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錢鐘書的“圍城”理論影響太深遠?還是覺得為了一棵樹放棄整片森林實在太可惜?有媒體甚至宣稱:目前都市中90%的準新人患有這類婚前恐懼癥!我相信這不是危言聳聽,因為無論是誰,當面臨一個意義深遠的“一錘子買賣”時,多少都有那么點不自在。不過從心理學的角度上講,婚前恐懼癥并非是一種恐懼癥,它只是一個并不嚴謹?shù)拿枋鲂苑Q謂。我個人更同意對它的另一個稱呼——婚前癥候,而它對應的人群自然就被稱為婚前癥候群了。
對照一下下面的案例,看看你身上是否也有她們的痕跡?參考一下我們的建議,也許能幫你走出婚前癥候的泥潭。
角色轉換的不適應
[Kelly,25歲,因為打算推遲婚期而與未婚夫爭吵多次。
自述:老實說,我覺得自己還沒準備好。我指的不是物質上,而是我留戀過去的生活狀態(tài)。比如:隨便加班、和朋友們通宵泡吧或者唱KTV等等。我一看到身邊那些結了婚的朋友和同事就覺得悲哀,她們下了班就急急忙忙往家趕、去超市一買一大堆東西、天天談論的無非柴米油鹽醬醋茶,老公孩子房子車,那種死氣沉沉的生活太可怕了。而且,一開始計劃結婚,我的未婚夫就在一夜之間變成了一個特別算計的人。我們現(xiàn)在談論的內容單調乏味:存款放多少在一起、房子用誰的名字買、裝修花多少錢合適、簽不簽婚前財產協(xié)議等等。約會也越來越?jīng)]格調,竟然連著4、5個周末都去逛家具城和房展會!還沒買房呢,他就開始商量還貸計劃,還說什么讓我兩年之內盡量不要跳槽之類的話。一張嘴就是計劃,他煩不煩啊?結婚本來應該挺浪漫的一件事,怎么弄到現(xiàn)在跟做可行性研究報告似的?我真怕這種唧唧歪歪的生活最終會制度化。我到今天才知道,原來結婚是這么沒勁的一件事。
分析解惑:婚姻其實意味著人生最重要的社會角色的轉換,在結婚前我建議你首先考慮清楚,自己是否已經(jīng)準備好了這種角色轉換。
Kelly的問題就是對于角色轉換的適應不良。實際上,對于從“女朋友”到“妻子”的角色轉換,如果事先缺乏清晰的意識,那么心理準備必將落后于客觀情況的發(fā)展,這時出現(xiàn)適應不良是很正常的。
從女友到妻子,一個人的生活變成了兩個人的共同生活,這種社會角色轉換意味著什么呢?其實,Kelly的敘述中已經(jīng)包括了絕大部分:更多的責任、更多的約束、更多的配合與更多的計劃。我承認這些看起來令人沮喪,不過請注意他也在面對同樣的內容。
●更多的責任:你不得不連續(xù)幾個周末都去挑選將來屬于自己的房子和家具,還要仔細比較,因為你的荷包并不寬裕。
●更多的約束:你很難再通宵逍遙,你必須為自己的家庭從超市背回一堆一堆的東西。
●更多的配合:你和他不得不共同商量,不是商量自己的前途而是商量家的前途,比如雙方進修或者跳槽的時間如何安排。
●更多的計劃:存款多少放在一起、房子用誰的名字買、裝修花多少錢合適、簽不簽婚前財產協(xié)議等等。
唧唧歪歪的生活一定會制度化,誰告訴你婚姻是浪漫的了?戀愛是浪漫的,婚姻也許有一小部分是浪漫的,但是婚姻的絕大多數(shù)內容就是瑣碎、平淡和算計。
解決辦法:結婚如同一份穩(wěn)定的工作,它不僅可以給你一份穩(wěn)定的收入,一個穩(wěn)定的社交圈子,你還可以通過這份工作獲得社會對你的一種身份認同,與自由職業(yè)完全不同的是,你是在一個合作的團隊中工作,從中得到團隊的支持,你可以從中學到一個自由職業(yè)者完全得不到的合作精神,并從中得到快樂。當然你付出的代價是,放棄原來天馬行空的生活方式和朝五晚九的工作方式。
