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親眼目睹身邊一些年輕的父母正在給襁褓里的寶寶營造“自然接受英語”的語言環(huán)境,讓其含著奶嘴說起英語跟說普通話同樣來得順溜時,你才明白,自己的孩子落后了。
議題:
英語有這么重要嗎?你是不是正努力讓寶寶愛上英語?
一種聲音
“走出國門看世界”的誘惑
如今,加入到英語學習大軍中的孩子年齡越來越小,幼兒園階段甚至剛剛牙牙學語就開始學說英語與學說母語齊頭并進。
鄭女士的寶貝兒子是其中的一個。從他出生的那天起,父母就開始營造一個學習英語的環(huán)境。如今兩周歲的他可以與英語高手對話;沒事直接撥弄點讀機,點到哪兒說到哪兒;無論處于哪種場合,他都會時不時冒出幾句英語來。開朗大方的他知道跟什么人可以“暢談英語”,跟什么人只能來普通話。鄭女士介紹說,“他現在英語的口語水平和普通話相當。”
旅游業(yè)的余先生認為,出境游低齡化也是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之一。年輕的父母帶上孩子走出去見世面的機會多了,語言方面總要過關,而且孩子出國定居或留學,英語是必備條件。有網友稱,學英語越早越好,這樣將來越早占據主動?!翱梢韵胂螅S著社會競爭日益激烈,孩子如果能夠嫻熟地使用英語,將會獲得更多的機會。所以如果可能,我希望孩子能從小像學漢語一樣學習英語?!苯衲陝倓傋隽诵履锏膮闻勘硎?,“孩子學習語言的天分很高,尤其是3歲前,他們可以毫不費力氣地接受兩種語言,就像我們大家常會兩種以上的中國方言一樣。”
另一種聲音
學好了英語不等于“國際化”
英語作為一門學科相當重要,需要適當接受英語熏陶,但并沒必要過早接受英語教育。讓孩子小小年紀就投入競爭,會不會得不償失?這是另一方網友的聲音。
作為雙語幼兒園的園長,陳老師指出,幼兒階段最重要的是學習態(tài)度和生活態(tài)度的養(yǎng)成。而英語啟蒙教育,需要的是有一個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家庭有這樣的先決條件是可行的。反之,對于缺乏良好的外語基礎的普通家庭來說,3歲左右的孩子開始學習語言為最佳時期?!斑@個年齡段的孩子,接受語言能力最強,我們可以培養(yǎng)他們對第二語言的興趣,如與英語老師一起以英語對話、做小游戲、聽英語歌曲等,讓孩子感受英語的語言節(jié)奏?!?/span>
近年來,一種說法很讓家長擔憂:說不好英語,今后很難在國際交流日益繁雜的社會中生存。于是,各種早期英語培訓班辦得如火如荼,幼兒學習英語的熱潮似乎波及到了每個家庭,不懂家鄉(xiāng)話的孩子越來越多。但高中教師“l(fā)QR22732”并不這么認為,“中國向來注重幼兒教育,自幼兒出生起,就注意道德的養(yǎng)成和知識的積累。但學好了英語不等于國際化,國際化最重要的不在于語言,而在于是否有民族優(yōu)勢。換句話來說就是,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是否考慮到他的個體性,他的優(yōu)勢在哪里?”
興趣第一
作為家長,我反感讓孩子小小年紀上培訓班學習英語,我覺得學習英語關鍵是培養(yǎng)孩子的一種興趣、一種愛好,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一旦孩子暗自抵觸培訓班、輔導班的教學時,那么家長一切的苦心就白費了。
我的寶寶有時候也會去聽聽英語磁帶,讓其適當地提早接觸英語。一段時間下來,寶寶也會20個左右的單詞發(fā)音。其實,我不奢望他能講多少英語單詞,只是讓其認識到這是一種語言,而且保持一種躍躍欲試的狀態(tài),這就成功了。作為教師,我不想讓我的孩子在童年就為“不輸在起跑線上”而打拼,不管這是忽悠還是欺騙,讓孩子的童年變得五顏六色,那是家長應盡的責任!
學英語,讓孩子在起跑線上就發(fā)力,看起來很完美。事實上,學英語的過程才重要,要學會引導孩子長期不懈地學習英語,這樣才會有所得。
姑且這么說,我的寶寶還在“學習”英語,我覺得這樣做就夠了。只要孩子跟我說:“爸爸,我要聽英語?!边@是不是比逼著讓孩子去培訓班強多了?
愛上英語
有一回,我在朋友家玩,看到她和老外生的孩子,才五六歲,不但熱情大方,而且很有禮貌、不拘束。像我們一幫朋友去他家玩,原來他是一個人在房間里睡覺的,聽到外面有聲音,就出來主動向我們大人打招呼,然后再繼續(xù)自己的事情。
相比而言,我們中國傳統(tǒng)教育出來的孩子性格比較內斂、拘束,這也觸動我在兒子上幼兒園時執(zhí)意選擇有雙語教育的環(huán)境。最讓我慶幸的是,孩子所在幼兒園的英語教師還是外教,這也意味著兒子從小能接受正統(tǒng)的外文教育,同時還有一位中文助教協(xié)助,方便孩子與外教交流。
我深信讓兒子從小學英語是對的,是有好處的。比如通過英語打招呼,變得熱情大方、有禮貌,而且英語課需要老師和孩子互動,促進師生關系,鍛煉人際交往能力。英語課讓孩子們一起做游戲學唱英語歌,讓孩子變得自信和懂得跟別人分享。到后來有天兒子居然跟我講,媽媽我喜歡上幼兒園,我喜歡上英語課,我知道自己的一番苦心沒有白費。
當你親眼目睹身邊一些年輕的父母正在給襁褓里的寶寶營造“自然接受英語”的語言環(huán)境,讓其含著奶嘴說起英語跟說普通話同樣來得順溜時,你才明白,自己的孩子落后了。
議題:
英語有這么重要嗎?你是不是正努力讓寶寶愛上英語?
