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的科學家研究指出,魚類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A、D)與礦物元素非常豐富,勝過豬、牛、羊肉等通常認為的好食品。例如,魚肉含鈣量為豬肉的幾十倍,是孕期均衡飲食的重要組成部分。孕婦每星期最多可食用魚肉約340克。
德國專家強調,魚類屬于冷血動物,在接近冰點的水域生活,體內組織和細胞結構含有較高比率的長碳鏈聚不飽和脂肪酸,這些特殊脂質具有顯著的健腦功效,俗稱“腦黃金”的二十二碳六烯酸(英文縮寫為DHA)就是其中的一種。另外,魚肉中豐富的牛磺酸也有促進大腦發(fā)育的作用,它除了可以直接影響腦細胞的增殖與成熟外,還能間接刺激人體對鋅、銅、鐵及其他16種游離氨基酸的吸收與利用。所以,孕期吃魚有利于胎兒的腦發(fā)育。
法國醫(yī)學專家在研究報告中說,某群島上的孕婦孕期較其他地區(qū)平均長3-5天,由于孕期的延長而使孩子的出生體重普遍增加,奧妙之一是這里的孕婦吃魚較多,表明孕婦孕期吃魚可有效地阻止早產發(fā)生,并能減少低體重嬰兒的出生率。美國馬里蘭州的一份研究報告也顯示,魚體內有一種特殊脂肪酸,與人體大腦中的“開心激素”有關,常吃魚可維持“開心激素”的濃度處于正常狀態(tài),使孕婦獲得一份好心情,有助于優(yōu)生。
研究認為,魚肉還能防治諸如哮喘、心臟病、中風、眼睛黃斑病變、孕期浮腫、胎動不安、結核感染以及產后缺奶等多種疾患。當然,孕婦處于“十月懷胎”的特殊生理時期,三餐飲食事關胎兒發(fā)育的大事,因此,在魚類的選擇、搭配與烹調等方面更為嚴格。
孕婦怎么吃魚才健康?
1.多吃深海魚類,如鮭魚。
2.烹調的時候盡量采用水煮的方式,清淡飲食比較好。
3.對于魚類過敏的孕婦,不妨改吃孕婦專用的營養(yǎng)配方食品,以減少嬰幼兒過敏體質的產生。千萬不要勉強攝取魚類,以免造成身體不適。
4.特別提醒的是:孕婦要吃魚,但是最好不要吃魚油,因為魚油會影響凝血機能,孕婦吃多了可能會增加出血幾率。
孕婦不能吃哪些魚?
要注意,絕對不可“揀到籃子里的都是菜”,供孕婦食用的魚要嚴格挑選,那些被農藥、重金屬或酚等污染的魚不要食用。美國食品專家已確認,至少有4種海魚應在孕期禁食之列,即鯊魚、旗魚、大西洋馬鮫和方頭魚,癥結在于這些海魚體內的重金屬汞(俗稱水銀)含量高,足以損害胎兒的神經系統(tǒng)。至于我國有哪些魚應在孕期禁食之列,目前尚無系統(tǒng)的研究結論。不過,一些資料提示,以下幾種魚孕期最好敬而遠之:
1.稻田或者緊靠稻田的塘、堰養(yǎng)殖的魚農民種稻要施用一定量的農藥或殺蟲劑,這些有害物污染田水,進而潛入魚體而蓄積起來。研究表明,魚類對農藥與殺蟲劑的蓄積力強,耐受性高,活蹦亂跳的魚體內所蓄積的農藥量完全可能導致人體尤其是胎兒中毒。其中,魚頭的危險性最大,孕婦更要避開。
2.廠礦尤其是化工廠附近水域里的魚工業(yè)廢氣、廢水、廢渣不斷排放到這些水域中毒害魚類,致使魚肉中鎘、鉛、汞等重金屬含量增加,孕婦食之自身可能沒多大問題,但胎兒敏感性特強,容易受害。
3.咸魚咸魚蘊藏有大量二甲基亞硝酸鹽,進入體內可以轉化成致癌性很強的二甲基亞硝胺,增加胎兒出生后的患癌危險。
4.出現(xiàn)腐敗跡象的魚類一些魚腐敗后,會分解形成大量組織胺,誘發(fā)強烈的變態(tài)反應,對孕婦構成危險,這些魚應排除在孕婦食譜之外。
5、要避免吃鯊魚、鯖魚王、旗魚及方頭魚,因為這四種魚的汞含量可能會影響胎兒大腦的生長發(fā)育。
