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村阿公雖然長得像阿公,但其實還沒有60歲,皺紋與黝黑的皮膚可能是農(nóng)夫本色;不見的牙齒則是曾因為外出打工被黑道打斷,他覺得這缺牙是去捍衛(wèi)蘋果的紀念品;但是他的笑容,「我很努力思考該如何向讀者傳達他的笑容,因為我從來沒有聽過這麼爽朗的笑聲?!?br /> 木村所創(chuàng)造出的「奇蹟」就是,不用農(nóng)藥不用肥料而種植出全日本都想著「一生能吃到一次就好」的蘋果。 從實驗開始,到他第一次看到七朵蘋果花、採收到兩顆蘋果,整整10年。 第11年,他的蘋果園開滿了蘋果花。 這段期間,人們口耳相傳去跟他買蘋果,木村用電話、傳真、通信的訂購法,每年收成都被訂個精光。 再過20年的2006年,他接受NHK「專家的作風」採訪,開場就是東京的法國餐廳主廚表示,用木村凝聚「生產(chǎn)者的靈魂」蘋果所作的料理,訂位已經(jīng)排到半年一年之后。 據(jù)說這集「獻給放棄人生的你」的節(jié)目,被觀眾要求重播了100多次。 并不是所有作物不用農(nóng)藥時都會有這麼大的挑戰(zhàn)但蘋果是。 因為農(nóng)藥在近代加入,蘋果變得只要負責長得又甜又大就好,它不用奮力生長,所以當木村不使用農(nóng)藥的時候,現(xiàn)代的蘋果已經(jīng)不知道怎麼長了! 所以木村可以說是在等。他知道蘋果樹其實很努力。 木村并非只會夢想不知輕重的人。 務(wù)農(nóng)前的他,可是具有簿記資格、在公司中是專門控管成本的人。 而且他酷愛研究機械,他坦承就是因為喜歡耕耘機,所以也欣喜的入贅務(wù)農(nóng)??墒牵繃姙⒁淮无r(nóng)藥,他體質(zhì)過敏的妻子就得臥床休息一週。 直到有一個無事可作的雪天,他閒不下來而去書店,在搬動置放高層的機械書籍時,不小心打落了其他的書,木村於是把弄臟的一本也給買了下來,那本書叫做《自然農(nóng)法》,不用農(nóng)藥也不用肥料的栽種,因為大自然是自我完結(jié)的體系。 就這樣,木村踏入了無農(nóng)栽培的路。但他不是專家,所以他完全靠讀書、實驗、從挫折中再試一次。 在這段慘不忍睹的日子裡,他被鄰里冠上了「滅灶」的嚴重形容,他女兒在作文上寫著:「我的爸爸是農(nóng)夫,但是我從來沒有吃過家裡種出的果實?!?br /> 苦還不是重點,重點當時可是經(jīng)濟大起飛,鄰居都已經(jīng)買車出國了。 但每一次猶豫的時刻,木村都會發(fā)現(xiàn)一點奇妙的事,例如,葉子還是又長出來了,有一年葉子不見了,每次一點小小的進展都讓他覺得──蘋果樹也想活下去啊。 所以,他「窮得只剩下信念」。 但依然有這樣一個極限,他實在不忍心看到家人和蘋果樹因他繼續(xù)受苦,他決定,來去死吧,只有死才能夠制止他的夢想。 月圓風高,他帶著繩子上山要去找棵大樹來上吊,這個時候他突然意識到,山裡不可能有農(nóng)藥,而且到處都是蟲,可是為什麼它們的葉子都那麼健康?! (讀到這裡我也楞了一下) 他觀察之后發(fā)現(xiàn),就是他腳下踩的泥土不一樣。鬆軟度不一樣,氣味不一樣,溫度不一樣,味道也不一樣(唉,他吃了起來)。 他終於理解,重點在泥土,是在整個一體的大自然醞釀出這種泥土,讓蘋果樹盡情的深根茁壯。 