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看圖講故事
游戲目的:
(1) 用重復的字和鮮艷的圖片給孩子語言刺激。
(2) 培養(yǎng)孩子愛聽故事,對圖書感興趣的習慣。
游戲內(nèi)容:
(1) 媽媽可選擇一些構(gòu)圖簡單、色彩鮮艷,故事情節(jié)單一,內(nèi)容有趣的圖畫書。
(2) 打開書,給孩子講內(nèi)容,讓他看不同的圖畫,念出物品,動物的名稱,如這是小白兔,這是小青蛙。
(3) 如果孩子偶爾指著書上的某一圖畫,一定要把名稱告訴他。
游戲指導:
(1) 可選擇孩子有興趣時報或每晚孩子睡覺前乾地,時間不要太長。
(2) 講故事要輕言細語,語調(diào)要清晰緩慢。
(3) 如果孩子實在不肯和媽媽一道看畫冊,聽故事,媽媽也不必急躁,可過段時間再試試。
附:故事
小蝌蚪找媽媽
小蝌蚪一出生就沒有見過媽媽,它看見別的孩子都和媽媽在一起玩耍,很羨慕,它想,我也要去尋找媽媽。于是,游啊游啊,碰見一條大鯉魚,它就大叫,媽媽, 媽媽!鯉魚說,我不是你的媽媽。小蝌蚪又游啊游啊,碰見一條泥鰍,它又大叫,媽媽,媽媽,泥鰍說,我不是你媽媽。小蝌蚪傷心地哭了。這時一只大青蛙跳下 來,對小蝌蚪說,小蝌蚪我就是你媽媽,小蝌蚪說,我為什么和你長得不一樣?青蛙說,等你長大了,就會長出四條腿,尾巴也沒有了,就和媽媽一個樣了,小蝌蚪 高興地笑了,親熱地叫著,媽媽,媽媽,好媽媽。
2 認識三維
引導孩子認識三維世界,可以增加他的好奇心,培養(yǎng)孩子的求知欲。
(1) 找一個大玩具(高度要超過孩子趴下后頭的高度),放置在孩子面前,告訴他玩具的名稱,讓孩子用手摸摸。
(2) 引導孩子繞著玩具爬一圈,再讓他用手摸摸,告訴他玩具的名稱。
(3) 最后,把孩子抱起來,讓他從高處看到玩具,再把玩具的名稱告訴他,讓他摸摸玩具。
3 搖啊搖 游戲目的:
培養(yǎng)孩子的勇敢精神和愉快的情緒。
(1) 準備一把大靠背椅,讓孩子面對椅背坐好,兩腿從椅背下面的空檔伸出,雙手爬住椅背兩邊。
(2) 家長扶住椅背,以椅背兩條后腿為交叉點,前后搖動椅子,邊搖邊唱兒歌《搖到外婆橋》,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外婆見了笑哈哈,糖一包,果一包,又有團又有糕。
(1) 在游戲過程中,家長應(yīng)注意觀察孩子的反應(yīng),孩子如果膽小,家長應(yīng)放緩搖椅子的節(jié)奏,并鼓勵孩子勇敢一些。
(2) 要注意孩子的安全。
4 追趕游戲
1) 激發(fā)孩子的進取精神。
2) 促進孩子爬行能力的發(fā)展。
(1) 取一個孩子喜歡的玩具,在上面系一根繩子,把玩具放在孩子面前,吸引他的注意。
(2) 慢慢拉動玩具,讓它離孩子越來越遠,直到孩子用手夠不著為止。
(3) 鼓勵孩子爬過來抓住玩具。
成人不要過快地拉動玩具,使孩子總也爬不到,失去游戲的興趣。只要孩子能爬幾步媽媽就可以停下來,讓孩子抓住玩具,同時要表揚孩子,寶寶真能干。
5 自己吃
游戲目的:培養(yǎng)孩子自我服務(wù)能力。
(1) 準備一些爆米花、餅干,盤子,杯子和勺子。
(2) 把餅干放在盤子里,鼓勵孩子自己用手拿餅干吃。
(3) 教孩子用杯子喝水。由成人扶著杯子過渡過到孩子一起扶著杯子。
(4) 在碗里面盛上半碗爆米花,給孩子一把勺子讓他先拿著勺柄玩,然后慢慢教他持勺舀米花。
(1) 孩子剛開始時,母親要有耐心,不要因為孩子稚拙和添亂就堅持喂孩子剝奪他學習的好機會。
(2) 不要讓孩子拿掉在地上的餅干以及撒在桌上的米花吃。
6 聽命令