結婚也一樣,既然享受了婚姻的種種好處,就不要太看重單身時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那點小芝麻,或者換個角度想,出去玩的時候有個人陪你一起不是更好嗎?害怕一成不變,可以變著方法讓婚姻生活多點情趣不就行了。成熟而理智地看待問題,對跨進婚姻一樣是有效的思維方式。 偏執(zhí)的結婚者
[Fiona,26歲,結婚前夕開始考慮和未婚夫分手。]
自述:我不滿意,非常不滿意。他身上的缺點很多,他過去都掖著藏著,一點都不誠實,弄得我現(xiàn)在越來越?jīng)]有安全感。過去只覺得他笨嘴拙舌,當時還想這沒什么不好,起碼讓人放心??涩F(xiàn)在發(fā)現(xiàn)他根本就是態(tài)度冷漠。平時話就少,甚至我有時候發(fā)個脾氣,他連哄都不哄,這么不把我放在心上,我還得和他過一輩子?越想越恐怖。而且我覺得他很不修邊幅,房間里老是亂糟糟的,以前偶爾在一起還沒覺得怎么樣,可是以后天天面對,我想我一定受不了。吵過很多次,他永遠是虛心接受但堅決不改。離婚期越來越近了,可是我對自己和他的婚姻卻越來越?jīng)]信心。他就不能改改嗎?假如他不改,難道我就這樣嫁給他?!太可怕了。
分析解惑: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婚姻是完美的,但是不會有一個戀人是完美的。在戀愛的時候,我們大多數(shù)不那么挑剔,因為僅僅是戀愛而已,隨時可以分手??墒且坏┱娴拿媾R婚姻就完全不同了?;橐霾坏歉星殛P系,更是一個嚴肅而持久的法律關系,甚至還是一個涉及到財產歸屬的物質關系。這時,我們忽然就變得挑剔起來。在戀愛時無傷大雅的缺陷和不足,這時都會變得格外的難以容忍。實際上,F(xiàn)iona的未婚夫還是原來的那個人,并沒有改變。改變的,恰恰是Fiona的標準。當Fiona緊緊盯住未婚夫的局部缺陷時,缺陷就會被放大,甚至掩蓋了他身上其它的特質。距離婚期越近,F(xiàn)iona這種改造未婚夫的意愿就會越迫切,愿望越迫切則這些缺陷在Fiona眼中就越明顯。最終導致Fiona無法全面客觀的評價對方。過去還不錯的未婚夫成了今天無法接受的垃圾男人,這就是偏執(zhí)。偏偏Fiona的未婚夫還沒有搞清楚狀況,他的不重視在Fiona眼中被解釋為“不把我放在心上”。于是未婚夫被擺在一個對立位置上。
解決辦法:實際上,偏執(zhí)者很難發(fā)現(xiàn)自己的立場偏差,尤其在這種臨近婚期的狀態(tài)下,她們更會認為自己要求的是正確的。所以在婚期臨近時,最重要的是及時辨別自身的偏執(zhí)表現(xiàn)! 對照下面的癥狀,你身上存在多少:
●對他的不滿明顯增多,這種狀態(tài)使你煩躁并持續(xù)兩周以上。
●多次要求他改正某些保持多年的具體習慣或嗜好。
●經(jīng)常用“我讓他注意衛(wèi)生怎么不對了?”“讓他戒煙是為他好!”之類的語言自我肯定。
●當他繼續(xù)保持自己的習慣或嗜好時,則情不自禁地與之爭吵或向親友闡述不滿。
如果發(fā)現(xiàn)類似的情況越來越多,那么不妨就趕緊坐下來檢討一下自己的觀念,看看:我們是否在要求對方按照我們的標準改變?我們要求的改變也許是正確的,但這種改變是不是有必要的?