我們?yōu)榱吮Wo蘋果樹,卻用農(nóng)藥將它隔離在大自然之外。 從此之后,木村更加的開心,他選定了努力的方向,開始出外打工(牙齒就在這個時候離去了?。?。 「沒有任何生命是孤立的」,蘋果樹不能,人也不能。 日本的腦科學家、也是NHK「專家的作風」主持人之一的茂木健一郎,形容 這種傻瓜的意志:他們擁有相信眼睛看不到的東西的力量。像這樣不斷學習的人,「是閃閃發(fā)光的」。 儘管被視為是個麻煩,但木村卻不斷汲取著周圍人的能量。 他的岳父因為經(jīng)歷過戰(zhàn)亂,理解農(nóng)藥未必是個必須,不僅同意木村拿家產(chǎn)來試驗,有時候還要在外當擋箭牌。 他親生父母覺得自己的兒子去把人家搞成這樣實在太對不起,聲明斷絕往來,可是晚上偷偷送米過去。 他的女兒聽到父親可能要放棄的時候,生氣的反對,她說那我們前面苦的是都白費了嗎?! 他繳不出水電費時,有朋友去代墊;他需要機械時,老板留下好用又便宜的部分給他;他要去繳納欠稅時,對方還勸他,還是先留著吃飯家用吧。 他的蘋果園開花時,是鄰園的農(nóng)夫放下手上正煩惱的事趕快跑去通知他。 第一次結(jié)出好小的蘋果帶去市區(qū)廉賣,客人寫信回來跟他說,好甜! 我還要再買。 后來木村在為其他果園諮詢時就表示,你的果園也不能獨立於其他人之外,他每年都要去拜託拜託鄰居,讓他再試一年。 木村也認為,如果收支平衡了,就不應(yīng)該收取高價格,要讓大家都吃得到好吃健康的蘋果。 媒體報導木村那顆放了兩年沒有腐爛、只是枯萎飄香的蘋果(乾)時,訪問了農(nóng)委會專家,專家說這不可思議,因為沒有科學根據(jù)。 日本的學者也大感驚訝,認為這在學術(shù)上有其深遠的意義。 其實木村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他認為,也許因為它來自於大自然吧。 正由於他完全靠觀察和實作,NHK說這是一位「打破常識的男人」。 他用眼睛看益蟲也看害蟲,而且是連蟲的臉和卵都想了解。 他自己調(diào)和醋來當農(nóng)藥,但是堅持以人工噴灑完800棵樹,因為他認為機器壓過會損壞土壤。 他的果園平常長得像個植物園,但是秋天會割草,讓土壤溫度降低,「這是要告訴蘋果秋天來了」。 他不用肥料,土壤仍維持肥力;他連修剪樹枝都有自己的道理,於是日本甚至韓國的專家和果農(nóng)都紛紛去取經(jīng)。 當節(jié)目主持人問他認為「什麼是專業(yè)」,他想想后說:心和技術(shù)的結(jié)合,才是真正的專業(yè)。 木村最在意的就是:主角是蘋果,我只是幫助它生長,畢竟人再怎麼努力也無法靠自己開出一朵蘋果花(也不能長出一條金魚--這是佐賀阿嗎說的)。 所以他常常會去跟蘋果樹說,謝謝你們真努力啊,對不起啊你要努力活下去啊,在開花的那第一年,他帶著燒酒到果園裡,澆了些到地上,跟蘋果樹對飲起來。 對於木村似乎是被天啟而發(fā)現(xiàn)有關(guān)泥土深根的祕密,我是一陣雞皮疙瘩。 他的蘋果園隨處一翻,都可見根枝,數(shù)量和長度都和其他果園大不同,地底的世界可以長達20公尺。 有回颱風之后,他有八成的蘋果都還在樹上。 深根,是生存茁壯的原力。 我心中一震,這簡直是這個人們思考流於淺薄、沒耐性的時代天啟吧! 一如湖底不起浪,讓人不盲目於流行、煽動,這樣的踏實與扎實,讓人擁有沉穩(wěn)的力量。 