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上千百條徒步線路中,佩特拉一定是最有歷史感的一條,在古遺跡、玫瑰色山巖和漫天黃沙中,我仿佛觸摸到了古時佩特拉的生活。 陽光從峽谷的縫隙鉆進來,令整座卡茲尼宮殿迸發(fā)出一片耀眼的玫瑰紅色。 “一座玫瑰紅的城市,其歷史有人類歷史的一半。”
帖子
積分
粉絲
在世界上千百條徒步線路中,佩特拉一定是最有歷史感的一條,在古遺跡、玫瑰色山巖和漫天黃沙中,我仿佛觸摸到了古時佩特拉的生活。
陽光從峽谷的縫隙鉆進來,令整座卡茲尼宮殿迸發(fā)出一片耀眼的玫瑰紅色。
“一座玫瑰紅的城市,其歷史有人類歷史的一半。”
徒步佩特拉,一路可見牽著駱駝的貝都因人。
早晨與傍晚,是觀賞佩特拉風(fēng)景的好時候。光線交織渲染,整座古城仿佛披上一件玫瑰色的紗衣,“玫瑰之城”由此而來。佩特拉古城被譽為在“巖石中建造的城市”,幾乎整座城市都靠人工在懸崖峭壁上一斧一鑿建造而成,頗有愚公移山的精神。
佩特拉在建筑上的造詣堪比金字塔,當(dāng)年的佩特拉仿佛是一夜之間建起來的,更被人戲稱為外星人所為。公元前200年納巴泰人在此建造了他們的都城,古香料之路上他們將紅海沿岸盛產(chǎn)的香料運往地中海,建造的都城可謂壯觀無比,在他們建造的眾多安居地中,尤以佩特拉最為突出:這是亞喀巴與死海間的一片長峽谷區(qū)域。
1812年,一位名叫約翰·貝克哈特的年輕瑞士探險家,他蓄起了長須,改名為埃布拉罕·依布·阿布道拉,跟著當(dāng)?shù)氐南驅(qū)ё哌^狹長、險峻的西克峽谷(Siq),突然間,一座粉紅色的巨型宮殿出現(xiàn)在他眼前,他不露聲色,只是匆匆觀看了法老寶庫和厄恩墓,馬上斷定他腳下的城市就是傳說中的佩特拉古城。驚人的發(fā)現(xiàn)縱然令他激動萬分,但他未敢久留,只呆了一天就離開了佩特拉。
西克峽谷是進入佩特拉古城的唯一通道,也稱蛇道。峽谷長1500米,最寬處不過7米,最窄處2米,僅能通過一輛馬車。兩邊的石壁高70米-100米,抬頭僅有一線青天入眼。兩邊的峭壁,仿佛刀削斧砍,常年的流水和嵐風(fēng)將巖石刻畫了出千奇百怪的紋理,玫瑰色中間或摻著一些赭色、白色或者黑色的斑紋。
高溫酷暑中徒步往返十幾公里,對于每個人的耐力和毅力都是一種巨大的考驗,“進到里面要走很多路哦”,“那個神廟要爬800多級臺階哦”……這似乎是每一位導(dǎo)游的開場白,這不,僅僅一杯馬鞭草茶的功夫,就早已熱得汗流浹背了。好在一路上盡是吆喝你要不要騎馬或者驢的人,基本5分鐘就問你一次。如果實在太累的話,隨時都可以不用自己走。
重慶旅行社www.qu17.com/旅游指南
最佳季節(jié):四節(jié)皆可
建議游玩:1天
喜獲0朵鮮花
慘遭0個雞蛋
生活不是浮在紙上的華麗,而是沉在書中的寂靜,誰能數(shù)載春風(fēng)不落?終是要收斂的,相信能夠隱忍的種種都是生命的花朵,給花一份溫柔,又何嘗不是給自己一縷明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