請注意,這里說的是“有必要”而不是“正確”。并非所有正確的都是有必要的,不是嗎?想明白了,這事就好解決。
找張白紙,盡量客觀地寫下你認為的他的優(yōu)點、缺點。然后對照一下,問問自己的內心:人無完人,他的優(yōu)點是否大過他的缺點?你是否能夠接受有這些缺點的他?別急著否認誰!給他一張白紙,也請他寫下你的優(yōu)點、缺點。你會發(fā)現(xiàn),彼此間的溝通更有料了。包容也是相對的。
帖子
積分
粉絲
是錢鐘書的“圍城”理論影響太深遠?還是覺得為了一棵樹放棄整片森林實在太可惜?有媒體甚至宣稱:目前都市中90%的準新人患有這類婚前恐懼癥!我相信這不是危言聳聽,因為無論是誰,當面臨一個意義深遠的“一錘子買賣”時,多少都有那么點不自在。不過從心理學的角度上講,婚前恐懼癥并非是一種恐懼癥,它只是一個并不嚴謹?shù)拿枋鲂苑Q謂。我個人更同意對它的另一個稱呼——婚前癥候,而它對應的人群自然就被稱為婚前癥候群了。
對照一下下面的案例,看看你身上是否也有她們的痕跡?參考一下我們的建議,也許能幫你走出婚前癥候的泥潭。
角色轉換的不適應
[Kelly,25歲,因為打算推遲婚期而與未婚夫爭吵多次。
自述:老實說,我覺得自己還沒準備好。我指的不是物質上,而是我留戀過去的生活狀態(tài)。比如:隨便加班、和朋友們通宵泡吧或者唱KTV等等。我一看到身邊那些結了婚的朋友和同事就覺得悲哀,她們下了班就急急忙忙往家趕、去超市一買一大堆東西、天天談論的無非柴米油鹽醬醋茶,老公孩子房子車,那種死氣沉沉的生活太可怕了。而且,一開始計劃結婚,我的未婚夫就在一夜之間變成了一個特別算計的人。我們現(xiàn)在談論的內容單調乏味:存款放多少在一起、房子用誰的名字買、裝修花多少錢合適、簽不簽婚前財產協(xié)議等等。約會也越來越?jīng)]格調,竟然連著4、5個周末都去逛家具城和房展會!還沒買房呢,他就開始商量還貸計劃,還說什么讓我兩年之內盡量不要跳槽之類的話。一張嘴就是計劃,他煩不煩啊?結婚本來應該挺浪漫的一件事,怎么弄到現(xiàn)在跟做可行性研究報告似的?我真怕這種唧唧歪歪的生活最終會制度化。我到今天才知道,原來結婚是這么沒勁的一件事。
分析解惑:婚姻其實意味著人生最重要的社會角色的轉換,在結婚前我建議你首先考慮清楚,自己是否已經(jīng)準備好了這種角色轉換。
Kelly的問題就是對于角色轉換的適應不良。實際上,對于從“女朋友”到“妻子”的角色轉換,如果事先缺乏清晰的意識,那么心理準備必將落后于客觀情況的發(fā)展,這時出現(xiàn)適應不良是很正常的。
從女友到妻子,一個人的生活變成了兩個人的共同生活,這種社會角色轉換意味著什么呢?其實,Kelly的敘述中已經(jīng)包括了絕大部分:更多的責任、更多的約束、更多的配合與更多的計劃。我承認這些看起來令人沮喪,不過請注意他也在面對同樣的內容。
●更多的責任:你不得不連續(xù)幾個周末都去挑選將來屬于自己的房子和家具,還要仔細比較,因為你的荷包并不寬裕。
●更多的約束:你很難再通宵逍遙,你必須為自己的家庭從超市背回一堆一堆的東西。
●更多的配合:你和他不得不共同商量,不是商量自己的前途而是商量家的前途,比如雙方進修或者跳槽的時間如何安排。
●更多的計劃:存款多少放在一起、房子用誰的名字買、裝修花多少錢合適、簽不簽婚前財產協(xié)議等等。
唧唧歪歪的生活一定會制度化,誰告訴你婚姻是浪漫的了?戀愛是浪漫的,婚姻也許有一小部分是浪漫的,但是婚姻的絕大多數(shù)內容就是瑣碎、平淡和算計。
解決辦法:結婚如同一份穩(wěn)定的工作,它不僅可以給你一份穩(wěn)定的收入,一個穩(wěn)定的社交圈子,你還可以通過這份工作獲得社會對你的一種身份認同,與自由職業(yè)完全不同的是,你是在一個合作的團隊中工作,從中得到團隊的支持,你可以從中學到一個自由職業(yè)者完全得不到的合作精神,并從中得到快樂。當然你付出的代價是,放棄原來天馬行空的生活方式和朝五晚九的工作方式。