希臘神話裡的巨人安泰烏斯,他是天神與地神的孩子,每當他與人征戰(zhàn)時,只要身體觸及到土地,就會有源源不斷的力量灌輸?shù)剿w內(nèi)。 他知道他的根之所在。 寫作者不禁想,難道這座果園是知道農(nóng)藥必將崩解自然的那艘方舟嗎? 而木村只笑笑問:你要上來嗎? 想起最近剛讀到一則小故事。 一個人帶著前任雇主的推薦信找工作,信裡只有一句「他在暴風雨中沉睡」。農(nóng)場主人用人急迫就雇用了。 某個深夜暴風雨肆虐,主人跑去叫這個工人,他卻沉睡不醒。 主人跑到畜欄,發(fā)現(xiàn)牲畜都很安全、飼料充足;他跑到田裡,麥子都捆好了也都罩上防水油布;他再跑到穀倉,門都拴緊了,穀物都保持乾燥。 這個時候,農(nóng)場主人懂了那句「他在暴風雨中沉睡」。 當我們照顧好人生中重要的事,便能免於痛苦折磨,儘管外人是多麼不解傻瓜的行徑。 這是一本農(nóng)業(yè)書的話,這的確是很普及化的心事說明;要說這是一本勵志書,它讓我感動莫名。 木村的想法強而簡潔,跟小蟲藏在蘋果樹上一樣,書中藏著許多令人一醒的文字,與它相遇時,蘋果好像立刻榨為蘋果汁的潤了喉。
從天災(zāi)頻傳,我們學習從「人定勝天」轉(zhuǎn)回「天人合一」;或是《祕密》透露,不用逆爭上游,因為「你本來就值得擁有美好事物的權(quán)利」;木村阿公窮盡半生所追求的,也只是想恢復(fù)大自然原本的體系。 這種對於當然擁有原本美好、我們只是忘了偏離了的提示,陸續(xù)都引爆人們深思或振奮的深遠影響。障礙并沒有變小,是我們的心變大了。 《圣經(jīng)》有這麼說:「溫柔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承受地土?!?br /> 當我們對與生命相依存的,懷有一顆溫柔心,恩典就如經(jīng)拂拭的明鏡,自然浮現(xiàn)了。 不過對於曾經(jīng)想尋死而自此獲得勇氣的人,木村說,既然想死,那就在死之前為一件事瘋狂,作一次傻瓜吧!
帖子
積分
粉絲
木村阿公雖然長得像阿公,但其實還沒有60歲,皺紋與黝黑的皮膚可能是農(nóng)夫本色;不見的牙齒則是曾因為外出打工被黑道打斷,他覺得這缺牙是去捍衛(wèi)蘋果的紀念品;但是他的笑容,「我很努力思考該如何向讀者傳達他的笑容,因為我從來沒有聽過這麼爽朗的笑聲?!?br />
木村所創(chuàng)造出的「奇蹟」就是,不用農(nóng)藥不用肥料而種植出全日本都想著「一生能吃到一次就好」的蘋果。
從實驗開始,到他第一次看到七朵蘋果花、採收到兩顆蘋果,整整10年。
第11年,他的蘋果園開滿了蘋果花。
這段期間,人們口耳相傳去跟他買蘋果,木村用電話、傳真、通信的訂購法,每年收成都被訂個精光。
再過20年的2006年,他接受NHK「專家的作風」採訪,開場就是東京的法國餐廳主廚表示,用木村凝聚「生產(chǎn)者的靈魂」蘋果所作的料理,訂位已經(jīng)排到半年一年之后。
據(jù)說這集「獻給放棄人生的你」的節(jié)目,被觀眾要求重播了100多次。
并不是所有作物不用農(nóng)藥時都會有這麼大的挑戰(zhàn)但蘋果是。
因為農(nóng)藥在近代加入,蘋果變得只要負責長得又甜又大就好,它不用奮力生長,所以當木村不使用農(nóng)藥的時候,現(xiàn)代的蘋果已經(jīng)不知道怎麼長了!