最后還要告誡孕婦,要將魚的內臟清除干凈,徹底消除隱患。以金槍魚為例,內臟去得不徹底,常可產生一種稱為組胺的毒素,同樣可誘發(fā)強烈的過敏反應。
如何識別污染魚
一般來說,鮮魚體表應具有固有的色澤和光澤。黏液透明、完整或稍有花鱗,但緊貼魚體,不易脫落。鰓閉合,鮮紅而清晰。黏液透明無異味。眼球飽滿,角膜亮而透明,肌肉結實而富有彈性。
變質的魚則不同,皮膚真皮層內的色素細胞所含的色素易被氧化或溶于水或遇酸沉淀,使魚體失去光澤。魚體自溶后,組織變軟,魚鱗較易剝落。魚鰓的血紅蛋白分解,鰓色發(fā)生變化呈深褐色或灰白色。鰓絲上的黏液渾濁,鰓絲黏結,眼球周圍結締組織變軟,眼球下陷,眼內黏蛋白分解,角膜渾濁。魚體內細胞晶體組織破壞,肌肉彈性消失。
至于污染魚的識別,有關專家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檢查方法:一看魚形,污染魚體態(tài)畸形,頭大尾細,肚皮鼓起,脊椎彎曲,皮膚顏色變化;二看魚眼,受污染的魚眼睛渾濁,有的甚至鼓出來;三看魚鰓,污染的魚鰓不再光滑,且較粗糙,呈暗紅色或褐色;四聞氣味,被污染的魚往往帶有難聞的氣味,有的呈大蒜味,有的散發(fā)出氨味,還有的呈煤油味(如酚污染),失去了魚類固有的鮮腥味。
搭配與烹調技巧
孕婦吃魚還應注意搭配。例如,豆腐煮魚就是一種很好的搭配方式,可使豆腐和魚兩種高蛋白食物得以互補,理由是豆腐蛋白質缺乏蛋氨酸和賴氨酸,而魚肉中卻較豐富,魚肉蛋白質含量較少的苯丙氨酸又以豆腐含量為多,兩者合吃可以相互取長補短,相輔相成,提高蛋白質的營養(yǎng)與生物學價值。同時豆腐中蘊藏有大量孕婦極為需要的鈣元素,而魚肉又富含可以促進鈣質吸收的維生素D,兩者相加,人體吸取的鈣元素大大增加,可使鈣的吸收率提高20多倍。此外,豆腐煮魚別有風味,不葷不膩,可以改善孕婦的胃口,促進食欲。
另外,魚與大蒜和醋搭配也值得提倡。理由是魚鱗與魚皮上往往有一種稱為嗜鹽菌的細菌,盡管烹調前要對其進行清洗,但未必能全部清洗掉,而嗜鹽菌怕醋,只要放一點醋就能將其殺死。同時,燉魚時加醋可使蛋白質易于凝固,并軟化骨刺,所含的鈣、磷等礦物元素也更易被人體所吸收。至于大蒜,具有相當強的殺菌能力。吃魚時加入大蒜,可與醋一起發(fā)揮殺菌作用,吃起來更加安全。
魚的烹調方式以水煮為佳,可以不放油,但缺點是煮的過程中一部分維生素和礦物鹽溶解在水中,可造成一定的浪費。
孕婦安胎魚類食譜
清蒸砂仁鱸魚
原料:鱸魚250克,砂仁10克,生姜10克,料酒、精鹽、麻油、味精各適量。
做法:
?、?將砂仁搗碎,生姜切成細粒同裝入鱸魚腹中,置碗中。
?、?加料酒、精鹽、麻油、味精和水,置蒸籠內蒸熟。當菜或點心食用,吃肉喝湯。
功效:補中安胎。適用于脾虛氣滯所致的嘔逆、胎動不安等癥。
參芪燒鯽魚
原料:黃芪10克,冬筍片15克,黨參 6克,活鯽魚約750克,香菇(水發(fā))15克,白糖、料酒、食鹽、醬油、蔥、姜、蒜、味精、水豆粉、花生油、豬油及清湯適量。
?、?將活鯽魚除去鱗和內臟后洗凈,在魚身上斜切成十字花刀。黃芪、黨參切成厚片。香菇切成對開,姜、蔥、蒜切碎。② 將炒鍋置火上,放花生油燒六成熟時,下鯉魚炸成金黃色,撈出去油。
③ 將炒鍋置火上,放入豬油、白糖炒成棗紅色時下炸好的鯉魚。同時下黃茂、黨參,燒開后移文火上煨。待湯汁已濃、魚已熟透時將魚撈出,放在魚盆內。除去黃茂片、黨參,再把筍片、香菇、蔥、姜、蒜放入湯勺內,調入味精,燒開后撇去油沫,用水豆粉勻芡,淋上豬油即成。功效:補血補氣,除濕安胎。適用于肺氣虛所致的咳嗽氣短、婦女體弱、胎動欲墜以及小便不利等癥。
帖子
積分
