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
“根據科學家們對于食物的研究,發(fā)現有些食物的屬性是酸性的,而有些則是堿性的,倘若一對夫婦在家庭計劃的過程中,真的很想生一個男孩,那么為了增加生出男孩的幾率,女性就應該要多吃一些堿性的食物,因為這類的食物可以平衡一下人體的酸堿度,使得人體呈現堿性的狀態(tài),增加Y精子順利與卵子受精、結合的機會。一般來說,堿性食物包括有新鮮的蔬菜、牛奶、柳丁、香蕉、海帶等。” 曾經有體外實驗發(fā)現帶有Y的精子在堿性環(huán)境下活力會增強,運動能力和速度都有所提高,從而增加了受孕的機會。但是,我們不能簡單的將體外實驗直接推論到人體的環(huán)境下來得出同樣的結論,因為僅靠食物來改變體液的酸堿度是沒有意義的,食物沒有那么大的作用。堿性食物最有效的倒是使尿液堿化。 人體平衡體液的酸堿度是很嚴密的,人體內的多種成分如水分、蛋白質、鉀、鈉、鈣、磷等等都參與平衡體液的工作,最后,攝入過多的酸性或堿性物質在身體內的其它物質不能中和時,可從尿中代謝排出,最終保持身體的酸堿平衡,否則身體將出現酸、堿中毒的疾病表現。所以說,吃了過多的堿性食物只能是尿液的堿化,有利于防止尿酸結石的形成。 照此理論,素食者應該是最容易生男孩的群體,在貧困地區(qū)也應該是男孩的出生率高,因為肉類食物較少,而城市則是女孩的高出生地區(qū),因為城市不缺肉類食物。但實際上并非如此,在人口普查時,男女比例基本還是接近1:1的。卞華偉,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yī)院營養(yǎng)科副主任。
來源:半島家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