所以木村可以說是在等。他知道蘋果樹其實很努力。
木村并非只會夢想不知輕重的人。
務(wù)農(nóng)前的他,可是具有簿記資格、在公司中是專門控管成本的人。
而且他酷愛研究機械,他坦承就是因為喜歡耕耘機,所以也欣喜的入贅務(wù)農(nóng)??墒牵繃姙⒁淮无r(nóng)藥,他體質(zhì)過敏的妻子就得臥床休息一週。
直到有一個無事可作的雪天,他閒不下來而去書店,在搬動置放高層的機械書籍時,不小心打落了其他的書,木村於是把弄臟的一本也給買了下來,那本書叫做《自然農(nóng)法》,不用農(nóng)藥也不用肥料的栽種,因為大自然是自我完結(jié)的體系。
就這樣,木村踏入了無農(nóng)栽培的路。但他不是專家,所以他完全靠讀書、實驗、從挫折中再試一次。
在這段慘不忍睹的日子裡,他被鄰里冠上了「滅灶」的嚴重形容,他女兒在作文上寫著:「我的爸爸是農(nóng)夫,但是我從來沒有吃過家裡種出的果實?!?br />
苦還不是重點,重點當時可是經(jīng)濟大起飛,鄰居都已經(jīng)買車出國了。
但每一次猶豫的時刻,木村都會發(fā)現(xiàn)一點奇妙的事,例如,葉子還是又長出來了,有一年葉子不見了,每次一點小小的進展都讓他覺得──蘋果樹也想活下去啊。 所以,他「窮得只剩下信念」。
但依然有這樣一個極限,他實在不忍心看到家人和蘋果樹因他繼續(xù)受苦,他決定,來去死吧,只有死才能夠制止他的夢想。
月圓風高,他帶著繩子上山要去找棵大樹來上吊,這個時候他突然意識到,山裡不可能有農(nóng)藥,而且到處都是蟲,可是為什麼它們的葉子都那麼健康?!
(讀到這裡我也楞了一下)
他觀察之后發(fā)現(xiàn),就是他腳下踩的泥土不一樣。鬆軟度不一樣,氣味不一樣,溫度不一樣,味道也不一樣(唉,他吃了起來)。
他終於理解,重點在泥土,是在整個一體的大自然醞釀出這種泥土,讓蘋果樹盡情的深根茁壯。
我們?yōu)榱吮Wo蘋果樹,卻用農(nóng)藥將它隔離在大自然之外。
從此之后,木村更加的開心,他選定了努力的方向,開始出外打工(牙齒就在這個時候離去了?。?。
「沒有任何生命是孤立的」,蘋果樹不能,人也不能。
日本的腦科學家、也是NHK「專家的作風」主持人之一的茂木健一郎,形容 這種傻瓜的意志:他們擁有相信眼睛看不到的東西的力量。像這樣不斷學習的人,「是閃閃發(fā)光的」。
儘管被視為是個麻煩,但木村卻不斷汲取著周圍人的能量。
他的岳父因為經(jīng)歷過戰(zhàn)亂,理解農(nóng)藥未必是個必須,不僅同意木村拿家產(chǎn)來試驗,有時候還要在外當擋箭牌。
他親生父母覺得自己的兒子去把人家搞成這樣實在太對不起,聲明斷絕往來,可是晚上偷偷送米過去。
他的女兒聽到父親可能要放棄的時候,生氣的反對,她說那我們前面苦的是都白費了嗎?!
他繳不出水電費時,有朋友去代墊;他需要機械時,老板留下好用又便宜的部分給他;他要去繳納欠稅時,對方還勸他,還是先留著吃飯家用吧。
他的蘋果園開花時,是鄰園的農(nóng)夫放下手上正煩惱的事趕快跑去通知他。
第一次結(jié)出好小的蘋果帶去市區(qū)廉賣,客人寫信回來跟他說,好甜!