游戲目的:讓孩子了解聽命令這種行為規(guī)范,培養(yǎng)孩子自我控制的意識,發(fā)展孩子的情商。
(1) 和孩子面對面坐著。遞給他一個玩具,稍后,家長鼓勵孩子將玩具交給自己,孩子做對了,家長可摸摸孩子頭或以食物表示贊揚。
(2) 在床頭放置一件玩具,媽媽和孩子坐在床的另一頭。媽媽指著玩具,說,把于具拿過來,讓孩子爬行拿到玩具。
(3) 當寶寶去拿一件他不能動的物品時,家長及時對他說,不能動,并做出搖頭的動作和不高興的表屈服于。如果孩子繼續(xù)拿東西,就用比較嚴厲的語氣再次重復命令,同時制止他。
(1) 通過訓練,讓孩子解哪些行為受贊賞,哪些行為不受贊賞,讓他懂得并服從大人的吩咐,為將來建立規(guī)則意識的下基礎(chǔ)。
(2) 訓練中家長不要操之過急,開始可邊發(fā)出指令邊示范,也可以借助手勢幫助孩子的理解,直到孩子完全只依靠語言,就能準確做出相應(yīng)動作為止。
7 攻城
(1) 培養(yǎng)孩子的運動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 培養(yǎng)孩子克服困難的精神。
(1) 在孩子面前擋上幾塊硬紙板(注意使硬紙板很容易推倒)。
(2) 家長在紙板的另一邊叫寶寶的名字,引導孩子推開紙板爬過來。
(3) 孩子爬過來之后,家長應(yīng)對孩子的行動表示鼓勵,如說些贊許的話,抱抱孩子,親親他,或是給一件他喜歡的玩具。
(1) 擋在孩子面前的紙可能會使孩子產(chǎn)生某種恐懼,家長應(yīng)用親切的聲調(diào)安慰他,引導他推開紙板。
(2) 注意剪掉紙板的尖角,避免戳傷孩子。
帖子
積分
粉絲
1 看圖講故事
游戲目的:
(1) 用重復的字和鮮艷的圖片給孩子語言刺激。
(2) 培養(yǎng)孩子愛聽故事,對圖書感興趣的習慣。
游戲內(nèi)容:
(1) 媽媽可選擇一些構(gòu)圖簡單、色彩鮮艷,故事情節(jié)單一,內(nèi)容有趣的圖畫書。
(2) 打開書,給孩子講內(nèi)容,讓他看不同的圖畫,念出物品,動物的名稱,如這是小白兔,這是小青蛙。
(3) 如果孩子偶爾指著書上的某一圖畫,一定要把名稱告訴他。
游戲指導:
(1) 可選擇孩子有興趣時報或每晚孩子睡覺前乾地,時間不要太長。
(2) 講故事要輕言細語,語調(diào)要清晰緩慢。
(3) 如果孩子實在不肯和媽媽一道看畫冊,聽故事,媽媽也不必急躁,可過段時間再試試。
附:故事
小蝌蚪找媽媽
小蝌蚪一出生就沒有見過媽媽,它看見別的孩子都和媽媽在一起玩耍,很羨慕,它想,我也要去尋找媽媽。于是,游啊游啊,碰見一條大鯉魚,它就大叫,媽媽, 媽媽!鯉魚說,我不是你的媽媽。小蝌蚪又游啊游啊,碰見一條泥鰍,它又大叫,媽媽,媽媽,泥鰍說,我不是你媽媽。小蝌蚪傷心地哭了。這時一只大青蛙跳下 來,對小蝌蚪說,小蝌蚪我就是你媽媽,小蝌蚪說,我為什么和你長得不一樣?青蛙說,等你長大了,就會長出四條腿,尾巴也沒有了,就和媽媽一個樣了,小蝌蚪 高興地笑了,親熱地叫著,媽媽,媽媽,好媽媽。
2 認識三維
游戲目的:
引導孩子認識三維世界,可以增加他的好奇心,培養(yǎng)孩子的求知欲。
游戲內(nèi)容:
(1) 找一個大玩具(高度要超過孩子趴下后頭的高度),放置在孩子面前,告訴他玩具的名稱,讓孩子用手摸摸。
(2) 引導孩子繞著玩具爬一圈,再讓他用手摸摸,告訴他玩具的名稱。
(3) 最后,把孩子抱起來,讓他從高處看到玩具,再把玩具的名稱告訴他,讓他摸摸玩具。
3 搖啊搖
游戲目的:
培養(yǎng)孩子的勇敢精神和愉快的情緒。
游戲內(nèi)容:
(1) 準備一把大靠背椅,讓孩子面對椅背坐好,兩腿從椅背下面的空檔伸出,雙手爬住椅背兩邊。
(2) 家長扶住椅背,以椅背兩條后腿為交叉點,前后搖動椅子,邊搖邊唱兒歌《搖到外婆橋》,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外婆見了笑哈哈,糖一包,果一包,又有團又有糕。
游戲指導:
(1) 在游戲過程中,家長應(yīng)注意觀察孩子的反應(yīng),孩子如果膽小,家長應(yīng)放緩搖椅子的節(jié)奏,并鼓勵孩子勇敢一些。
(2) 要注意孩子的安全。
4 追趕游戲
游戲目的:
1) 激發(fā)孩子的進取精神。
2) 促進孩子爬行能力的發(fā)展。
游戲內(nèi)容:
(1) 取一個孩子喜歡的玩具,在上面系一根繩子,把玩具放在孩子面前,吸引他的注意。
(2) 慢慢拉動玩具,讓它離孩子越來越遠,直到孩子用手夠不著為止。
(3) 鼓勵孩子爬過來抓住玩具。
游戲指導:
成人不要過快地拉動玩具,使孩子總也爬不到,失去游戲的興趣。只要孩子能爬幾步媽媽就可以停下來,讓孩子抓住玩具,同時要表揚孩子,寶寶真能干。
5 自己吃
游戲目的:培養(yǎng)孩子自我服務(wù)能力。
游戲內(nèi)容:
(1) 準備一些爆米花、餅干,盤子,杯子和勺子。
(2) 把餅干放在盤子里,鼓勵孩子自己用手拿餅干吃。
(3) 教孩子用杯子喝水。由成人扶著杯子過渡過到孩子一起扶著杯子。
(4) 在碗里面盛上半碗爆米花,給孩子一把勺子讓他先拿著勺柄玩,然后慢慢教他持勺舀米花。
游戲指導:
(1) 孩子剛開始時,母親要有耐心,不要因為孩子稚拙和添亂就堅持喂孩子剝奪他學習的好機會。
(2) 不要讓孩子拿掉在地上的餅干以及撒在桌上的米花吃。
6 聽命令
游戲目的:讓孩子了解聽命令這種行為規(guī)范,培養(yǎng)孩子自我控制的意識,發(fā)展孩子的情商。
游戲內(nèi)容:
(1) 和孩子面對面坐著。遞給他一個玩具,稍后,家長鼓勵孩子將玩具交給自己,孩子做對了,家長可摸摸孩子頭或以食物表示贊揚。
(2) 在床頭放置一件玩具,媽媽和孩子坐在床的另一頭。媽媽指著玩具,說,把于具拿過來,讓孩子爬行拿到玩具。
(3) 當寶寶去拿一件他不能動的物品時,家長及時對他說,不能動,并做出搖頭的動作和不高興的表屈服于。如果孩子繼續(xù)拿東西,就用比較嚴厲的語氣再次重復命令,同時制止他。
游戲指導:
(1) 通過訓練,讓孩子解哪些行為受贊賞,哪些行為不受贊賞,讓他懂得并服從大人的吩咐,為將來建立規(guī)則意識的下基礎(chǔ)。
(2) 訓練中家長不要操之過急,開始可邊發(fā)出指令邊示范,也可以借助手勢幫助孩子的理解,直到孩子完全只依靠語言,就能準確做出相應(yīng)動作為止。
7 攻城
游戲目的:
(1) 培養(yǎng)孩子的運動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 培養(yǎng)孩子克服困難的精神。
游戲內(nèi)容:
(1) 在孩子面前擋上幾塊硬紙板(注意使硬紙板很容易推倒)。
(2) 家長在紙板的另一邊叫寶寶的名字,引導孩子推開紙板爬過來。
(3) 孩子爬過來之后,家長應(yīng)對孩子的行動表示鼓勵,如說些贊許的話,抱抱孩子,親親他,或是給一件他喜歡的玩具。
游戲指導:
(1) 擋在孩子面前的紙可能會使孩子產(chǎn)生某種恐懼,家長應(yīng)用親切的聲調(diào)安慰他,引導他推開紙板。
(2) 注意剪掉紙板的尖角,避免戳傷孩子。
喜獲0朵鮮花
慘遭0個雞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