結婚也一樣,既然享受了婚姻的種種好處,就不要太看重單身時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那點小芝麻,或者換個角度想,出去玩的時候有個人陪你一起不是更好嗎?害怕一成不變,可以變著方法讓婚姻生活多點情趣不就行了。成熟而理智地看待問題,對跨進婚姻一樣是有效的思維方式。 偏執(zhí)的結婚者
[Fiona,26歲,結婚前夕開始考慮和未婚夫分手。]
自述:我不滿意,非常不滿意。他身上的缺點很多,他過去都掖著藏著,一點都不誠實,弄得我現(xiàn)在越來越?jīng)]有安全感。過去只覺得他笨嘴拙舌,當時還想這沒什么不好,起碼讓人放心??涩F(xiàn)在發(fā)現(xiàn)他根本就是態(tài)度冷漠。平時話就少,甚至我有時候發(fā)個脾氣,他連哄都不哄,這么不把我放在心上,我還得和他過一輩子?越想越恐怖。而且我覺得他很不修邊幅,房間里老是亂糟糟的,以前偶爾在一起還沒覺得怎么樣,可是以后天天面對,我想我一定受不了。吵過很多次,他永遠是虛心接受但堅決不改。離婚期越來越近了,可是我對自己和他的婚姻卻越來越?jīng)]信心。他就不能改改嗎?假如他不改,難道我就這樣嫁給他?!太可怕了。
分析解惑: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婚姻是完美的,但是不會有一個戀人是完美的。在戀愛的時候,我們大多數(shù)不那么挑剔,因為僅僅是戀愛而已,隨時可以分手??墒且坏┱娴拿媾R婚姻就完全不同了?;橐霾坏歉星殛P系,更是一個嚴肅而持久的法律關系,甚至還是一個涉及到財產歸屬的物質關系。這時,我們忽然就變得挑剔起來。在戀愛時無傷大雅的缺陷和不足,這時都會變得格外的難以容忍。實際上,F(xiàn)iona的未婚夫還是原來的那個人,并沒有改變。改變的,恰恰是Fiona的標準。當Fiona緊緊盯住未婚夫的局部缺陷時,缺陷就會被放大,甚至掩蓋了他身上其它的特質。距離婚期越近,F(xiàn)iona這種改造未婚夫的意愿就會越迫切,愿望越迫切則這些缺陷在Fiona眼中就越明顯。最終導致Fiona無法全面客觀的評價對方。過去還不錯的未婚夫成了今天無法接受的垃圾男人,這就是偏執(zhí)。偏偏Fiona的未婚夫還沒有搞清楚狀況,他的不重視在Fiona眼中被解釋為“不把我放在心上”。于是未婚夫被擺在一個對立位置上。
解決辦法:實際上,偏執(zhí)者很難發(fā)現(xiàn)自己的立場偏差,尤其在這種臨近婚期的狀態(tài)下,她們更會認為自己要求的是正確的。所以在婚期臨近時,最重要的是及時辨別自身的偏執(zhí)表現(xiàn)!
對照下面的癥狀,你身上存在多少:
●對他的不滿明顯增多,這種狀態(tài)使你煩躁并持續(xù)兩周以上。
●多次要求他改正某些保持多年的具體習慣或嗜好。
●經(jīng)常用“我讓他注意衛(wèi)生怎么不對了?”“讓他戒煙是為他好!”之類的語言自我肯定。
●當他繼續(xù)保持自己的習慣或嗜好時,則情不自禁地與之爭吵或向親友闡述不滿。
如果發(fā)現(xiàn)類似的情況越來越多,那么不妨就趕緊坐下來檢討一下自己的觀念,看看:我們是否在要求對方按照我們的標準改變?我們要求的改變也許是正確的,但這種改變是不是有必要的?
請注意,這里說的是“有必要”而不是“正確”。并非所有正確的都是有必要的,不是嗎?想明白了,這事就好解決。
找張白紙,盡量客觀地寫下你認為的他的優(yōu)點、缺點。然后對照一下,問問自己的內心:人無完人,他的優(yōu)點是否大過他的缺點?你是否能夠接受有這些缺點的他?別急著否認誰!給他一張白紙,也請他寫下你的優(yōu)點、缺點。你會發(fā)現(xiàn),彼此間的溝通更有料了。包容也是相對的。
喜獲0朵鮮花
慘遭0個雞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