我還要再買。
后來木村在為其他果園諮詢時就表示,你的果園也不能獨立於其他人之外,他每年都要去拜託拜託鄰居,讓他再試一年。
木村也認為,如果收支平衡了,就不應(yīng)該收取高價格,要讓大家都吃得到好吃健康的蘋果。
媒體報導木村那顆放了兩年沒有腐爛、只是枯萎飄香的蘋果(乾)時,訪問了農(nóng)委會專家,專家說這不可思議,因為沒有科學根據(jù)。
日本的學者也大感驚訝,認為這在學術(shù)上有其深遠的意義。
其實木村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他認為,也許因為它來自於大自然吧。
正由於他完全靠觀察和實作,NHK說這是一位「打破常識的男人」。
他用眼睛看益蟲也看害蟲,而且是連蟲的臉和卵都想了解。
他自己調(diào)和醋來當農(nóng)藥,但是堅持以人工噴灑完800棵樹,因為他認為機器壓過會損壞土壤。
他的果園平常長得像個植物園,但是秋天會割草,讓土壤溫度降低,「這是要告訴蘋果秋天來了」。
他不用肥料,土壤仍維持肥力;他連修剪樹枝都有自己的道理,於是日本甚至韓國的專家和果農(nóng)都紛紛去取經(jīng)。
當節(jié)目主持人問他認為「什麼是專業(yè)」,他想想后說:心和技術(shù)的結(jié)合,才是真正的專業(yè)。
木村最在意的就是:主角是蘋果,我只是幫助它生長,畢竟人再怎麼努力也無法靠自己開出一朵蘋果花(也不能長出一條金魚--這是佐賀阿嗎說的)。
所以他常常會去跟蘋果樹說,謝謝你們真努力啊,對不起啊你要努力活下去啊,在開花的那第一年,他帶著燒酒到果園裡,澆了些到地上,跟蘋果樹對飲起來。
對於木村似乎是被天啟而發(fā)現(xiàn)有關(guān)泥土深根的祕密,我是一陣雞皮疙瘩。
他的蘋果園隨處一翻,都可見根枝,數(shù)量和長度都和其他果園大不同,地底的世界可以長達20公尺。
有回颱風之后,他有八成的蘋果都還在樹上。
深根,是生存茁壯的原力。
我心中一震,這簡直是這個人們思考流於淺薄、沒耐性的時代天啟吧!
一如湖底不起浪,讓人不盲目於流行、煽動,這樣的踏實與扎實,讓人擁有沉穩(wěn)的力量。
希臘神話裡的巨人安泰烏斯,他是天神與地神的孩子,每當他與人征戰(zhàn)時,只要身體觸及到土地,就會有源源不斷的力量灌輸?shù)剿w內(nèi)。
他知道他的根之所在。
寫作者不禁想,難道這座果園是知道農(nóng)藥必將崩解自然的那艘方舟嗎?
而木村只笑笑問:你要上來嗎?
想起最近剛讀到一則小故事。
一個人帶著前任雇主的推薦信找工作,信裡只有一句「他在暴風雨中沉睡」。農(nóng)場主人用人急迫就雇用了。
某個深夜暴風雨肆虐,主人跑去叫這個工人,他卻沉睡不醒。
主人跑到畜欄,發(fā)現(xiàn)牲畜都很安全、飼料充足;他跑到田裡,麥子都捆好了也都罩上防水油布;他再跑到穀倉,門都拴緊了,穀物都保持乾燥。
這個時候,農(nóng)場主人懂了那句「他在暴風雨中沉睡」。
當我們照顧好人生中重要的事,便能免於痛苦折磨,儘管外人是多麼不解傻瓜的行徑。
這是一本農(nóng)業(yè)書的話,這的確是很普及化的心事說明;要說這是一本勵志書,它讓我感動莫名。
木村的想法強而簡潔,跟小蟲藏在蘋果樹上一樣,書中藏著許多令人一醒的文字,與它相遇時,蘋果好像立刻榨為蘋果汁的潤了喉。
從天災(zāi)頻傳,我們學習從「人定勝天」轉(zhuǎn)回「天人合一」;或是《祕密》透露,不用逆爭上游,因為「你本來就值得擁有美好事物的權(quán)利」;木村阿公窮盡半生所追求的,也只是想恢復(fù)大自然原本的體系。
這種對於當然擁有原本美好、我們只是忘了偏離了的提示,陸續(xù)都引爆人們深思或振奮的深遠影響。障礙并沒有變小,是我們的心變大了。
《圣經(jīng)》有這麼說:「溫柔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承受地土?!?br />
當我們對與生命相依存的,懷有一顆溫柔心,恩典就如經(jīng)拂拭的明鏡,自然浮現(xiàn)了。
不過對於曾經(jīng)想尋死而自此獲得勇氣的人,木村說,既然想死,那就在死之前為一件事瘋狂,作一次傻瓜吧!
喜獲0朵鮮花
慘遭0個雞蛋
喜悅~富裕~圓滿~靈性的自我~~~真~善~愛~美麗的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