一種聲音
“走出國門看世界”的誘惑
如今,加入到英語學習大軍中的孩子年齡越來越小,幼兒園階段甚至剛剛牙牙學語就開始學說英語與學說母語齊頭并進。
鄭女士的寶貝兒子是其中的一個。從他出生的那天起,父母就開始營造一個學習英語的環(huán)境。如今兩周歲的他可以與英語高手對話;沒事直接撥弄點讀機,點到哪兒說到哪兒;無論處于哪種場合,他都會時不時冒出幾句英語來。開朗大方的他知道跟什么人可以“暢談英語”,跟什么人只能來普通話。鄭女士介紹說,“他現在英語的口語水平和普通話相當。”
旅游業(yè)的余先生認為,出境游低齡化也是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之一。年輕的父母帶上孩子走出去見世面的機會多了,語言方面總要過關,而且孩子出國定居或留學,英語是必備條件。有網友稱,學英語越早越好,這樣將來越早占據主動?!翱梢韵胂螅S著社會競爭日益激烈,孩子如果能夠嫻熟地使用英語,將會獲得更多的機會。所以如果可能,我希望孩子能從小像學漢語一樣學習英語?!苯衲陝倓傋隽诵履锏膮闻勘硎?,“孩子學習語言的天分很高,尤其是3歲前,他們可以毫不費力氣地接受兩種語言,就像我們大家常會兩種以上的中國方言一樣。”
另一種聲音
學好了英語不等于“國際化”
英語作為一門學科相當重要,需要適當接受英語熏陶,但并沒必要過早接受英語教育。讓孩子小小年紀就投入競爭,會不會得不償失?這是另一方網友的聲音。
作為雙語幼兒園的園長,陳老師指出,幼兒階段最重要的是學習態(tài)度和生活態(tài)度的養(yǎng)成。而英語啟蒙教育,需要的是有一個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家庭有這樣的先決條件是可行的。反之,對于缺乏良好的外語基礎的普通家庭來說,3歲左右的孩子開始學習語言為最佳時期?!斑@個年齡段的孩子,接受語言能力最強,我們可以培養(yǎng)他們對第二語言的興趣,如與英語老師一起以英語對話、做小游戲、聽英語歌曲等,讓孩子感受英語的語言節(jié)奏?!?/span>
近年來,一種說法很讓家長擔憂:說不好英語,今后很難在國際交流日益繁雜的社會中生存。于是,各種早期英語培訓班辦得如火如荼,幼兒學習英語的熱潮似乎波及到了每個家庭,不懂家鄉(xiāng)話的孩子越來越多。但高中教師“l(fā)QR22732”并不這么認為,“中國向來注重幼兒教育,自幼兒出生起,就注意道德的養(yǎng)成和知識的積累。但學好了英語不等于國際化,國際化最重要的不在于語言,而在于是否有民族優(yōu)勢。換句話來說就是,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是否考慮到他的個體性,他的優(yōu)勢在哪里?”
興趣第一
作為家長,我反感讓孩子小小年紀上培訓班學習英語,我覺得學習英語關鍵是培養(yǎng)孩子的一種興趣、一種愛好,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一旦孩子暗自抵觸培訓班、輔導班的教學時,那么家長一切的苦心就白費了。
我的寶寶有時候也會去聽聽英語磁帶,讓其適當地提早接觸英語。一段時間下來,寶寶也會20個左右的單詞發(fā)音。其實,我不奢望他能講多少英語單詞,只是讓其認識到這是一種語言,而且保持一種躍躍欲試的狀態(tài),這就成功了。作為教師,我不想讓我的孩子在童年就為“不輸在起跑線上”而打拼,不管這是忽悠還是欺騙,讓孩子的童年變得五顏六色,那是家長應盡的責任!
學英語,讓孩子在起跑線上就發(fā)力,看起來很完美。事實上,學英語的過程才重要,要學會引導孩子長期不懈地學習英語,這樣才會有所得。
姑且這么說,我的寶寶還在“學習”英語,我覺得這樣做就夠了。只要孩子跟我說:“爸爸,我要聽英語?!边@是不是比逼著讓孩子去培訓班強多了?
愛上英語
有一回,我在朋友家玩,看到她和老外生的孩子,才五六歲,不但熱情大方,而且很有禮貌、不拘束。像我們一幫朋友去他家玩,原來他是一個人在房間里睡覺的,聽到外面有聲音,就出來主動向我們大人打招呼,然后再繼續(xù)自己的事情。
相比而言,我們中國傳統(tǒng)教育出來的孩子性格比較內斂、拘束,這也觸動我在兒子上幼兒園時執(zhí)意選擇有雙語教育的環(huán)境。最讓我慶幸的是,孩子所在幼兒園的英語教師還是外教,這也意味著兒子從小能接受正統(tǒng)的外文教育,同時還有一位中文助教協(xié)助,方便孩子與外教交流。
我深信讓兒子從小學英語是對的,是有好處的。比如通過英語打招呼,變得熱情大方、有禮貌,而且英語課需要老師和孩子互動,促進師生關系,鍛煉人際交往能力。英語課讓孩子們一起做游戲學唱英語歌,讓孩子變得自信和懂得跟別人分享。到后來有天兒子居然跟我講,媽媽我喜歡上幼兒園,我喜歡上英語課,我知道自己的一番苦心沒有白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