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布林卡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西藏拉薩西郊。始建于十八世紀40年代(達賴七世),是歷代達賴喇嘛消夏理政的地方,是一座典型的藏式風格園林。經(jīng)過二百多年的擴建,全園占地36萬平方米,園內(nèi)有植物100余種,不僅有拉薩地區(qū)常見花木,而且有取自喜馬拉雅山南北麓的奇花異草,還有從內(nèi)地移植或從國外引進的名貴花卉,堪稱高原植物園。建筑以格桑頗章、金色頗章、達登明久頗章為主體,有房374間,是西藏人造園林中規(guī)模最大、風景最佳的、古跡最多的園林。羅布林卡意為寶貝園林。
羅布林卡四面有門,東面是正門。康松思輪是正面最醒目的一座閣樓,它原是座漢式小木亭,后改修為觀戲樓,東邊又加修了一片便于演出的開闊場地,專供達賴喇嘛看戲用。它旁邊就是夏布甸拉康,是進行宗教禮儀的場所。解放前,羅布林卡只是達賴和少數(shù)達官貴人游樂休息的“夏宮”,解放后,經(jīng)過修繕,面貌一新,里面有蒼松翠柏等樹木49種,有牡丹、芍藥等名花異草62種,飛禽走獸各類動物15種。園內(nèi)有修葺工整的花池草坪,玲瓏別致的涼亭水榭,還有戲臺和木制的桌凳。
雪頓節(jié)那天,我們進入羅布林卡,只見里面人潮如涌,樹木下、草叢中,藏胞們搭上帳篷,席地而坐,擺上青稞酒、酥油茶、牦牛肉干和大餅等各種食物,這就是藏胞的“過林卡”。
走近藏胞,他們熱情地請我們吃牦牛肉干,喝酥油茶。牦牛肉干堅實而肥膩、膻味濃烈,酥油茶香醇。在藏胞的盛情邀請下,我們吃下幾塊牦牛肉干,再喝上幾杯酥油茶,頓感回腸蕩氣,平添了幾分豪懷,也感受了漢藏民族的深情厚誼。
戲臺上,從早到晚都在演出藏戲,四周藏胞將戲臺包圍得水泄不通。藏戲是雪頓節(jié)中的一項重要表演節(jié)目,是藏胞們的最愛。
羅布林卡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西藏拉薩西郊。始建于十八世紀40年代(達賴七世),是歷代達賴喇嘛消夏理政的地方,是一座典型的藏式風格園林。經(jīng)過二百多年的擴建,全園占地36萬平方米,園內(nèi)有植物100余種,不僅有拉薩地區(qū)常見花木,而且有取自喜馬拉雅山南北麓的奇花異草,還有從內(nèi)地移植或從國外引進的名貴花卉,堪稱高原植物園。建筑以格桑頗章、金色頗章、達登明久頗章為主體,有房374間,是西藏人造園林中規(guī)模最大、風景最佳的、古跡最多的園林。羅布林卡意為寶貝園林。
羅布林卡四面有門,東面是正門。康松思輪是正面最醒目的一座閣樓,它原是座漢式小木亭,后改修為觀戲樓,東邊又加修了一片便于演出的開闊場地,專供達賴喇嘛看戲用。它旁邊就是夏布甸拉康,是進行宗教禮儀的場所。解放前,羅布林卡只是達賴和少數(shù)達官貴人游樂休息的“夏宮”,解放后,經(jīng)過修繕,面貌一新,里面有蒼松翠柏等樹木49種,有牡丹、芍藥等名花異草62種,飛禽走獸各類動物15種。園內(nèi)有修葺工整的花池草坪,玲瓏別致的涼亭水榭,還有戲臺和木制的桌凳。
雪頓節(jié)那天,我們進入羅布林卡,只見里面人潮如涌,樹木下、草叢中,藏胞們搭上帳篷,席地而坐,擺上青稞酒、酥油茶、牦牛肉干和大餅等各種食物,這就是藏胞的“過林卡”。
走近藏胞,他們熱情地請我們吃牦牛肉干,喝酥油茶。牦牛肉干堅實而肥膩、膻味濃烈,酥油茶香醇。在藏胞的盛情邀請下,我們吃下幾塊牦牛肉干,再喝上幾杯酥油茶,頓感回腸蕩氣,平添了幾分豪懷,也感受了漢藏民族的深情厚誼。
戲臺上,從早到晚都在演出藏戲,四周藏胞將戲臺包圍得水泄不通。藏戲是雪頓節(jié)中的一項重要表演節(jié)目,是藏胞們的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