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預習一下這堂課的內(nèi)容……
什么?什么?這么小就要上課?!
寶寶氣急,一咬牙(不好意思,好像還沒幾顆牙哦!),心想:等我走大了,我天天拉、天天尿,全我自己來!保證讓“訓練的老師”沒事干,我一半拉在便盆里,另一半還拉在便盆里,保證不用媽媽幫我提褲子,我保證不用尿布,把尿布省下給媽媽用。
媽媽們,關(guān)于寶寶的大小便你懂多少?你能讓寶寶心情愉快地接受你的訓練,并從此走上訓練有素的大小便之路嗎?
訓練的心理意義
你可能把這一轉(zhuǎn)變的基本意義理解成與尿布的告別。當然,這是很重要的一點。但是,讓寶寶獲得愛潔凈心理其意義要比這豐富的多。實際上這是寶寶一生愛干凈的基礎(chǔ):它使孩子喜歡保持雙手衛(wèi)生、服裝整潔、居室干凈整潔以及做事有條不紊等。孩子后來之所以知道怎樣做事正確,就是因為他們在養(yǎng)成大小便習慣過程中獲得了這樣的感知。
我們中國的媽媽們在寶寶幾個月的時候就已經(jīng)貫徹這一方針了,雖然“一把屎一把尿”的很不容易,但為此換來的收獲是:減少了寶寶患尿布疹的機會;減輕媽媽的洗衣負擔;省了錢等。還可能避免類似“男嬰穿戴紙尿褲有可能導致將來不育”這類似真似假的結(jié)局。兩個字:值了!
但是,顛覆這一法則的是:好多外國的媽媽不贊同為孩子把屎把尿,美國的父母或幼托老師對中國父母訓孩子大小便的做法感到驚訝,比如美國的托兒所班上來了個亞洲小孩。父母告訴老師:這個一歲的小孩已經(jīng)訓練好了,老師大驚失色,懷疑父母是不是虐待孩子。美國有的孩子到2歲了還在用紙尿褲??磥恚笮”阌柧氁彩且婚T學問。到底該從什么時候,怎么樣給寶寶把屎尿呢?
訓練的時機
中方專家觀點:最好在寶寶15個月后再進行把尿,太早的刻意訓練會影響寶寶性格的發(fā)育。當然啦,如果寶寶在尿尿方面比較有規(guī)律,也可以早些試試。
西方專家認為,孩子獨立進行大小便是一種相當復雜的行為。孩子需要感到來自腸道或膀胱的刺激,理解刺激的含義,理解保持褲子干凈和上廁所之間的關(guān)系,告訴括約肌“要控制住”,走到衛(wèi)生間,脫下褲子,然后排泄。因此,西方專家建議父母:等孩子到2歲在生理和心理上準備好后再開始訓練,否則會給孩子帶來過多壓力,給親子關(guān)系帶來緊張,也會延遲完成訓練的時間。
但是,西方的“不著急”也帶來了代價。美國孩子差不多要花掉2000美元的紙尿片費用。最關(guān)鍵的是由于美國孩子非常適應舒適的尿片,因此,許多孩子在排便訓練過程中出現(xiàn)了很大的抵觸情緒,同時,也加劇了父母的急躁情緒。有統(tǒng)計說大小便訓練居兒童虐待起因的第二位。因此,一些西方父母開始對這種狀況感到不滿。于是“嬰兒大小便訓練”法悄然流行,其實就是中式的把尿法。
訓練三要素
掌握并訓練寶寶的大小便,是每位中國爸媽都希望做到的事,這不僅有利于寶寶的護理,而且減輕爸媽的勞力。言歸正傳,讓我們走進寶寶大小便訓練營。
首先,不要急于對孩子實施大小便訓練,父母先考慮三個問題:
•到底孩子該何時學會控制大小便?
醫(yī)學的觀點:18個月以前,幼兒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還沒有發(fā)展到可以完成‘命令指示’的程度,一般來說,要到20~30個月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才可以對負責排泄的括約肌有自主的控制。但同時還要考慮到每個小孩的生理成熟時間的差異。
但這并不是說訓練孩子排便無規(guī)律可循,專家建議:此時,父母應觀察孩子有沒有一些適宜訓練的信號。
1、孩子可以保持尿片干燥達2小時以上,或在小睡時不尿;
2、尿片濕了或臟了希望換尿片;
3、能夠理解并聽從簡單指令;
4、可口頭或行動表示需要上廁所;
5、對他人上廁所表示興趣,等等。
•孩子的態(tài)度是排斥,還是接受?
排斥、厭惡的態(tài)度:孩子對自己的身體和生理功能也產(chǎn)生排斥感,從而影響到長大后的身體觀念以至性觀念。
寬容、接納的態(tài)度:幫助孩子了解自己的身體,覺得身體的每個部分都是好的,覺得自己的生理功能也是很自然正常的,有利于孩子一生的身心健康。
•大小便訓練,還是大小便學習?
最近有一種觀念主張將“大小便訓練”改為“大小便學習”,更強調(diào)孩子自身的主動性,進一步強調(diào)了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感的重要性。
兒童專家指出:如果對孩子的大小便問題給予超過其他事情的特別關(guān)注,則孩子就會利用這個機會來叛逆,消極抵抗,或糊弄周圍的人。
其次,在正式訓練孩子大小便時,父母需要各種各樣輔助“裝備”,比如各種訓練尿褲,各種外形漂亮功能齊備的兒童尿盆,還有給兒童做“思想工作”的大小便訓練用的圖畫書,要讓孩子思想上理解、感情上喜歡,行動上接受,能夠自覺自愿地學習上廁所。
每個孩子的成長速度與方式都不同,生長環(huán)境也不同,所以,無論是用尿片還是把尿,都要等到孩子準備好了再開始。從孩子的角度,當然是越自然、越?jīng)]有壓力的方法對身心健康最好。
假如,父母可以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步調(diào)和方式進行學習,就該讓孩子了解自己的點滴進步,并從中感受快樂。那么,孩子大小便的問題也就會變得更加自然而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