粉絲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的科學家研究指出,魚類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A、D)與礦物元素非常豐富,勝過豬、牛、羊肉等通常認為的好食品。例如,魚肉含鈣量為豬肉的幾十倍,是孕期均衡飲食的重要組成部分。孕婦每星期最多可食用魚肉約340克。
德國專家強調,魚類屬于冷血動物,在接近冰點的水域生活,體內組織和細胞結構含有較高比率的長碳鏈聚不飽和脂肪酸,這些特殊脂質具有顯著的健腦功效,俗稱“腦黃金”的二十二碳六烯酸(英文縮寫為DHA)就是其中的一種。另外,魚肉中豐富的牛磺酸也有促進大腦發(fā)育的作用,它除了可以直接影響腦細胞的增殖與成熟外,還能間接刺激人體對鋅、銅、鐵及其他16種游離氨基酸的吸收與利用。所以,孕期吃魚有利于胎兒的腦發(fā)育。
法國醫(yī)學專家在研究報告中說,某群島上的孕婦孕期較其他地區(qū)平均長3-5天,由于孕期的延長而使孩子的出生體重普遍增加,奧妙之一是這里的孕婦吃魚較多,表明孕婦孕期吃魚可有效地阻止早產發(fā)生,并能減少低體重嬰兒的出生率。美國馬里蘭州的一份研究報告也顯示,魚體內有一種特殊脂肪酸,與人體大腦中的“開心激素”有關,常吃魚可維持“開心激素”的濃度處于正常狀態(tài),使孕婦獲得一份好心情,有助于優(yōu)生。
研究認為,魚肉還能防治諸如哮喘、心臟病、中風、眼睛黃斑病變、孕期浮腫、胎動不安、結核感染以及產后缺奶等多種疾患。當然,孕婦處于“十月懷胎”的特殊生理時期,三餐飲食事關胎兒發(fā)育的大事,因此,在魚類的選擇、搭配與烹調等方面更為嚴格。
孕婦怎么吃魚才健康?
1.多吃深海魚類,如鮭魚。
2.烹調的時候盡量采用水煮的方式,清淡飲食比較好。
3.對于魚類過敏的孕婦,不妨改吃孕婦專用的營養(yǎng)配方食品,以減少嬰幼兒過敏體質的產生。千萬不要勉強攝取魚類,以免造成身體不適。
4.特別提醒的是:孕婦要吃魚,但是最好不要吃魚油,因為魚油會影響凝血機能,孕婦吃多了可能會增加出血幾率。
孕婦不能吃哪些魚?
要注意,絕對不可“揀到籃子里的都是菜”,供孕婦食用的魚要嚴格挑選,那些被農藥、重金屬或酚等污染的魚不要食用。美國食品專家已確認,至少有4種海魚應在孕期禁食之列,即鯊魚、旗魚、大西洋馬鮫和方頭魚,癥結在于這些海魚體內的重金屬汞(俗稱水銀)含量高,足以損害胎兒的神經系統(tǒng)。至于我國有哪些魚應在孕期禁食之列,目前尚無系統(tǒng)的研究結論。不過,一些資料提示,以下幾種魚孕期最好敬而遠之:
1.稻田或者緊靠稻田的塘、堰養(yǎng)殖的魚農民種稻要施用一定量的農藥或殺蟲劑,這些有害物污染田水,進而潛入魚體而蓄積起來。研究表明,魚類對農藥與殺蟲劑的蓄積力強,耐受性高,活蹦亂跳的魚體內所蓄積的農藥量完全可能導致人體尤其是胎兒中毒。其中,魚頭的危險性最大,孕婦更要避開。
2.廠礦尤其是化工廠附近水域里的魚工業(yè)廢氣、廢水、廢渣不斷排放到這些水域中毒害魚類,致使魚肉中鎘、鉛、汞等重金屬含量增加,孕婦食之自身可能沒多大問題,但胎兒敏感性特強,容易受害。
3.咸魚咸魚蘊藏有大量二甲基亞硝酸鹽,進入體內可以轉化成致癌性很強的二甲基亞硝胺,增加胎兒出生后的患癌危險。
4.出現(xiàn)腐敗跡象的魚類一些魚腐敗后,會分解形成大量組織胺,誘發(fā)強烈的變態(tài)反應,對孕婦構成危險,這些魚應排除在孕婦食譜之外。
5、要避免吃鯊魚、鯖魚王、旗魚及方頭魚,因為這四種魚的汞含量可能會影響胎兒大腦的生長發(fā)育。
