還在貴州時已經(jīng)肩負這個家庭的使命了,宋元相說他們夫婦現(xiàn)在也沒弄清兒子是在貴州懷上的還是到廣州之后,他們急著要賭一把。
帶著3萬到廣州治幾十萬的病
四處籌了3萬塊錢,一家人踏上求生之路。租住在幾百元的房子里,省錢給女兒輸血排鐵。但3萬應(yīng)付不了多久,一人一月輸血排鐵費用要五六千元,何況兩個,還要租房,日常生活開支。
搏生艱難而生
懷孕三四個月時,才能檢查到胎兒是否健康,能否和姐姐配型成功。宋元相夫婦是地貧基因攜帶者,胎兒仍有四分之一的可能是地貧患者,加之骨髓配型可能失敗……當(dāng)檢查到搏生只是地貧攜帶者,且和姐姐配型成功,宋元相說,現(xiàn)在難以表達當(dāng)成心情,只說了句“謝謝搏生”。
幸運之后,這個家庭又陷入掙扎,難以支付高昂費用。宋元相夫婦一度想把孩子打掉,孩子生出來后怎么辦,生活難以為繼。大約經(jīng)過一周的掙扎,病患家長和醫(yī)院都勸他們把孩子生下來。無錢生搏生,廣州一家醫(yī)院知道他們故事和現(xiàn)狀后,免費接生。就這樣,搏生為姐姐艱難而生。
來自病倉的生日歌
一個結(jié)果的等待,最難熬的可能不是錢物,而是一個必須的時間。宋元相沒錢給女兒移植骨髓,一個音樂人出現(xiàn)了,捐了30萬,還承諾也會幫他小女兒骨髓移植。姐姐要等弟弟長大,大到可以給她捐出骨髓。離搏生兩歲生日12天,小搏生的骨髓終于移進了大姐姐佳穎體內(nèi),手術(shù)較為成功。二姐姐佳琦要等弟弟再大點,搏生太年小不能同時給雙胞胎姐姐捐出骨髓。
11月22日,是搏生的生日,也是媽媽的生日。宋元相忙得顧不上老婆和兒子的生日,雖然沒有忘記。和宋元相碰面時,他剛從廣州火車站取藥回來,湖南的病友托路過廣州的朋友將藥帶給他,孩子不用了,600元一盒的藥扔掉可惜。
宋元相帶我們到他家給搏生過生日,在路邊店簡單訂了一個小蛋糕。媽媽整天陪在無菌病倉里照顧姐姐佳穎,晚上十點打回電話,要給搏生唱生日歌,媽媽唱著唱著沒了聲音……“爸爸,媽媽哭了……”佳穎電話里說。
廣州地貧協(xié)會會長何淑娟說,手術(shù)不可預(yù)估,籌不到錢等,很多孩子媽媽在倉里精神崩潰,實在無法承受。
搏生吹滅生日蠟燭,天真、無邪、高興地吃著甜甜的蛋糕,不時用袖口抹擦嘴巴上的奶油。宋元相給老婆打回電話去,說搏生現(xiàn)在很快樂,辛苦你了,也祝你生日快樂。
我很想很多年之后,再對這個家庭做一次回訪,看看他們那時相惜的笑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