最后還要告誡孕婦,要將魚的內臟清除干凈,徹底消除隱患。以金槍魚為例,內臟去得不徹底,常可產生一種稱為組胺的毒素,同樣可誘發(fā)強烈的過敏反應。
如何識別污染魚
一般來說,鮮魚體表應具有固有的色澤和光澤。黏液透明、完整或稍有花鱗,但緊貼魚體,不易脫落。鰓閉合,鮮紅而清晰。黏液透明無異味。眼球飽滿,角膜亮而透明,肌肉結實而富有彈性。
變質的魚則不同,皮膚真皮層內的色素細胞所含的色素易被氧化或溶于水或遇酸沉淀,使魚體失去光澤。魚體自溶后,組織變軟,魚鱗較易剝落。魚鰓的血紅蛋白分解,鰓色發(fā)生變化呈深褐色或灰白色。鰓絲上的黏液渾濁,鰓絲黏結,眼球周圍結締組織變軟,眼球下陷,眼內黏蛋白分解,角膜渾濁。魚體內細胞晶體組織破壞,肌肉彈性消失。
至于污染魚的識別,有關專家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檢查方法:一看魚形,污染魚體態(tài)畸形,頭大尾細,肚皮鼓起,脊椎彎曲,皮膚顏色變化;二看魚眼,受污染的魚眼睛渾濁,有的甚至鼓出來;三看魚鰓,污染的魚鰓不再光滑,且較粗糙,呈暗紅色或褐色;四聞氣味,被污染的魚往往帶有難聞的氣味,有的呈大蒜味,有的散發(fā)出氨味,還有的呈煤油味(如酚污染),失去了魚類固有的鮮腥味。
搭配與烹調技巧
孕婦吃魚還應注意搭配。例如,豆腐煮魚就是一種很好的搭配方式,可使豆腐和魚兩種高蛋白食物得以互補,理由是豆腐蛋白質缺乏蛋氨酸和賴氨酸,而魚肉中卻較豐富,魚肉蛋白質含量較少的苯丙氨酸又以豆腐含量為多,兩者合吃可以相互取長補短,相輔相成,提高蛋白質的營養(yǎng)與生物學價值。同時豆腐中蘊藏有大量孕婦極為需要的鈣元素,而魚肉又富含可以促進鈣質吸收的維生素D,兩者相加,人體吸取的鈣元素大大增加,可使鈣的吸收率提高20多倍。此外,豆腐煮魚別有風味,不葷不膩,可以改善孕婦的胃口,促進食欲。
另外,魚與大蒜和醋搭配也值得提倡。理由是魚鱗與魚皮上往往有一種稱為嗜鹽菌的細菌,盡管烹調前要對其進行清洗,但未必能全部清洗掉,而嗜鹽菌怕醋,只要放一點醋就能將其殺死。同時,燉魚時加醋可使蛋白質易于凝固,并軟化骨刺,所含的鈣、磷等礦物元素也更易被人體所吸收。至于大蒜,具有相當強的殺菌能力。吃魚時加入大蒜,可與醋一起發(fā)揮殺菌作用,吃起來更加安全。
魚的烹調方式以水煮為佳,可以不放油,但缺點是煮的過程中一部分維生素和礦物鹽溶解在水中,可造成一定的浪費。
孕婦安胎魚類食譜
清蒸砂仁鱸魚
原料:鱸魚250克,砂仁10克,生姜10克,料酒、精鹽、麻油、味精各適量。
做法:
?、?將砂仁搗碎,生姜切成細粒同裝入鱸魚腹中,置碗中。
?、?加料酒、精鹽、麻油、味精和水,置蒸籠內蒸熟。當菜或點心食用,吃肉喝湯。
功效:補中安胎。適用于脾虛氣滯所致的嘔逆、胎動不安等癥。
參芪燒鯽魚
原料:黃芪10克,冬筍片15克,黨參 6克,活鯽魚約750克,香菇(水發(fā))15克,白糖、料酒、食鹽、醬油、蔥、姜、蒜、味精、水豆粉、花生油、豬油及清湯適量。
做法:
?、?將活鯽魚除去鱗和內臟后洗凈,在魚身上斜切成十字花刀。黃芪、黨參切成厚片。香菇切成對開,姜、蔥、蒜切碎。② 將炒鍋置火上,放花生油燒六成熟時,下鯉魚炸成金黃色,撈出去油。
③ 將炒鍋置火上,放入豬油、白糖炒成棗紅色時下炸好的鯉魚。同時下黃茂、黨參,燒開后移文火上煨。待湯汁已濃、魚已熟透時將魚撈出,放在魚盆內。除去黃茂片、黨參,再把筍片、香菇、蔥、姜、蒜放入湯勺內,調入味精,燒開后撇去油沫,用水豆粉勻芡,淋上豬油即成。功效:補血補氣,除濕安胎。適用于肺氣虛所致的咳嗽氣短、婦女體弱、胎動欲墜以及小便不利等癥。
喜獲0朵鮮花
慘遭0個雞蛋